天天看點

狄仁傑是如何成為了世界“神探”

狄仁傑是如何成為了世界“神探”

狄仁傑年輕的時候,因為為官剛正不阿,被人誣告,進了大牢,恰逢工部尚書(正三品,著名畫家)閻立本擔任河南道黜陟使,在審問過程中,閻立本發現狄仁傑是個很不錯的人才,忍不住稱贊狄仁傑乃“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通過觀察一個的所犯過失,可以知道這個人的品質為人),你可以說是海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于是就向朝廷推薦狄仁傑,狄仁傑是以而升任并州都督府法曹(正七品下)。

剛剛上任的狄仁傑迅速發揮特長,斷案果敢,他在一年内判決大量積壓案件,涉及一萬七千人,卻無一人冤訴,效率之高,令人瞠目。因為這次的突出表現,“狄神探”的美名不胫而走。

但真正讓“狄神探”成為世界神探的,卻是一個叫高佩羅的荷蘭人。

20世紀30年代,生活在中國的荷蘭人高佩羅有一天讀到一本清初公案小說《武則天四大奇案》,這是一部清朝末年無名氏寫的公案小說,也是唯一記錄狄仁傑破案過程的古代小說,高佩羅在通讀小說後,立即被書中主人公狄仁傑屢破奇案大為折服,他覺得這部小說無論是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還是在偵破奇案的能力方面已經大大超越了西方偵探小說,比起福爾摩斯、格雷警長等現代西洋大偵探來,均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個驚奇的發現,讓他做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決定,他把《武則天四大奇案》譯為英文,并且自費出版了2000冊進行了推廣,本以為是虧本的買賣,卻沒想到效果很不錯,2000冊一下子就賣光了,巨大的成功讓他決定開始創作一本屬于自己的狄仁傑斷案小說。

他最初的願望隻打算寫一本,滿足一下自己對狄仁傑的喜愛,但成績實在太好,以狄仁傑為主角用英語創作的《銅鐘案》在出版後卻大獲成功, 這讓高配羅十分高興,經出版商的再三催促,他一鼓作氣在20世紀50-60年代又陸續創作了《迷宮案》、《黃金案》、《鐵釘案》、《四漆屏》、《湖中案》等十幾部中短篇小說。這些作品最終構成了高佩羅的"狄仁傑系列大全"--《狄公斷案大觀》(Celebrated Cases of Judge Dee), 即《大唐狄公案》。

高佩羅這個人很有意思,他是一個荷蘭人,卻對東方文化很感興趣,他最大的夢想就是做一個地道地道的中國古代人,他喝中國茶、學習中國書法,古琴、古詩、圍棋,甚至研究了中國古代的語言,許多關于中國傳統工藝玩物、曆史習俗的文章、包括古琴、硯石、古籍、繪畫等他都進行了研究,深這些中國元素,他沒有放過全都融進了狄仁傑的小說裡。

高羅佩的作品《四漆屏案》,乃狄仁傑所斷著名“狄公四大奇案”之首,其情節之曲折跌宕、錯綜複雜、撲朔迷離、千頭萬緒,完全稱得上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一大奇案。講的是一牟平縣令滕侃從外面買來一組四漆屏的家具,他為這幅屏風所展示的故事情節感到驕傲。

忽然有一天,他發現第四張屏風上,書生舉起的酒杯去變成一柄短劍,刺向夫人!

這似乎成了心頭抹之不去的詛咒,也預示了妻子銀蓮最終被殺的結局。

到底是誰殺了銀蓮的呢?

狄仁傑是如何成為了世界“神探”

故事以中國獨有的屏風作為貫穿全書的主題或破案的線索,故事的最後牟平縣令滕侃卻給狄仁傑說了一個四屏風的故事?為什麼會說一個四屏風的故事,原來這道屏風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其實暗示的就是這個官員的一生。

除了這些之外,在叙述故事、展開情節的同時,高佩羅把中國古代社會的典章、名物、風俗習慣、人情地貌同西方現代心理學、偵破學知識巧妙地結合起來,把東方小說中大故事裡套小故事的結構方式同西方現代文學的突轉、餘波融為一體。在叙述方式和寫作技巧上,它既不同于中國的公案小說,也有别于西方的探案故事,做到了東西方文學的互補與交融。

由此形成了獨一無二的中國探案小說,在他的筆下,我們既有我們熟悉的落第秀才、乞丐頭目、風塵女子、當鋪二當家、當鋪掌櫃遺孀、縣衙師爺、妓院、飲食、衣物、江湖黑話、行騙伎倆,乃至書中的仿明代木版畫插畫,也有一些我們并不熟悉的西方推理技巧,這些東西方的文化,都在高羅佩的筆下重制生機,讓人驚歎。

狄仁傑斷案系列寫成以後,風靡一時,深深征服了西方讀者。就連著名的偵探小說家阿加莎·克裡斯蒂都把狄仁傑當成了偶像來看,直言這個東方神探是他見過最富有智慧和個性的神探了。

到20世紀80年代,高羅佩的狄仁傑斷案系列終于被翻譯成中文,回到了它最初創作起源的地方,而此時狄仁傑神探的大名已經在西方偵探界廣為流傳,經久不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