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志願軍英雄被美媒稱為殺人魔王,堅守上甘嶺,四小時斃敵上百人!

1952年12月的一天,美國《巴爾的摩太陽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講述了前不久結束的“三角形山戰役”(上甘嶺戰役),文中提到了一位志願軍戰士時,用到了“殺人魔王”(ruthless killer)這個詞。因為這名志願軍戰士在4個小時的時間裡,擊斃了120多名敵軍士兵,其中8人來自巴爾的摩縣,這名志願軍戰士就是戰鬥英雄高守餘。

志願軍英雄被美媒稱為殺人魔王,堅守上甘嶺,四小時斃敵上百人!

【戰鬥英雄高守餘】

高守餘,山東昌樂縣人,志願軍第12軍34師102團9連戰士。他身材敦實,長相憨厚,參軍前就是個普通農民,怎麼看都不可能和“殺人魔王”聯系起來。但他卻在上甘嶺戰場上創造了奇迹。

1952年的11月19日夜,經過二十多個小時的激戰,537.7高地西側的6号陣地失守,堅守陣地的連長文法禮等人全部犧牲。6号陣地地勢高,是個突出部,不但可以控制東側的1、2、3号陣地,還威脅到縱深的448高地,上級決定立即将它奪回來。

志願軍英雄被美媒稱為殺人魔王,堅守上甘嶺,四小時斃敵上百人!

20日淩晨4時,9連向陣地發起了反攻,高守餘所在的一班正好負責6号陣地,天亮時分,6号陣地重新回到了志願軍的手裡,但一班也僅剩下高守餘一人,其他人全部壯烈犧牲。敵軍不給他任何喘息的機會,立即向6号陣地發起了反撲。

敵軍派出4架戰機對6号陣地進行猛烈的轟炸,緊接着又向陣地炮擊了一個小時,陣地上的工事和坑道全部被炸毀,高守餘的軍用水壺被穿了四個彈孔,腰裡的皮帶也被炸斷,棉衣棉褲被彈片劃破撕爛,許多地方露出了肉,但他奇迹般地活了下來,隻是負了輕傷。

志願軍英雄被美媒稱為殺人魔王,堅守上甘嶺,四小時斃敵上百人!

【美軍拍攝的炮擊上甘嶺的真實鏡頭】

炮擊一停,僞2師的一個排就沖了上來。高守餘隻能用彈坑作掩體,不斷變換着位置向敵人射擊、投手榴彈。手彈打光了就跑到敵人的屍體上撿,為了收集彈藥友善,他把敵人放近到隻有一二十米的地方才開火。敵人也不知道陣地上人多少人,但一個排的進攻很快被打退。

休整片刻之後,敵人很快就發起了新一輪進攻,這次上來的有兩個排。而陣地上的高守餘卻得不到補充,彈藥都是從屍體上撿的,水早就漏光了,吃的東西就是口袋裡的三顆高粱糖,這還是前不久祖國慰問團來時發的,他一直沒舍得吃,現在拿出來充饑。

志願軍英雄被美媒稱為殺人魔王,堅守上甘嶺,四小時斃敵上百人!

【帶傷堅守陣地的志願軍】

一連又打退了敵人兩次進攻,美軍一看僞軍不行,決定親自上陣,但進攻了兩次之後,除了丢下一地屍體外,美軍同樣無功而返。美軍嘗到了厲害之後,決定還是讓僞軍上,于是僞2師組織一個連再次向6号陣地發起進攻。但高慶餘越打越勇,手榴彈、爆破筒不斷在敵群中開花,直炸得敵人鬼哭狼嚎。

就這樣,高守餘堅守6号陣地直到下午,共打退敵人6次進攻,陣地前遺留的敵軍屍體就有120具。到黃昏時分,增援部隊趕到,敵人再沒敢發起新的進攻,高慶餘一個人守住了6号陣地。在上報戰果時,高守餘又恢複他的憨厚和實誠:殲敵人數隻按陣地前的屍體算,負傷逃走的都沒算;繳獲隻按手裡最後剩下的一支沖鋒槍和6個手榴彈算。按理說殲滅這麼多敵人,怎會隻有這點繳獲呢?

志願軍英雄被美媒稱為殺人魔王,堅守上甘嶺,四小時斃敵上百人!

【事迹報告會上的高守餘】

戰後,高守餘榮立一等功,獲“二級戰鬥英雄”稱号,并獲得“孤膽英雄”榮譽稱号。大洋彼岸的《巴爾的摩太陽報》随後報道了這場戰鬥,因為巴爾的摩縣在這一場戰鬥中死了8個人,其中6人來自陶森鎮,他們的家人痛苦、悔恨、憤怒,而這位他們還不知道名字的志願軍英雄,則被冠以“殺人魔王”的名号。隻是這才是侵略者應有的下場!

抄襲、洗稿必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