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聊到緊湊級車型,思域可以稱之為該級别當中小鋼炮的代名詞,動力層面有着同級别近乎碾壓式的優勢,再加之時尚的造型,備受年輕人的喜愛,同時有着思域Type-R的輝煌戰績的背書,也令不少操控愛好者愛不釋手。今天咱們就來看看在動力與顔值方面再度更新後的十一代思域到底如何。
還是像以往一樣,聊之前先看看思域比較大的問題出在哪。
首先來說,就是被過度神話的動力,這點其實分正反兩面看,首先要承認思域确實在同級别當中有着非常優秀的動力及操控表現,這單毋庸置疑,但是确實也有被過分吹捧的部分,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内還流傳着50萬以内沒有對手的虎狼之詞。這點其實可以了解有網友的調侃之意,但是也被不少人當做真理信以為真。
其實這個說法确實過分的誇張了,确實思域1.5T的發動機在經過一系列的小操作後還可以被發掘出一些被封印的動力。但是首先來說在合法性和安全性兩個方面這都是不可取的。另外如果真的想讓思域爆發出接近高性能車的動力水準,所需要的操作也非常的複雜,絕對不是單純地玩玩電腦就可以達到的,所付出的成本也絕對不是一個小數字,而且穩定性也會和原廠量産車相比大打折扣。畢竟思域是思域,Type-R是Type-R,民間改裝和官方性能車所能達到的水準以及可調用的資源是完全不一樣的。
另外一點就是現款思域的内飾确實有些令人接受不來,至少我作為輕度密集恐懼症看來,每次駕駛的時候目光都會盡量的避免往中控飾闆和空調出風口去看,當然也會有不少人吐槽本田思域的風噪問題,這個我其實覺得到還好,畢竟15萬這個級别很難做到面面俱到,況且風噪水準在同級别當中也是出于可接受的範圍,與風噪相比其實我更在意的可能還是思域對發動機噪音的抑制并不是很出色,當然可能也有不少人就是為了聽他咆哮。
最後一點就是現階段十一代思域價格還是比較堅挺的,目前為止并沒有什麼太大的優惠幅度,想要入手不如再觀望一段時間。
那麼到底哪款思域更值得入手呢?
咱們先來看下思域的售價區間為12.99-16.39萬元。
動力上來看,十一代思域全系采用了1.5T+CVT的動力總成,整體來看分為高低功率兩款,低功率的180TURBO車型最大馬力129匹,最大扭矩180N·m;高功率的240TURBO車型最大馬力182匹,最大扭矩240N·m。其實無論是實際駕駛感受還是動力資料上來看,高功率車型在同級别中的優勢更加明顯,而180TURBO的低功率車型實際駕駛感受并不驚豔,況且在現價段沒有什麼優惠的前提下,低功率車型在同級别當中應該屬于,配置無優勢、動力不驚豔、成本效益不足。除非後期有比較合适的優惠幅度,否則并不太值得大家考慮。
那麼剩下的四款高功率240TURBO車型該如何選擇呢?
其實從成本效益還有配置綜合程度來看,其實思域的次低配240TURBO燃動版是最值得考慮的。
首先來說最低配勁動版與次低配燃動版相比隻有7000元的售價差異,燃動版的配置更加側重于運動與駕駛方面,比如燃動版配備了17寸輪毂,而勁動版為16寸輪毂。同時,燃動版還增加了外觀運動套件以及更新了皮質座椅以及皮質方向盤等等。而勁動版雖然售價低了7000元但是卻比燃動版多出了兩個比較實用的配置:并線輔助系統以及倒車預警系統。是以這兩款其實都還是很有成本效益的,隻是側重點不同,不過我更傾向于燃動版,畢竟外觀套件以及大尺寸輪毂對我來說更具吸引力。
至于不推薦次頂配以及頂配的勁控版與燃擎版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成本效益方面,這兩款車在目前幾乎毫無優惠的情況下,價格确實有些過高了,将近16萬元的勁控版,在配置上多出的大多數都是些并不實用的配置,如可開啟的全景天窗、手機無線充電、真皮座椅、後排出風口以及後排杯架等等,要說比較令人在意的配置恐怕也就隻有并線輔助和藍牙鑰匙了。
而價格将近16.40萬元的頂配燃擎版就更不用說了,價格虛高,配置也并不出彩,估計多出的售價全花在座椅翻毛皮上了。說得誇張一點就是這個價格,我真的覺得國貨之光領克03更吸引我。
總結下來,現款十一代思域最适合入手的為240TURBO燃動版,無論是外觀、動力、還是配置都比較符合實際需求,同時成本效益比較高。至于頂配以及次頂配的240TURBO勁控版以及燃擎版,則顯得有些太貴了,在沒有一定幅度的優惠下,這裡就不做更多推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