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都市裡的村莊記憶系列:紅白喜事(一)

作者:寒煙翠色

村裡的紅白事兒,大都需要“大照”。那“大照”,即總攬紅白事的管理者,需德高望重、頭腦清晰、熟悉辦事流程的随機應變者。一句話,需是口舌伶俐的“老江湖”。老莊的“大照”,過去為董大爺、柏林爺,現在是大寶叔、小娃叔。喜事兒,定下了日子,就開始張羅了。離着四五天,就要請照客的來坐一坐,商量一下細節。那照客,大都是一個班子,班長“大照”,下分三個臨時團隊:“财務部”“公關部”“交通部”。“财務部”管收管支管膳食,收禮有禮單,支出有賬單,一晌一清賬,絕不含糊;“公關部”先是桌椅闆凳蒸籠瓷器,後是掂桌陪客、喊人(請客)送客、撒糖遞煙,一衆辛苦細活兒;“交通部”管車輛,一應接親送客的車輛調配全需他們操心,不得有錯。

都市裡的村莊記憶系列:紅白喜事(一)

待到傍黑兒,照客管事的依次來臨。坐在一起,邊喝邊聊,從膳食的幾碟幾碗到購物的分量,從來人的可能性到備桌的多少,從每桌的人數到小孩兒的多寡,從娘家來人的輩分到主位的安排,細細琢磨,慢慢商量,以老規矩為主,也吸取新想法。柏林爺總是雙眼微眯,頭向後微傾,側耳傾聽,呢子大衣披在身上,待說夠一闆,就說:“行,××負責。”往往拍闆兒堅決,幹淨利索。一攤子事兒,左分右派,瞬間人人有擔子,事兒事兒有人幹。借桌子是個辛苦活兒,往往是大寶叔領幹。大寶叔姓陳,個子不高,四方大臉紅臉膛,腿勤手利索,思路清,愛拉大弦會唱戲,是宣傳隊裡一把好手。他領着一幫子半大小子,拉着架子車騎着三輪車,從莊東借到莊西,誰家有桌子,什麼桌子,哪家有椅子,有幾把,那是倍兒清。借到了,記到本兒上,××家桌子啥樣,椅子幾把,也用粉筆寫到桌子椅子上,别到時候還錯了,忙得不亦樂乎。

都市裡的村莊記憶系列:紅白喜事(一)

大寶叔嘴甜人和氣,借到哪家都沒人兒推辭。桌上若放着東西,那就緊忙收拾,幫助裝車;正坐在椅子上吃飯的,趕緊起來,“你搬走搬走”,自個兒圪蹴到門墩兒上去吃,鄉裡鄰親此時更顯得淋漓盡緻。現在待客大都在飯店,不會再借桌椅了。即使不在飯店,也有租賃桌凳瓷器的,甚至一條龍服務。但幾十年前,借桌子借凳子借房子待客是很正常的,被借的也覺得理所當然。在莊戶人家,喝酒吃菜鬧騰,卻真實,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