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種并發症,通常繼發于很多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肺間質纖維化等,其中最常引起它的是慢阻肺!而且這種并發症往往發病迅速,極易引起嚴重的呼吸衰竭,嚴重的還會導緻心功能異常,危及生命!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金哲醫生最近就遇到了這樣一則患者。
11月的一天早上,7點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金哲醫生就收到了患者老張的微信:“金大夫,我今天早上突然感覺右邊胸痛,還憋得厲害,噴了救急的藥物,還是不好,我一會兒到門診,您幫我看看行嗎?”
老張是一位75歲的男性患者,咳嗽、咳痰十多年了,最近2年活動的時候氣短,憋氣越來越重,從最初的上3層樓感覺氣短發展到平地行走即感氣短。
肺功能檢測:通氣功能嚴重減退,屬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
胸部CT:顯示雙肺肺氣腫,雙肺上葉肺大泡。
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從那之後,老張聽從醫生的指導,戒了煙,規律的用上了治療慢阻肺的吸入藥物。
藥物對老張的病情非常有效,平時咳嗽、咳痰的症狀也不嚴重了,活動耐力也提高了,每天早上吃了早飯吸入藥物後就會外出做運動。
這天早上,老張一如往常去公園做晨練,北京的冬天,天氣寒冷,外面又刮起了大風,老張從暖和的房間到了寒冷的室外,吸入冷空氣後就覺得嗓子不舒服、氣管難受,開始出現劇烈的咳嗽,并右側胸部突發疼痛,伴胸悶、憋氣。
老張趕緊停止了活動,慢慢走回家休息,還用了2噴萬托林(沙丁胺醇氣霧劑,慢阻肺的急救用藥),但是胸痛和呼吸困難都不能緩解,就趕緊聯系了金哲醫生,到門診來就診。
接診後金哲醫生詢問了老張的症狀,還進行了認真細緻的查體。
體格檢查發現老張的呼吸頻率和脈率都有增快,呼吸頻率30 次/分,脈搏110 次/分,血壓100 /60 mm Hg,血氧飽和度在未吸氧的情況下為85%。肺部聽診發現右肺呼吸音極低,右側中上肺未聞及呼吸音,左肺聞及散在幹啰音。
慢阻肺的患者因為常常合并肺氣腫,是以肺部查體的時候常常會出現聽診呼吸音減低,但是老張不但出現了呼吸音的減低和消失,而且還是不對稱性的,這就要高度懷疑「氣胸」了。
最主要和快速的檢查手段就是「胸部X線片」。
于是金哲醫生馬上給老張安排了胸片檢查,發現右側氣胸,壓縮50%。于是馬上建立靜脈通道,給予鼻導管吸氧,經右側鎖骨中線外側第2肋間穿刺置管持續右側胸腔閉式引流,引出多量氣泡。
約3 分鐘後,患者憋氣、氣短症狀逐漸緩解。2天後胸腔閉式引流瓶中不再有氣泡溢出,夾閉引流管1天後複查胸片,右肺複張滿意,遂拔出引流管,繼續規律吸入藥物治療。
胸痛也可能是氣胸
危及生命須及時搶救

胸膜腔是覆寫于肺表面的髒層胸膜和貼于胸壁的壁層胸膜之間形成的潛在腔隙,正常情況下,胸膜腔内有少量的液體,通常是5-15ml,在呼吸時起到潤滑的作用。正常情況下,胸膜腔内是沒有氣體存在的。
//
但慢阻肺患者卻常常容易并發氣胸,這是因為,慢阻肺患者的氣道和肺部組織會出現氧化/抗氧化失衡、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以及慢性發炎效應。
慢性發炎會導緻終末細支氣管末端( 呼吸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出現彈性減退,導緻肺容積增大、肺泡過度充氣和過度膨脹或伴有肺順應性下降及氣道壁破壞,這些病理改變使空氣進入肺泡卻不容易排出,這就形成了肺氣腫。
肺泡内壓力進一步增高進而出現肺泡壁斷裂,互相融合在肺組織形成含氣囊腔,就是肺大泡,這些結構在屏氣、咳嗽、用力排便等壓力陡然升高的情況下,以及在呼吸道感染分泌物增多導緻小氣道阻塞時,胸腔内壓力增加,造成已經膨大的肺泡進一步牽張,本來已經變薄的肺泡壁就可能破裂,引發氣胸。
氣胸量小的時候,患者可以沒有什麼症狀,或者是僅僅有輕微的胸痛,胸痛會随着深吸氣而加重,這就是所謂的胸膜性胸痛。
如果氣胸量大,就會擠壓正常的肺組織,使得正常的肺組織不能随吸氣擴張,進而出現呼吸困難,尤其是在有慢阻肺等肺部基礎病的患者,肺功能的儲備較少,出現氣胸的時候,即使量較少也可能會導緻呼吸困難等症狀。
氣胸的典型症狀表現:胸痛、呼吸困難
金哲醫生提醒慢阻肺患者,由于慢阻肺本身就有呼吸困難這個症狀,是以氣胸的臨床症狀和體征往往被掩蓋。有些患者僅在原有咳嗽、胸悶和呼吸短促的基礎上出現上述症狀的加重。特别是局限性氣胸或者肺壓縮面積較小的,查體是不易發覺。
是以當慢阻肺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症狀加重,特别是伴有胸痛,經抗感染、擴張支氣管、解痙平喘等正規治療之後,症狀并無改善,短時間裡甚至出現急劇加重情況時,應懷疑有氣胸。
圖源網絡
氣胸的處理需要根據具體臨床表現、基本疾病、氣胸類型、肺壓迫體積及發病誘因,進行綜合症狀治療。
1、可查動脈血氣分析,根據情況給予患者恰當的氧療,通常是鼻導管吸氧。
2、氣胸量>15%時,要給患者進行穿刺抽氣;氣胸量<15%時,如果患者的臨床症狀明顯,病情進展,也可進行胸腔穿刺抽氣。
3、當肺壓縮超過30%時,應盡快讓患者接受胸腔閉式引流,以減輕或預防疾病的發展。
小結:
氣胸兇險,應及時處理。
氣胸常常是繼發于很多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肺間質纖維化等,其中最常引起氣胸的慢性肺部疾病是慢阻肺,而且往往發病迅速,極易引起嚴重的呼吸衰竭。
另外,慢阻肺患者常常年齡偏大,基礎肺功能較差,當氣胸量大時,容易引起縱隔(心髒)振蕩和回心血量減少,進而導緻心功能異常,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是以,及時、準确的診斷和有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并發氣胸尤為重要。
因慢阻肺繼發的氣胸易複發。
慢阻肺患者因為局部肺組織結構異常,牽拉毛細血管,可能造成血管床閉塞,使得局部供血不好,以緻氣胸出現後肺組織内破口無法愈合,長期漏氣,使大多胸腔閉式引流置管時間長,即使愈合也容易複發。有些需要胸外科實施手術治療。
專家簡介 金哲
2004年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部,臨床醫學博士學位。2004年起就職于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至今。負責慢阻肺及戒煙專業門診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北京市慢阻肺學組成員。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金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