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民黨第一王牌74軍,多次創造戰場奇迹的他們,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這支部隊被稱為蔣介石的禦林軍,更是說出名字就讓日本人吓得屁滾尿流的軍隊,他們也幾乎參加了所有抗戰中的重大戰役,多次吊打日本精銳部隊,讓他們一度震驚世界,同時他們也是抗日五大主力之首,它就是國民黨王牌軍隊74軍。

這支裝備精良、骁勇善戰的部隊,曾獲得過軍中5面飛虎旗,要知道,飛虎旗可是當時國軍中最高的榮譽象征,可就是這樣一支在抗日戰場上大殺四方的王牌部隊,在抗戰結束後卻走向了覆滅。

那麼他們的實力到底有多強?又在戰場創下過怎樣的奇迹戰役,處于巅峰的他們又是怎樣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國民黨第一王牌74軍,多次創造戰場奇迹的他們,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淞滬會戰上,湧入上海的參戰部隊過多,為了友善協同配合指揮作戰,國軍統帥部重新編制了一批軍級番号,王耀武的51師與俞濟時的58師合并成軍,就是我們熟知的74軍,全軍8個團,共2.1萬人,俞濟時擔任軍長,在組建之初,74軍在戰場上就展現出了出衆的實力,成為了國軍部隊中閃耀的黑馬。

淞滬會戰爆發後,74軍受命在吳淞口一帶布防,兩個師互相配合,多次阻擊日軍,與其他驚慌失措的國軍不同,74軍鎮定自若,尤其是駐守羅店的51師,雖然部隊已經損失過半,但是仍舊堅守陣線阻擊日軍,他們也給全軍起到了很大的激勵作用,随着日本援軍的到來,戰局急轉直下,對我軍很不利,國軍也隻能全線撤退。

淞滬會戰結束,他們就轉戰南京作戰抗敵,在南京淪陷後,他們又在全國各大戰場上奮勇殺敵,此時的他們還不知道,接下來的他們将會與友軍一起全殲日軍的整整一個師團,進而揚名世界,全國皆知。

國民黨第一王牌74軍,多次創造戰場奇迹的他們,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1938年7月,江西德安爆發了萬家嶺戰役,駐守九江的國軍第一兵團頻繁調動部隊,使我方防線出現了一道裂痕,為了盡快攻破國軍防線,日軍106師團準備向德安西南展開迂回穿插,協同正面攻擊部隊,企圖圍殲國軍20個師,這一企圖也讓他們打開了自己通往地獄的大門。

得到情報的國軍部隊将計就計,在萬家嶺布置了“口袋陣”,等待敵人自投羅網,作為主力部隊的74軍,也駐守邊緣,防止敵軍逃跑。

慢慢深入的日軍察覺情況不對,眼見形勢危急,日軍106師團決定放棄計劃,找尋突破口,突出國軍的包圍圈,但是剛好他們選擇了74軍58師所在防區——張古山地區。

國民黨第一王牌74軍,多次創造戰場奇迹的他們,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58師上下全部拿命死死頂住,經過兩天的血戰,這塊土地上已經橫屍遍野,58師也僅剩下500人,最後甚至連俞濟時的警衛隊都派上了,在戰士們的頑強拼搏下,除了制高點,陣地依舊牢牢掌握在74軍的手中。

為了徹底切斷日軍的退路,51師的張靈甫率領一批精英勇士大膽穿插到敵後方,在10月7日從張古山背後向日軍發動奇襲,一舉殲滅敵軍,掐斷了106師團最後的退路。

國軍其他部隊也在10月9日開始對106師團發起總攻,戰至最後,日軍隻有少數人突出重圍逃之夭夭,萬家嶺戰役就此結束。

取得勝利的萬家嶺大捷是抗日戰争時期全殲日本整個師團的戰役,也是國共抗戰的空前勝利戰役,其戰果之輝煌,足以和平型關大捷、台兒莊大捷相媲美,大大振奮了全國上下的抗戰士氣。

同時,侵華日軍陸軍司令岡村甯次也稱這場戰鬥是他最慘痛的失敗。

萬家嶺一戰,74軍首當其沖,以能攻能守名震全軍,而這僅僅隻是他們的初起步,接下來他們還會創造更大的奇迹。

國民黨第一王牌74軍,多次創造戰場奇迹的他們,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在頻繁的戰役中,迅速磨煉成長的74軍開始擴充,下轄51師、57師、58師,俞濟時被蔣介石調任至第十集團軍兼86軍軍長後,51師師長王耀武升任74軍軍長,在這名悍将的帶領下,74軍又創下了名震全國的戰績。

1941年9月,上高會戰爆發,位于錦江上遊的上高,既是駐守長沙國軍的退路,也是日軍進攻贛南的前進基地,對上高勢在必得的日軍,這次采用了分進合擊的戰術,兵分北、中、南三路,企圖合圍。

由于情報錯誤,南北兩路日軍沒能及時跟上,中路的日軍34師團孤軍深入,面對敵軍大火力的入侵,駐守錦江南岸的74軍奮勇拼搏,即使傷亡慘重也寸步不讓,日軍企圖從南岸包圍上高的計劃就此被粉碎。

國民黨第一王牌74軍,多次創造戰場奇迹的他們,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57師和58師也頂着日軍的炮火轟炸和毒氣攻擊,與日軍展開了7次白刃戰,57師師長餘程萬将軍更是親自率兵上陣殺敵。

戰場上刀光劍影,全軍上下隻有一個信念:就算是死,也要守住上高!

秉承着這樣的信念,國軍部隊奮勇拼殺,與大部隊一起對日軍34師團完成了合圍,重擊了日軍。

在圓滿結束的上高會戰中,國軍共斃傷日軍1.5萬人,日軍師團傷亡率高達70%以上,在會戰中表現優異的74軍,不僅打出了“抗日鐵軍”的名号,也拿到了屬于他們的榮譽,國民政府第一号武功狀和最高的榮譽“飛虎旗”。

國民黨第一王牌74軍,多次創造戰場奇迹的他們,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1943年11月,74軍參與鄂西會戰,57師的8000将士在常德城内與4萬日軍展開了殊死搏鬥。

57師在後勤不足的情況下,仍然堅守城池16天,殲滅了近萬日軍,常德東門守城戰,一寸山河一寸血,在戰鬥到最後,隻有89虎贲軍活着突出了重圍,這一戰被稱為抗戰奇迹一戰。

将士們的堅持也展現出了中國人的铮铮鐵骨,57師是以再次獲得“飛虎旗”,74軍輝煌依舊在繼續。

國民黨第一王牌74軍,多次創造戰場奇迹的他們,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在1945年,抗日戰争正面戰場的最後一次湘西會戰中,日軍為了占領中美聯合空軍基地芷江機場,聯合了5個師團約10萬人,分三路向湘西進犯。

國軍方面出動第4方面軍和第27集團軍以及第10集團軍嚴陣以待,在湘西大地上與日寇展開大決戰,74軍作為第4集團軍主力,也不負衆望的又一次創下奇迹。

日軍第68師團試圖攻占西南軍事重鎮武岡,但是駐守武岡的卻隻有74軍58師172團的1營500餘人,擁有重坦克部隊的日軍68師團,揚言要在幾個小時内攻下武岡,但是接下來的幾天,他們将被狠狠的打臉。

4月27日,日軍依靠火炮和坦克,在武岡城三面發起進攻,1營将士們提前用糯米和三合土築成防線固若金湯,日軍連續數天的攻擊都沒能靠近武岡城一步。

1營将士在死守七天七夜後撤出,這一戰他們損失了近一半的兵力,除掉了擁有坦克部隊的日軍幾百号人,可以稱之為又一個奇迹。

國民黨第一王牌74軍,多次創造戰場奇迹的他們,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在另一邊的龍潭,74軍51師依舊戰果頗豐,日軍一支王牌116師團派遣109聯隊深入雪峰山腹地,試圖就近直取芷江,等到國軍察覺日軍蹤迹的時候,他們已經離第4集團指揮部隻有不到50公裡了。

51師153團2營不等日軍進攻,奉命奪回鷹形山陣地,他們死守陣地,等到援軍趕來時,堅守在前沿陣地的他們僅剩7人,他們的奮勇抵抗為後續部隊奠定了主動基礎,也把日軍死死拖在了龍潭。

駐守江口的57師也不遜色于兄弟部隊,不僅擋住了日軍116師團主力9000多兵力的猛烈進攻,還斃傷了近6000餘人。

有74軍在前吸引火力,國軍大部隊才完成了對日軍116師團的包圍,最終日軍全線崩潰,隻剩少數逃離。

國民黨第一王牌74軍,多次創造戰場奇迹的他們,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在湘西會戰中,74軍以陣亡2171名勇士,負傷3054人的代價,殲滅12547名日寇,74軍威名至此到達巅峰,也獲得了兩面“飛虎旗”。

而後在1945年被空運南京,接受日本投降,至此駐守南京,但是巅峰之後就是衰敗。

1946年,張靈甫接任74師師長,武器裝備都很完善的他們,在1947年與我軍戰神粟裕大将在華野地區交手,因為孤軍深入,他們被圍困在孟良崮地區,堅守四天後彈盡糧絕,曾經在抗日戰場上大殺四方的王牌軍隊,就此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