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軍很重視大連,卻為何将包括大連在内的遼東半島“還”給清朝

大連,中國東北美麗的海濱城市。時至今日,大連早已成為中國重要的造船基地和對外貿易基地。

然而,曆史上的大連卻是一座充滿悲怆曆史的城市。1894年甲午中日戰争,清帝國戰敗,日軍占領大連旅順口後,在旅順境内展開了瘋狂屠殺,先後有2萬群眾被日軍殘忍殺害。可就在日軍自信滿滿的拿下遼東半島,享受勝利果實的時候,意外發生了:俄國、英國和法國竟然強迫日本将遼東半島還給中國,經過反複的國際博弈,日本将遼東半島“歸還”給了清朝。

那麼,既然日本對遼東半島和大連很重視,為何日本“大發善心”,将遼東半島“歸還”給清帝國呢?

日軍很重視大連,卻為何将包括大連在内的遼東半島“還”給清朝

上圖_ 甲午中日戰争中潰敗的清軍

第一,德國、俄國和法國從各自利益出發,強迫日本将遼東半島“歸還”給中國,三國的聯合幹涉讓日本“壓力山大”。而日本不具備直接和法德俄直接開戰的能力。

提到三國幹涉還遼這事情,就得提到德國、德國和法國這幾個國家在中國的利益鍊條了。

俄國在近代對中國的傷害是相當深刻的,中俄在近代簽署了《瑷珲條約》《北京條約》等一系列條約。在一系列條約的壓力下,清帝國将庫頁島、黑龍江以北地區割讓給俄國。到了19世紀中後期,俄國又支援阿古柏進攻新疆,清帝國派出左宗棠率領大軍進駐新疆境内,一舉粉碎了俄國的進攻,保住了中國西北邊疆的國防安全。

日軍很重視大連,卻為何将包括大連在内的遼東半島“還”給清朝

上圖_ 左宗棠(1812年—1885年),字季高

在東北方向,俄國企圖将東北平原變成所謂的“黃色俄羅斯”,這一點在海蘭泡慘案中、江東六十四屯慘案中展現的非常明顯。由于俄國對中國東北垂涎三尺,其自然不能容忍日本在遼東半島的擴張。根據史料揭秘,在日本發動甲午戰争之後,俄國感覺到日本遠東的迅速擴張,俄軍決定不惜與日本一戰,來保住其在遠東的利益。

從更大的戰略格局角度看,俄國對大連也垂涎三尺。大連是當時遠東地區條件優良的不凍港,俄國為了保住其在遠東的海上利益,掌握日本和俄國之間可能爆發戰争的主動權,俄國必須在遠東地區尋找一個港口來駐紮其海軍艦隊,而大連港口就非常适合俄軍駐紮。這使得俄軍無法容忍日軍占領旅順大連,俄國幹涉日本占領旅順也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日軍很重視大連,卻為何将包括大連在内的遼東半島“還”給清朝

上圖_ 1894年7月,旅順港内,北洋水師主力航艇“全家福”

俄國向日本施壓理由充分,那法國和德國又是出于什麼原因向日本施加壓力呢?法國是在俄法聯盟的基礎上向日本施加壓力的,法國在1856年就跟随英軍參加了第二次鴉片戰争。到了1883年到1885年之間,清朝和法軍打響了中法戰争,最終,清帝國在戰勝法軍的前提下妥協退讓,法國的勢力逐漸伸向了中國西南地區,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

除了打中法戰争,法國對台灣島也垂涎三尺。由于日本在甲午戰争之後獨霸台灣島,法國内心深處對日本占領台灣島,占領遼東半島和大連,乃至獨自攫取在華更大利益是相當不滿的。而俄國對日本占領遼東半島和大連,乃至獨自攫取在華利益也是非常不滿的。俄國和法國對日本獨自攫取在華利益不滿意,法國自然跟随俄國強迫日本歸還遼東半島。

日軍很重視大連,卻為何将包括大連在内的遼東半島“還”給清朝

上圖_ 1895年進入中國領土的日軍

德國是歐洲的後起之秀,德國和日本在中國争奪沿海地區的沖突是比較深的。比如,在山東半島威海衛地區,德國和日本就有戰略沖突。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軍出兵占領威海衛,這就是德日争奪清帝國沖突的直接展現。

在19世紀甲午中日戰争這個大背景下,德國無法容忍日本以絕對的優勢攫取中國的遼東半島等出海港口,為了謀求自身在華利益的更大主動權,德國和法國、俄國一起就遼東半島問題向日本施加壓力。

而日本當時的海軍實力,雖然和北洋水師不相上下,但和俄國、德國和法國海軍比起來,還有較大差距。即便日本和俄國單獨打海戰,隻要俄國海軍不犯有低級錯誤,都有打敗日本海軍的可能。實力上的差距讓日本不得不考慮一下俄國、德國和法國的建議。

日軍很重視大連,卻為何将包括大連在内的遼東半島“還”給清朝

上圖_ 伊藤博文(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幼名利助, 字俊輔,号春畝,日本近代政治家、明治九元老之一

第二,面對德國、俄國和法國的施壓,主持日本政局的近代政治家伊藤博文“順勢而為”,将遼東半島“還給”清帝國。這裡面的原因在于,伊藤博文對日本的實力有着相對冷靜客觀的認識。

1895年4月23日,德俄法三國外交官向日本送出了一份備忘錄,日本得知三國外交官的備案錄後,伊藤博文和部分日本内閣大臣召開了禦前會議。

在會議上,大家列舉出了三個政策:第一,拒不歸還遼東半島,拒絕三國勸告。第二,召開國際會議,将遼東半島問題交給國際問題讨論。第三,接受三國勸告歸還遼東半島。

會議就相關方案進行了研讨,伊藤博文很清楚,目前的日本不具備和俄日德幾個大國争奪的能力。尤其是海軍方面,日本艦隊加起來才8萬噸,而俄國海軍在艦船有12萬噸。如果真要爆發戰争,日本未必是俄國的對手。日本的其他官員贊成伊藤博文的看法。

日軍很重視大連,卻為何将包括大連在内的遼東半島“還”給清朝

上圖_ 三國幹涉還遼 談判

4月24日,會議繼續進行,對于伊藤博文的看法,外相陸奧宗光表示反對,但伊藤博文堅持自己的觀點:“斷然拒絕三國是不明智的”。

作為日本曆史上傑出的近代政治家,明治維新後日本的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在把控日本走向上有着自己務實的見解。當時的日本國内,受到甲午戰争勝利的影響,反對三國幹涉“歸還”遼東,甚至主張繼續擴大戰争的人是存在的,但伊藤博文不被國内的各種雜亂聲音所左右。

作為政治家,伊藤博文非常清楚日本的實力:雖然日本明治維新走向強大,但是,日本的實力還達不到和俄國、法國、德國等列強國家開戰的程度。況且,當時俄軍已經有出兵的打算,日本自然不可能冒着風險,直接和“北極熊”在遼東半島迎頭相撞。

日軍很重視大連,卻為何将包括大連在内的遼東半島“還”給清朝

上圖_ 遼東半島

對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而言,相較于遼東半島,台灣省的地位更加重要。隻要列強不插手日本霸占台灣,日本倒也沒有必要和列強各國翻臉。和列強之間之間維持相對友好關系對于日本保住甲午戰争勝利果實是相當重要的事情。

是以,伊藤博文在考量各種因素後,就同意答應三國請求,将遼東半島“歸還”給清帝國。當然,這個“歸還”的背後還向清帝國要了3000萬兩白銀的“補償金”。

日軍很重視大連,卻為何将包括大連在内的遼東半島“還”給清朝

上圖_ 東條英機(1884年12月30日—1948年12月23日),日本軍國主義的代表人物,二戰甲級戰犯

值得一提的是,伊藤博文是日本曆史上少有的,具有全局視野的政治家,這在日本對外擴張的初期,日本國内的政壇還能容忍伊藤博文的存在。但到了二戰時期,日本的野心已經比甲午戰争時期膨脹很多,像石原莞爾這樣“腦子清醒”的政治勢力在日本國内已經沒有生存市場了。在東條英機等“愣頭青”的帶領下,日本瘋狂地發動珍珠港襲擊,将美英拉入戰争,最終導緻日本在二戰期間全面戰敗。

參考資料:《甲午戰争國際關系史》 戚其章 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