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耀武被特赦後,周總理幫他聯系家人,妻子卻在國外提出離婚

這一天午後,一個穿着簡單的中年女性,拿着一個大信封站在一位五十多歲的老人面前,神色尴尬,欲言又止。那位老人正用奇怪而恐懼的眼神看着她,似乎在等待着什麼事情的發生。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老人的眼神變得愈加黯淡,希望之光一點點消失。他突然一把搶過信封,取出了裡邊的東西。當看到上面的四個大字的時候,老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站在那裡放聲大哭。

這位老人,就是已經被特赦,走出功德林戰犯管理所的國民黨大将王耀武。這位鐵骨铮铮的漢子當年面對10萬侵略者眼睛都沒有眨一下,而今是什麼消息讓他痛哭失聲呢?原來他現在收到的,是妻子托女兒送來的離婚協定書。

王耀武被特赦後,周總理幫他聯系家人,妻子卻在國外提出離婚

王耀武是山東泰安人,普通農民出身。他的父親早逝,母親獨自拉扯他長大,還供他上私塾,吃了不少苦。19歲時,他去天津讨生活,幹過雜工,幹過售貨員。1924年,他報考黃埔軍校,在同年11月被錄取。在學校時,他勤奮學習,嚴守校規,受到了校上司的青睐。後來投身東征和第二次北伐,和陳炯明和張宗昌的部隊都交過手,立下了不少戰功,也是以成了團長。土地戰争時期,王耀武多次與紅軍作戰,擊敗過方志敏,俘獲過紅二十一師師長胡天陶。戰後,王耀武升任第五十一師師長。

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王耀武進入了人生最輝煌的時期。淞滬會戰之後,王耀武的五十一師和五十八師合編為74軍,成為了當時國民黨部隊戰鬥力最強的軍隊,數次和敵人的主力部隊正面較量,不落下風:1938年5月,王耀武參加蘭封戰役,重創以強悍著稱的日軍第二師團;萬家嶺戰役,王耀武與日軍激戰十餘天,獨自取得了斃傷敵人4000人的戰果;上高會戰,王耀武指揮部隊克複高安鎮,斃傷敵人數千人,擊斃日軍第三十四師團少将指揮官岩永;1943年,王耀武參加常德會戰,在餘程萬遺憾撤退之後收複常德城,随即升任第二十四集團軍司令;雪峰山戰役,王耀武面對日軍10萬大軍的進攻,鎮定自若,沉着指揮,在兩個月之内擊退敵人多次進攻,并且在戰役後期轉入進攻,殲敵近3萬人,戰利品總重量二十多噸。也因為這一戰,王耀武在剛剛40歲時就成為了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而他手下的74軍,也成為了國民黨最負盛名的部隊,号稱“禦林軍”。

王耀武被特赦後,周總理幫他聯系家人,妻子卻在國外提出離婚

王耀武在抗戰時期,殲敵總人數大約在十餘萬。對比國民黨軍隊正面戰場54萬的殲敵總人數,可見他的戰績是何等輝煌。而且王耀武手下的不管是在五十一師還是七十四軍,都是敢打敢拼的強悍部隊,即使僅剩幾個人仍然會死戰不退。這些人在那個歲月中用自己的血肉捍衛了民族的統一和自由,可歌可泣。而王耀武抗日名将的稱号也是實至名歸。

抗戰勝利後,王耀武本想隐退,可蔣介石不允許。此時他正在計劃打内戰,需要一個像王耀武一樣的大将。于是在百般勸說下,王耀武隻能走馬上任,當起了國民黨第二綏靖區司令員兼行政長,負責山東全省軍政事務。不過,蔣介石對王耀武并不十分信任,在派遣部隊時多方掣肘,除了整編74師之外,王耀武原來的老部隊或者沒調過來,或者不歸他調遣,這讓這位沙場大将十分窩心,也讓他感覺到蔣介石在未來很可能會失敗。加上他本就對内戰沒有興趣,于是在指揮作戰時很不上心。

王耀武被特赦後,周總理幫他聯系家人,妻子卻在國外提出離婚

随着戰局的發展,山東形勢急轉直下。随着整編第74師的覆滅,王耀武心灰意冷,在濟南城得過且過。此時他已經看到了蔣介石必然失敗的結局,于是開始頻繁地向共産黨示好。不但沒有破壞濟南城中的設施,還釋放了被關押的進步人士和地下黨。但是最終王耀武沒能踏出起義這一步,随着濟南戰役解放軍的勝利,王耀武被俘虜,後來被關進了功德林戰犯管理所。

王耀武在戰犯管理所中,表現十分積極。他原本就對蔣介石國民黨有意見,不起義已經對得起他們,此時根本沒有必要為他們“守節”,是以能夠輕裝上陣,一門心思地接受新思想的改造。由于表現突出,他還當上了學習委員。1959年新中國第一次特赦,已經洗心革面的王耀武走出了功德林。

王耀武被特赦後,周總理幫他聯系家人,妻子卻在國外提出離婚

雖然恢複了自由,但是王耀武的家人已經在新中國建立之前被他安排去了香港,此後沒有什麼書信往來。從功德林出來後,王耀武曾經拜托周總理去尋找自己的家人。于是不久,王耀武就得到了女兒要來的消息,興奮異常。不過他萬萬想不到,女兒帶來的除了親情和關懷,還有結發妻子的離婚協定。

王耀武和妻子鄭宜蘭,是著名的恩愛夫妻。當初鄭宜蘭是大家閨秀,而王耀武還名不見經傳。不過愛情的力量,讓鄭宜蘭沖破了一切枷鎖,勇敢地選擇了和王耀武在一起。在那段戰争的歲月中,王耀武最懷念的就是妻子親手包的餃子。

内戰期間,王耀武看清了形勢,卻又不甘心起義,于是就給妻兒安排了後路。他讓人帶着妻子去上海,并且叮囑說:“如果有一天我出了什麼事兒,你就帶着孩子們去香港。記住,是去香港,千萬不要去台灣。到了香港之後,也要萬事小心,一定要記住别告訴别人你是哪裡來的。”

王耀武被特赦後,周總理幫他聯系家人,妻子卻在國外提出離婚

後來事情的發展果然如王耀武所料,國民黨在中國大陸一敗塗地。鄭宜蘭也在王耀武副官王相賓的協助下去了香港,一度生活十分艱難。直到後來王耀武的長子有了工作,一家人的生活才算有所依托。

1959年,幾乎與王耀武被特赦的同時,他的兒子已經在美國開始了新的生活。于是,在鄭宜蘭面前就出現了兩條人生路:或者去大陸和王耀武團聚,或者去美國和兒子定居。以當時的中美關系,不管她選擇哪一條路,都意味着對另一個親人的永遠别離。

當然,還有兩個選項。一個是讓兒女放棄在美國的一切,回到祖國。但是如今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生活,建立了社會關系,說放棄就放棄有些魯莽。另一個是讓王耀武去美國,但是他因為積極改造,已經在蔣介石那裡挂了名,去美國可能會面臨着生命危險。

王耀武被特赦後,周總理幫他聯系家人,妻子卻在國外提出離婚

萬般無奈下鄭宜蘭選擇了和兒女一起定居美國。這十年來母子連心,早就已經割舍不開。而王耀武已經離别十年,即使離婚,也不過就是讓這一離别接着延續,接受起來比較容易。于是在女兒去看望王耀武的前夜,鄭宜蘭垂淚簽下了離婚協定書。

不過,突如其來的消息仍然讓王耀武始料未及。這個抗戰英雄,被妻子的離婚協定擊倒了,躺在床上十幾天起不來。女兒待他稍稍平靜之後,說出了母親的心聲:“媽媽和我們已經一起生活那麼長時間了,早習慣了。但如果她去了美國,就不能經常回來了,那誰來照顧您呢?媽媽實際上是放心不下您的,她是想空出位置,讓您在國内再找一個能照顧您生活的……”聽着妻子的心聲,王耀武再次淚流滿面。

後來,王耀武則按照妻子的臨别囑托,娶了一位叫吳伯倫的老師。兩人共同生活将近十年,直到王耀武1968年去世。而鄭宜蘭在美國一直和兒女一起生活,沒有再尋找另一段感情,直到1981年因為胃潰瘍去世。兩人雖然有半生的時間未能相聚,但是内心的牽挂一直都在對方身上。鄭宜蘭這種為了愛而放棄的精神,足以讓人感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