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清朝最大罪人,是她阻礙了晚清的改革之路,結果讓中國受盡磨難

劉邦死後,呂後掌權,皇家宗室子弟死傷殆盡。自此,中國曆朝曆代的皇族都十分忌諱女人幹政,畢竟,哪個皇帝都不傻,誰想将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讓給異姓之人呢。即使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的政壇之上還是出現了兩位“巾帼英雄”。

其中一位不說大家也都知道,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女帝——武則天。在男尊女卑為主流思想的古代,武則天卻堂而皇之地淩駕于天下男人之上,這不得不讓人感慨她的高超手腕。而另一位在曆史上可謂是臭名昭著,她就是清王朝的葬送者,晚清同治、光緒兩朝真正的掌權者——慈禧太後。慈禧本人雖然并未稱帝,但是,她以“垂簾聽政”的名義掌控國家大權長達47年之久。

大清朝最大罪人,是她阻礙了晚清的改革之路,結果讓中國受盡磨難

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她不是皇帝卻勝似皇帝,也算是一個曆史奇迹了。

慈禧太後能夠統治中國如此之久,在權術方面的确有其過人之處,甚至,一定程度上可與武則天相提并論。但是,談到對國家的貢獻,慈禧太後就拍馬難及了。在武則天手中,唐朝進一步繁榮強大;而在慈禧手中,大清朝甚至連自己的國家主權都難以自保,這位太後可以說是國家改革富強路上最大的“攔路罪人”了。

如果不是她,或許中國根本不會遭遇八國聯軍侵華等一系列災難,中國人也不至于飽受列強的欺壓那麼久。是以,有人将慈禧稱為妖後,還真的算不上言過其實。

慈禧的身世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現在已經不可考,我們在此隻講慈禧入宮之後的故事。這個故事是從鹹豐二年開始的。這一年,葉赫那拉氏17歲,入宮參加選秀,獲封蘭貴人。進宮之後,葉赫那拉氏幾乎是寵冠後宮,曾一度讓鹹豐帝沉溺于溫柔鄉,連早朝都不去上。沒過兩年,葉赫那拉氏在沒有生子的情況下就被晉封為了懿嫔。

鹹豐六年,鹹豐帝在極度欣喜之中,迎來了自己的長子也是他唯一的兒子愛新覺羅·載淳。後宮之中向來母以子貴,載淳出生的同年,生母葉赫那拉氏晉位成懿妃。一年以後,再次晉位為懿貴妃,成為後宮之中除了太後、皇後之外最為尊貴的女人。僅僅用了五年時間,葉赫那拉氏就從一個小小的貴人成為了後宮兩人之下的貴妃位置,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個奇迹。

大清朝最大罪人,是她阻礙了晚清的改革之路,結果讓中國受盡磨難

想當初武則天在唐太宗的後宮之中苦苦煎熬多年也不過一個才人罷了。從這裡看來,慈禧顯然幸運多了。

慈禧的運氣遠遠不止于此,鹹豐帝向來體弱多病,而當時的清朝之外有英法聯軍的步步緊逼,内有太平天國的蠢蠢欲動,内憂外患使得鹹豐帝焦頭爛額,疲于奔命。可憐的鹹豐帝本就身體不好,長期操勞之下更是心力憔悴。而慈禧書法頗佳,是以,病重的鹹豐帝便将自己的寵妃帶在身邊,給了她代批奏折的權力。

有時候,鹹豐帝還讓葉赫那拉氏對國家大事發表自己的看法,慈禧的政治能力就在此時漸漸被鍛煉了出來。1861年,在皇位之上咬牙堅持的鹹豐帝駕崩了,臨終時任命了八位輔政大臣,又将兩枚代表皇權的印章分别給了皇後和皇太子,以達到互相制衡的目的。而皇太子的那枚由慈禧暫時保管,這為慈禧之後的幹政提供了條件。

載淳即位之後,生母葉赫那拉氏與嫡母鈕祜祿氏并尊為皇太後。這個時候,兩位太後與顧命八大臣之間的沖突開始出現。八大臣為了權力聯合起來想要阻止兩後專權,這使得權力欲旺盛的慈禧十分不滿。她聯合恭親王,發動了“辛酉政變”,一舉逮捕了這八位輔政大臣。同年12月,清朝改年号為“同治”,兩宮太後共同于養心殿垂簾聽政,執掌國家大權。

而慈安太後并不是熱衷于權力的人,是以,實際上是慈禧一人專權。

大清朝最大罪人,是她阻礙了晚清的改革之路,結果讓中國受盡磨難

執政之初,慈禧太後對國家還是做了不少貢獻的。在她的支援之下,曾國藩、李鴻章等人先後鎮壓了太平天國、撚軍起義,使岌岌可危的清王朝暫時得到了喘息之機。同治十一年,同治帝載淳17歲,到了可以親政的年紀。慈禧太後迫于朝廷内外的壓力,隻好退居後宮。但是,慈禧并沒有放下手中的權力,對于朝政的幹預還是一如既往。

同治帝在朝堂之上處處被掣肘,心情不豫,年僅20歲就因病身亡,落得個英年早逝的下場。鹹豐帝隻有同治帝一個兒子,是以,慈禧就標明了鹹豐帝4歲的侄子,也是她自己的外甥愛新覺羅·載湉為帝。1881年4月,慈安太後暴卒,此時的慈禧再也沒有了任何對手,成為獨一無二的皇權執掌者,她重新回到朝堂垂簾聽政,決策國家大事。

這時候的慈禧雖然手握國家命脈,卻沒有為國家做出相應的貢獻,反而在列強面前卑躬屈膝,任其宰割。中法戰争時,兩國明明各有勝負,但是,在慈禧上司下的清政府,卻一心一意隻想着和談,謀求一個虛僞的和平假象。前方戰士浴血奮戰,終于在戰場之上扭轉了形勢,使其明顯有利于我國,可惜,清政府不但沒有抓住機會反攻法軍,反而利用這個機會向法國求和,簽訂了《中法條約》,使法國白白獲得了不少利益。

甲午戰争之時,慈禧更是一力主張“避戰求和”,在國家内憂外患的嚴峻形勢下,她仍然貪圖享樂,大興土木修建頤和園,後來,甚至動用軍費大肆慶祝自己的六十大壽。中國在海陸戰場上節節敗退,導緻大量白銀流失,國家主權喪失,列強開始瘋狂瓜分中國。1898年,年輕的光緒帝開始在全國範圍内實行變法。但是,這次改革富強之舉,僅僅隻過了103天就被廢除了。慈禧聯合滿洲舊勢力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拘禁譚嗣同等6人被殺,變法失敗。

大清朝最大罪人,是她阻礙了晚清的改革之路,結果讓中國受盡磨難

從此以後,國家再無改革的機會,就這樣的腐朽淪陷,成為了列強的食物。

最令人無語的就是,清政府在義和團運動爆發之後的應對。義和團運動在北方興起之後,慈禧下令對其圍剿。但是,多次鎮壓失敗之後,慈禧這時候卻想出了一個自認為十分聰明的辦法。她一面利用義和團攻擊外國使館,一面又請求各國出兵為她“排憂解難”。結果,八國聯軍反而将她的老巢給端了。倉皇出逃的慈禧,竟然還向列強搖尾乞憐,表示:“要以中華之物力讨其歡心。”真是無恥到了一定境界。

《辛醜條約》簽訂以後,慈禧有感于自己統治地位的動搖,她也開始進行改革。隻是,她終究隻會弄權罷了,治理國家的能力實在不怎麼的。難以想象,她整頓吏治的依據,竟然隻是一本小說,放眼世界應該找不出第二個人了。1908年,光緒帝駕崩了,這位皇帝心心念念的都是國家強大,隻可惜,他卻無處施展抱負,實在可憐可悲。光緒帝去世後的第二天,已經交代好了皇位繼承人的慈禧也病逝了。

大清朝最大罪人,是她阻礙了晚清的改革之路,結果讓中國受盡磨難

臨終前她留下遺言,說道:“以後不可讓女人幹政,太監擅權。”隻是,這時候再來說這個,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再也沒有機會留給中國改革富強了。

參考資料:

【《慈禧的改革之路》、《慈禧優劣功過任評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