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慶齡晚年病重,請求宋美齡回國見最後一面,宋美齡隻回了4個字

宋慶齡晚年病重,請求宋美齡回國見最後一面,宋美齡隻回了4個字

宋慶齡和宋美齡都是在中國近代史上極具影響力的人物,後來二人各自成家,也站在了不同的政治立場上。在宋慶齡病危時,希望和自己的妹妹宋美齡能見最後一面,但是為何宋美齡隻用四個字回應她呢?那這四個字是什麼呢?

意想不到的轉折點

宋慶齡和宋美齡的父親宋嘉樹是民國時期實業者,可想而知宋家的财力在當時也算是屈指可數的。

宋家的兒女幾乎都是從小就送去美國學習,單單隻有物質方面的支援也是不得行的,她們的父親是希望她們在思想上能夠得到提升。

宋慶齡晚年病重,請求宋美齡回國見最後一面,宋美齡隻回了4個字

宋嘉樹曾經說過“在一百個孩子中,有一個成為超人式的偉大人才,中國就有四百萬人才,還怕不得救?”

我們足可以看出宋嘉樹這個人的格局有多大,他所希望的不僅僅是家門有幸出彩,最主要的是能有朝一日為國家事業獻上一份力。

宋慶齡和她僅僅相差四歲的妹妹宋美齡,她們二人在生活方面往往志趣相投,姐妹兩人從小比較親密。

宋慶齡晚年病重,請求宋美齡回國見最後一面,宋美齡隻回了4個字

直到他們的父親去世的那年,也就是1928年,這個毫無征兆的轉折點,甚至沒有任何人會料想到這會隐隐約約牽引着後面的種種事情。

那是宋美齡才剛回上海不到一年,由于自身的外交能力優越,很快就有很多男士向她發出邀請。當然,她自己也很向往在上海上層社會中立住腳跟,但是由于父親的極力抵制,她沒有應允。

宋嘉樹去世後,再也沒有人會阻攔她,而她的姐姐宋慶齡往往是很尊重她的選擇的,就這樣她開始步入社會。

宋慶齡晚年病重,請求宋美齡回國見最後一面,宋美齡隻回了4個字

誰也不會想到就因為這個選擇,她至此遇到了她奮不顧身要嫁的人--蔣介石。她更不會想到就因為這一個選擇會令她與自己最親密的姐姐就此越走越遠,從此成為世人讀不懂的故事。

兩人所在的立場不同

衆所周知,宋慶齡是孫中山先生的妻子,而宋美齡在不顧家人們的極力反對,最終還是選擇嫁給了蔣介石。這就造成了今後兩姐妹的信仰、立場的不同。

當時國共内戰時,蔣介石就是主張“甯可錯殺一千,也不可放過一個共産黨”的上司人,已經身為他人妻的宋美齡會是以舍棄自己當初的選擇嗎?

宋慶齡晚年病重,請求宋美齡回國見最後一面,宋美齡隻回了4個字

不然,從她的性格上,我們就知道這是不存在的,她是極具新時代女性思想的代表,她會做的是勇往直前而不是感慨前生。

這也在很簡單明了的告訴大衆,強者往往是不會被感性的事物所牽絆的。

古人言:“道不同不相為謀”,而當時在國共内戰結束後,蔣介石又開始主張“台灣獨立”,雖然宋美齡本人也不是很贊同蔣介石的主張,但那又如何她已是他妻。

宋慶齡晚年病重,請求宋美齡回國見最後一面,宋美齡隻回了4個字

而姐姐宋慶齡與孫中山二人是堅決反對“一中一台”這一的主張的,而這也在隐喻着姐妹倆之間關系的進一步破裂。

當兩人之間的關系中夾雜了太多其他無關的物質時,你就會發現這之間的關系就好像是不小心掉在地上的飯團。

即使你拾起後小心翼翼的拿掉了沾上髒東西,但最終你還是會發現那原有的味道已經不複存在了。

宋慶齡晚年病重,請求宋美齡回國見最後一面,宋美齡隻回了4個字

宋慶齡和宋美齡兩姐妹之間的情誼也是如此,身在民國時期的她們由于各自的立場不同,也不會存在一方向另一方妥協的情況,是以最終隻能走向兩個地方。

“距離”太遠

國共内戰結束後,宋美齡和蔣介石一直生活在台灣,直到1975年蔣介石去世,宋美齡就一人奔赴美國生活,慢慢開展了自己投資事業的天地,但這同時也在逃避自己和姐姐宋慶齡之間的關系。

宋慶齡晚年病重,請求宋美齡回國見最後一面,宋美齡隻回了4個字

而就在1981年的五月,宋慶齡在自己生命的彌留之際釋懷了與妹妹之間的政治立場,此時的她是以姐姐的名義給宋美齡發的電報,電報中的内容主要是寫希望宋美齡能回來看自己一眼。

但是遠在異鄉的宋美齡隻是簡單的回了“信已收到”這四個字,小編認為主要是當時她們姐妹兩的實際距離太遠了,美國離北京那可是橫跨了一個太平洋。

還有一點,宋美齡如果要回中國的地盤,那麼她身為蔣介石的妻子她以何種身份踏進中國土地呢?

宋慶齡晚年病重,請求宋美齡回國見最後一面,宋美齡隻回了4個字

這樣做的話,算不算背叛自己已經逝世的丈夫蔣介石呢?

講到這裡,我隻能說在人生的棋盤上如若走錯一步,那就将會是步步錯,也将會與最初的起點毫無交集之時。

考慮到這方面的距離,宋美齡也不會就這樣前往赴約,畢竟現在的她不在是代表個人。

就這樣,在宋慶齡的最後一刻也沒能見到宋美齡。

宋慶齡晚年病重,請求宋美齡回國見最後一面,宋美齡隻回了4個字

結語:

宋慶齡病危時,宋美齡沒能赴約卻僅僅用“信已收到”簡單四字來回複的大部分原因還是由于二人一開始的選擇導緻的,之後兩人婚後的政治立場不同又引發了關系的進一步破裂,再後來生活的實際距離和身份距離就造成了這樣的一個故事結局。

最後小編想說一下,其實在如今網際網路發達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雖然越來越沒有因為受到實際距離而限制交流,但你會發現如今缺少的更多是以前人們對彼此情誼之間的珍惜。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