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兩國本來相隔萬裡,并不搭界。之是以有了後來剪不斷,理還亂的糾葛纏繞,完全是曆史演變的結果。
每個中國人小時候從曆史書上都學到,清朝統一全國巅峰時期(1759年)的疆域是:北起蒙古唐努烏梁海地區及西伯利亞,南至南海,西南達西藏的達旺地區、雲南省的南坎、江心坡地區等18世紀的清朝以及部分朝貢國緬甸北部,西至鹹海與蔥嶺地區,東北抵外興安嶺,包括庫頁島,東南包括台灣、澎湖群島。極盛時總面積達1400多萬平方千米!

(乾隆時期清朝疆域圖)
俄國原來是蒙古帝國統治下的一個公國,随着蒙古帝國被朱元璋趕出中原,重新回到漠北放牧,逐漸分裂成若幹個小的汗國。俄國乘勢崛起,并且吞并原來蒙古帝國征服的領土,經過幾代沙皇的努力,向東征服了人煙罕至的西伯利亞,版圖擴大到了1547萬平方公裡。
曆史之神很快要讓我們的兩位主角相遇了。
大約在1638年,俄國以在鄂畢河流域建立的雅庫茨克為基地,開始向東南方擴張,不久,到達了黑龍江流域。在這裡,中俄兩個國家第一次接觸了。
當時,生活在這裡的東北的少數民族。他們都受歸滿清王朝管轄。不過,當時清王朝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對中原内地的征服上,整個北方人煙稀少,實際上是有邊無防。
俄國人四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逐漸向黑龍江以東以南蠶食。清朝在黑龍江一帶沒有駐軍,,是以對俄軍的侵擾鞭長莫及。這樣的局面持續了三十多年。到了康熙二十年以後,整個中原都已平定,三藩削平,台灣收複,中國的國勢日益昌盛。這時,康熙帝終于下決心解決北方邊境的問題。
從1683年到1686年,清朝出動大軍連續發起了兩次雅克薩之戰,終于擊潰了侵入東北的俄軍主力。當時俄軍人數最多時不過1000人,清軍一線兵力則達5000人以上,加上運輸及後備部隊,多達數萬,在力量上占有明顯的優勢綜合整個戰争情況,俄軍之敗是必然的。清軍當時完全有實力全殲俄軍,甚至可以宜将剩勇追窮寇,将勢力擴張到西伯利亞地區。然而,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康熙帝決定适可而止,以收複失土為目标,并無如俄國一樣的擴張之心。而俄國因為力量所限,終于無法擴大戰争,強行占有黑龍江流域。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開始坐下來談判。
1689年9月7日,中俄雙方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條約規定:中俄兩國以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及外興安嶺為界,以北以西屬俄國,以東以南歸中國。額爾古納河以西原屬中國的尼布楚地區歸屬為俄國領土。雅克薩城歸中國所有,俄國修建的城池拆毀,居民遣回俄國。雙方定約之後,準許互通貿易。俄方為了赢回一些面子,故意在外興安嶺以東至海的烏第河流域歸屬上胡攪蠻纏,終于使清方同意此處先不定界,留待以後再議。
(尼布楚清政府代表提出的劃界方案,曾經遠至北冰洋的國土永遠的失去了)
于是,我們打赢了一場勝仗,簽訂了一個割地條款,将黑龍江、外興安嶺以北的300萬國土拱手送給了俄國人。這和當時的清政府愚昧無知有很大關系,彼時的清政府不清楚這隻西伯利亞熊的實力,直接被1000人的俄軍吓的簽訂條約,已保平安。
從此,俄國人知道了雄踞東方的不是老虎,而是一隻病獅,觊觎中國領土的野心滋生,貪婪擴張的爪牙不斷伸向日暮西山的清王朝。康熙之後被俄國侵占國土簡述:
《尼布楚條約》簽訂後38年,也就是1727年,正值清朝雍正年間,中俄又簽訂了《布連奇斯條約》和《恰克圖條約》,規定了兩國的中段邊界。在這兩個條約中,因為清朝談判代表對邊界實際情況一無所知,受了俄國提供地圖的欺騙,使中方受到了重大損失,丢失了貝加爾湖以南,恰克圖以北的安加拉河流域30多萬平方公裡土地。
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争爆發,英法聯軍攻至北京近郊,火燒圓明園。清廷非常震駭,鹹豐皇帝也跑路到了熱河。此時俄國乘機介入,假意幫助中國向英法調停,連威脅帶欺騙,逼迫清廷簽訂了《瑷珲條約》,割去了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的60萬平方公裡土地,并将烏蘇裡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内的40萬平方公裡土地劃為兩國共管。實際上當時那裡已經有了大量俄軍,完全已經是俄國在管理了。1860年,俄國再次采用欺騙手段,以要退出向英法調停為名,逼得清廷又與俄國簽訂了《北京條約》,将烏蘇裡江以東所謂“共管”土地全部割讓給俄國。通過這兩個條約,俄國不費一槍一彈,從中國奪取了100萬平方公裡土地,相當于法德兩國的面積總和。
1864年,沙皇俄國費時百年,終于征服了大、中、小三個哈薩克政權,與中國的西北邊界接壤了。沙俄政府乘中國太平天國内亂方息,以武力相威脅,逼迫腐敗的清朝與其簽訂了《勘分西北界約記》。約記規定中俄的邊界線以常駐卡倫,也就是邊界哨卡為标志。而俄國單方面劃定的地圖,已遠遠越過了中國的邊界卡倫,深入新疆内地。當清朝談判代表提出異議時,俄國竟出動大軍,将孤立無援的清軍卡倫一路驅逐到了俄國的主張邊界内,蠻橫地奪占了中國近44萬平方公裡土地。
1865年,中亞浩罕汗國首領阿古柏侵入新疆,占領了很多地區,準備據為己有。俄國當即以此為借口,出兵占領了新疆伊犁地區,對外稱代清朝暫時“管理”,實際上是要和阿古柏共同肢解新疆。清朝這次表現了極大的勇氣,派出佐宗棠大軍前往新疆平定叛亂。經過數年戰争,清軍終于打垮了阿古柏侵略軍,收複了除伊犁外新疆全部地區。清朝又派出代表和俄國商談收回伊犁,經過艱苦談判,簽訂了《伊犁條約》,沙俄總算放棄伊犁,但又從中國割去了阿爾泰山以西,額爾齊斯河上遊4萬多平方公裡土地。《伊犁條約》後,沙俄又陸續和清朝簽訂了幾個勘界議定書,又從中國割去了新疆霍爾果斯河以西3萬多平方公裡土地。1898年,俄國出兵強行占領了帕米爾高原上的薩雷闊勒嶺以西2萬多平方公裡土地,從中國手中奪去了大部分帕米爾高原,造成了長達百年的帕米爾未定界問題。
1911年時,俄國趁中國發生辛亥革命,策動外蒙古上層王公宣布獨立,建立大蒙古國。1945年在蘇聯的幹涉下,外蒙古正式獨立。就這樣,在蘇俄的壓力下,又一片155萬平方公裡的領土脫離了中國的懷抱。
除此之外,俄國還在1914年侵占了中國最北部的唐努烏梁海17萬平方公裡國土,不久又受到蘇聯控制。這裡屬于阿爾泰山系和額爾齊斯河流域,資源豐富,生活着許多講維吾爾語的烏梁海人。1944年,斯大林将唐努烏梁海地區并入了俄聯邦的圖瓦自治州。
從1858年到1945年,前有沙俄,後有蘇聯,通過武力侵略和外交欺騙,從中國手中直接割取了170萬平方公裡土地,加上其策動的外蒙古獨立,共使近330萬平方公裡土地脫離了中國懷抱,占清朝全盛時領土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其中加上尼布楚割讓330萬國土共有500萬直接落入俄國手中。是以,俄國也成為了中國近代史上最兇惡的敵人。殘酷的曆史教訓證明,一個民族如果沒有進取精神,無論他曾經怎樣輝煌過,終于擺脫不了被強敵宰割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