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首長,請給我們留下兩個向導,我們這就起義!”這一句話,讓華野十縱的司令員宋時輪如釋重負。他怎麼也沒想到,一次意外的迷路,竟讓他“撿”了整整一個營的兵力!
随着淮海戰役的展開,國民黨軍第七兵團司令官黃百韬的指揮失誤,其所部在白白浪費大量時間後,給了華東野戰軍機會。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的指揮下不斷向敵人接近,伺機發起決戰。
1948年11月6日夜,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宋時輪準備向敵人發起進攻。在戰鬥之前,他作為一個優秀的戰場指揮員,習慣性地要親自對敵人情況進行偵察。這對于一個縱隊司令來說,是有些冒險的。但是宋時輪并不擔心自己的安全,甚至将這種行為視作一種習慣。一番查探之後,宋時輪帶着四名警衛員乘坐吉普車,準備從前線傳回十縱司令部。

這一趟,宋時輪沒有少走路。等到想回去的時候,由于天色已晚,吉普車駕駛員有些迷路了。宋時輪的警衛員感覺下車打聽,後來就找到了一個當地人當向導。可不知道怎麼回事,向導把他們帶到了韓莊。
韓莊此時,正駐紮着國民黨的一個營。
結果可想而知。當宋時輪經過韓莊時,幾乎立刻就遭到了敵人的堵截。大約10個國民黨士兵在看到吉普車之後,立刻手持武器高喊:“站住!過來一個人說話,不然我們就開槍啦!”
警衛員一看遇到了敵人,趕緊對宋時輪說:“首長趕快離開,我留下來掩護。”宋時輪則不慌不忙,說道:“汽車不要熄火,不要關燈。警衛員暫時留在車上,見機行事。我過去會會他們。”說罷也不等别人反對,就徑自下了車,向敵人走去。
宋時輪對敵人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并且詢問對方的情況。原來,這些部隊隸屬于111團3營,營長名叫王世江。他們沒有為難宋時輪,反而将他迎接到了自己的營部。
此時,王世江已經接到了報告,急忙趕了過來。一見到宋時輪,他立刻快步走向前,伸出自己的雙手,說道:”宋司令員你好,我叫王世江,是一名地下黨員!“
王世江說得沒錯,他确實是一名老資格的地下黨員。王世江出生在1914年,從小就有一腔報國的熱血。抗日戰争爆發後,他報名參軍,加入到了國民黨29路軍110旅。那時他的旅長,名叫何基沣。
29路軍多次與日軍交戰,王世江也在戰場上多次擊斃侵略者,立下了不少戰功。他親曆過長城抗戰和盧溝橋事變,作風勇猛而頑強。可是在一次戰鬥中,王世江的左臂受傷,臂骨骨折,還有很嚴重的肌肉損傷。由于缺醫少藥,他被送到後方醫院時,傷口已經嚴重感染。當時醫生看了一眼,就說道:“别治了,你的胳膊廢了,想活命就得截肢!”王世江當時就傻了!此時他才33歲,心中還有自己的抱負。失去左臂也就相當于失去了他一生的希望,他是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的。後來王世江托了關系,被送到了國民黨軍嫡系部隊的醫院中。
嫡系部隊的醫院,可不是雜牌軍的醫院能比的。傷兵們不僅有幹淨的病床,還有大量的藥品供給,而且每個人還能領取10元的受傷補助!王世江在這裡成功地保住了自己的左臂,但是也同時陷入了迷茫。他不明白,都是為國家出力,怎麼待遇就差這麼遠呢?
而在醫院中,像王世江這種托關系進來的人,也遭到了輕視。不僅醫療資源被正經的嫡系部隊壟斷,補助還經常被克扣。後來一些傷員集體暴動,卻很快遭到了殘酷的鎮壓。王世江滿腔怒火發不出來,于是就動了投奔八路的念頭。他的上司邱曉亭叫住了他,告訴他,即使在一支這樣的部隊中,也要好好服役,不能搞内讧,要一緻對外,以打敗侵略者為己任。王世江的頭腦慢慢清醒過來,又開始在戰場上厮殺。
從此之後,邱曉亭成了王世江的“人生導師”,兩個人沒事兒就在一起聊天。時機成熟時,邱曉亭對王世江亮明了自己的身份:“我是中共地下黨!經過長時間的考察,我覺得你符合加入我們黨組織的條件。你願不願意成為我們的同志?”王世江大喜,很快就在邱曉亭的介紹下加入了黨組織!這一年是1938年,此後的十年時間裡,王世江一直潛伏在國民黨部隊中,成了一名“上傳下達”的進階交通員。後來機緣巧合,王世江的老上級何基沣也秘密地入了黨,并且一直通過他與黨組織保持着聯系。
抗日戰争結束後,蔣介石掀起内戰,王世江、何基沣等秘密黨員奉命繼續在國民黨軍隊中潛伏。他們随第七軍團運動,眼看看已經到了戰局最關鍵的時刻,二人随時準備起義。現在,期盼已久的解放軍首長出現在面前,王世江察覺到時機已經到來,便火速與宋時輪接觸,表示願意聽候調遣。
在确認地方身份後,宋時輪向王世江詢問部隊的情況。王世江說:“3營的士兵和指揮官都沒問題,我已經完成了說服。隻要首長一聲令下,我們随時可以起義。”宋時輪大喜,立刻下達指令,讓王世江部向指定區域移動,為解放軍的進攻留出空隙。王世江表示希望留下兩名警衛人員當向導,宋時輪立即同意。
就這樣,一個營的國民黨部隊成了第七兵團最先起義的部隊。在之後兩天,何基沣、張克俠兩位将軍也起義了,這就是著名的“賈汪起義”。一時間,共兩萬多名國民黨士兵停止了抵抗,第七兵團的側翼被徹底撕開。11月22日,萬念俱灰的黃百韬看着總統府出入證上的"黃百韬盡忠報國"幾個字,拔出手槍了解了自己的生命。華東野戰軍也在淮海戰役中取得了一個開門紅。
多年以後,宋時輪将軍回憶此事,仍然感慨萬千地說道:“幸好碰上了王世江同志,不然就在淮海戰役中‘光榮’了!”
起義之後的王世江,成了一名解放軍的指揮官,在戰場上一如既往的骁勇。後來他多次立功,還當上了牡丹江軍分區的司令員。他“賈汪起義第一人”的曆史佳話,一直被人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