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月賣15000台的問界M9,到底賣給誰了?

一個月賣15000台的問界M9,到底賣給誰了?

汽車扒一扒

2024-05-16 15:04釋出于河南

4月份,名不見經傳的問界M9傳遞量達到了15000台。

很多人對這一資料表示質疑,其實大可不必,各大平台統計的資料均有出處,對傳統車輛的銷售資料從來不質疑的消費者,對一家新企業的新産品銷量存有巨大的質疑,本身就是一種悖論。

一個月賣15000台的問界M9,到底賣給誰了?

站在客觀角度分析,我們應該站在上帝視角來看:為什麼這台全新上市的車型,能夠以如此瘋狂的速度增量。

問界M9有兩個點,外界知道的比較少。

一個是,鎖單金額是10000元,鎖單費用不可退,由于相對較高的預定成本,基本上鎖單之後就是真正的準客戶了,目前傳遞周期在三個月以上。

另一個是,Ultra版的銷量占比極其龐大,選裝完之後的落地價在60萬左右。

一個月賣15000台的問界M9,到底賣給誰了?

所有人都在質疑問界M9訂單量的虛假性,也有很多人認為問界M9使用者消費行為的“匪夷所思”,但這隻是站在否定的角度提出的問題,本身就不具備任何的參考意義。

上帝視角的思考結果是:

1、擺在消費者面前的客觀事實是,問界M9每個月的确有大量的全新使用者群體湧入。

2、這部分人群的消費能力都極強,用普通的消費思維是無法定義問界M9準車主的。

身邊有幾個下定了問界M9的使用者,消費行為路徑比較統一,都是從豪華品牌轉化而來,譬如說在2015年左右購入寶馬X5的使用者,如今已經到了換車周期。

一個月賣15000台的問界M9,到底賣給誰了?

對于這部分收入穩定的使用者群體來說,以傳統燃油車為主導的豪華品牌矩陣,已經不具備吸引力,在消費預算沒有大的變化情況下,過去50萬預算以上的豪華使用者群體,一定會有一批使用者選擇中國品牌。

退一步來看,問界M9的成功有迹可循。

理想L9在去年的8-12月,實作了連續5個月的銷量破萬,早就能夠驗證以上我所說的觀點,大量的傳統豪華品牌使用者群體,在擁有過一台高端豪華品牌之後,會開始選擇嘗試新的産品。

一個月賣15000台的問界M9,到底賣給誰了?

事實上,國内賣到50萬以上的豪華品牌,全球市場的定位都沒有想象中這麼高昂。

比如說,國内賣到80萬的奔馳GLE,海外市場的定價不過在8萬美金左右,價格差距巨大,從設計上來說,豪華品牌更強調氛圍、品牌優勢,産品實力方面到了國内,因為各種附加成本,大多數會被哄擡到一倍以上的價格。

虛高的定調,在電動、智能化的沖擊下,的确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一個月賣15000台的問界M9,到底賣給誰了?

退一步來看,預算50萬選擇國産車型的使用者占比越來越大,資料分析40萬以上市場的新能源滲透率已經達到了39%。

問界M9本身就是一台擁有全新技術支撐的産品,華為設計的車機系統、雷達系統、晶片系統、驅動系統,在技術壁壘上打破了外資品牌的封鎖并建立起了優勢,并且在體驗感受上的确擁有較大的提升。

雖然産品還不夠完美,但這足以引起一些已經擁有過豪華品牌的使用者人群認可。

一個月賣15000台的問界M9,到底賣給誰了?

中國是一個擁有超過2000萬使用者群體的龐大消費市場,如果隻有1%的使用者群體願意嘗試問界M9,那麼每年也會有20萬的銷量。

2023年,豪華品牌的整體銷量達到了300萬量級,占到整體乘用車市場的8%左右,智能駕駛、電動化已經成為了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一個月賣15000台的問界M9,到底賣給誰了?

豪華品牌使用者群體大多敢于嘗鮮,50萬預算選擇一台真的可以擁有完全不同體驗感的車型,對于“先富起來”的那群人來說,的确是一個比較新的選擇。

是以,與其質疑問界M9的資料、潛在使用者的消費實力,不如多想一下,為什麼新的時代會造就出來一台強大的問界M9。

檢視原圖 500K

  • 一個月賣15000台的問界M9,到底賣給誰了?
  • 一個月賣15000台的問界M9,到底賣給誰了?
  • 一個月賣15000台的問界M9,到底賣給誰了?
  • 一個月賣15000台的問界M9,到底賣給誰了?
  • 一個月賣15000台的問界M9,到底賣給誰了?
  • 一個月賣15000台的問界M9,到底賣給誰了?
  • 一個月賣15000台的問界M9,到底賣給誰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