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華通鉑銀惡意侵吞投資人财産自導自演坐莊喊單

作者:墨钰斌

自2021年以來非法期貨活動處于多發狀态,特别是以商品期貨的名義進行非法交易活動的場所屢禁不止,嚴重侵害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損害了期貨市場的聲譽,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

上海華通鉑銀惡意侵吞投資人财産自導自演坐莊喊單

關于上海華通鉑銀交易市場

上海華通鉑銀聯屬于差價合約交易,要求投資者入金該公司賬戶但并不是第三方銀行托管,但是上海華通鉑銀交易市場這種平台要求投資者資金進入自己的公司,典型的就違反了中國期貨業協會的管制辦法,其次目前國内能夠交易期貨的隻有國家所規定的五大交易所及會員機關,分别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上海能源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除此以外未準許任何國内外平台交易期貨、現貨、指數等産品,擅自開設這類交易的平台一律屬于私人搭建,不受監證會和中國期貨業協會監管,屬于違法搭建平台投資者資金一律沒有安全保障!而上海華通鉑銀交易市場,在中國期貨業協會網址上查詢,并不屬于備案的期貨交易的公司,是典型的違規平台。

上海華通鉑銀惡意侵吞投資人财産自導自演坐莊喊單

上海華通鉑銀交易市場違規情況說明

上海華通鉑銀交易市場,作為清理整頓後保留的交易場所,該平台以現貨為依托,采用标準化合約競價電子撮合、每日無負債結算、杠杆、保證金、強制平倉等交易方式,以收取手續費為盈利模式。但該平台人員擅自發展所謂的“做市商”,将該平台的白銀交易品種和業務外包。這些做市商向下繼續發展代理商,他們共同通過網際網路、微信、電話等方式公開營銷,利用該平台提供的背景資料,采用先提供“正确情報”,以小額盈利誘導客戶加大投資,後提供虛假行情資訊,反向操縱價格的方式,緻使投資者大幅虧損。做市商與該平台按照85%與15%的比例瓜分投資者虧損資金,做市商将取得的85%客戶虧損再與代理商之間進行瓜分。

上海華通鉑銀交易市場往往以商品期貨交易為幌子,誘導投資者參與非法期貨交易活動,造成投資者财産損失。投資者對此應保持高度警惕,并特别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商品期貨交易通常采取買賣雙方“一對一”的方式協商确定品種、價格、數量、交貨日期等合同條款,而不能采取國發[2011]38号和國辦發[2012]37号檔案中禁止的集合競價、連續競價、電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二是商品現貨交易通常要發生實物交割,而不是通過結算買賣差價的方式了結交易。若有人勸誘你參加與上述特點不相符合的“商品現貨交易”,請當心卷入非法期貨交易活動,并可向公安機關舉報。

搭建非法期貨交易平台涉嫌非法經營

《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第六條明确規定:未經國務院準許或者國務院期貨監督管理機構準許,任何機關或者個人不得設立期貨交易場所或者以任何形式組織期貨交易及其相關活動。但實際中,期貨交易因其特殊的交易制度,常被不法分子拿來利用,設立各種名目的現貨交易平台或中心,這就涉嫌非法經營罪。

上海華通鉑銀惡意侵吞投資人财産自導自演坐莊喊單

非法期貨活動辨識四步

一是辨識主體資格。按照前述規定,開展期貨業務需要經中國證監會核準,取得相應業務資格,否則即為非法機構。投資者可以登入中國證監會網站、中國期貨業協會網站查詢合法期貨經營機構及其從業人員資訊,或者向當地證監局核實相關機構和人員資訊。

二是辨識營銷方式。一些不法分子喜歡以“老師”、“期神”自居,常常發出隻要跟着他做,就能賺大錢等隻強調收益不關注風險的犀利言辭。投資者需要知曉,包括期貨在内的任何金融産品投資都是遵循“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風險”的基本原則,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産品。合法的期貨經營機構以适當性制度為指引,講究“把合适的産品賣給适合的投資者”,是不得進行此類虛假宣傳的。投資者遇到這種誇張的宣傳手法,請一定注意提高警惕。

三是辨識網際網路網址。非法期貨網站的網址往往采用無特殊意義的字母和數字構成,或采用仿冒方法,在合法期貨經營機構網址的基礎上變換或增加字母和數字。投資者可通過中國證監會網站或中國期貨業協會網站查詢合法期貨經營機構的網址,識别非法期貨網站。投資者請勿登入非法期貨網站,以免誤入陷阱。

四是辨識收款賬号。合法期貨經營機構隻能以公司名義對外開展業務,也隻能以公司的名義開立銀行賬戶,而非法機構往往以個人的名義開立收款賬戶。如果有人要求投資者把錢打入以個人名義開立的賬戶,投資者即可果斷拒絕。

本文由墨钰斌獨家撰寫,希望能通過此文章對那些在期貨交易中被坑的朋友有所幫助,對于出現過以上情況的受害人可以聯系筆者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