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被2枚炸彈1枚啞彈終結皇帝夢,卻為此感到自豪,這是為何?
張勳複辟是一個鬧劇,讓溥儀耽擱了短短的十二天皇帝,據溥儀自己說,自己經曆了中國曆史上的第一次空襲,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這一天,小皇帝連發9道上谕,這些上谕都是事先拟好的,其中授張勳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馮國璋為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同時還發表由康有為起草、張勳領銜署名的複辟通電,這天起改用宣統年号,民國6年7月1日便成了宣統9年5月13日,這天早晨警察們強令城裡百姓各戶都懸挂龍旗,居民們沒法子,隻能拿紙做的旗子應付,已經好多年沒出現的清朝袍子一下成了時裝滿大街,春風得意的晃來晃去。
那些天北京前門外三種鋪子大發橫财,一種是成衣鋪,趕制龍旗販賣;一種是估衣鋪,清朝褂子了剛封了官的遺老們争相購買的暢銷貨,另一種是做戲裝道具的,紛紛有人去要求用馬尾給他們做假發辮,小皇帝和前清遺老們歡欣鼓舞的日子,其實不過是大清王朝的回光返照。
封建王朝已成腐肉,為廣大群眾所不齒,湖南,湖北,浙江,江西,四川等省通電一緻,反對複辟,黎元洪總統于7月2日抱着總統印章避居日本公使館,讓馮國璋代行總統,重新任命段祺瑞為國務總理,第2天段祺瑞在天津附近馬場誓師,以再造民國的英雄姿态自認讨逆軍總司令,通電全國反對複辟,并以曹锟為西路軍司令,段芝貴為東路軍司令,于五日發兵向北京進攻。
段祺瑞出動飛機大炮攻打盤踞京城的張勳辮子軍。飛機,這一當時中國最先進的戰鬥兵器,甚至飛臨複辟中心皇宮上空投擲了三枚尺把長的炸彈,結果一枚落在隆宗門,炸傷兩名轎夫,一枚落在禦花園的水池裡,将池子一角炸飛,另一枚落在西長街隆福門的瓦檐上,沒炸,卻把正在那裡聚賭的太監們吓個半死,又是飛機轟鳴又是炸彈爆炸,從未見過這種場面的紫禁城頓時顫抖起來,宣統帝篩糠般打顫,師傅們面無人色,太妃們吓得鑽到桌子底下,溥儀說:打這以後,磕頭都不來了,上谕都沒有了,大多數議政大臣沒了影子,分分東躲西藏,最後隻剩下王世貞和陳寶琛。
複辟王朝很脆弱,這兩枚炸彈和一枚啞彈就炸得魂飛魄散,溥儀肯定的說:這是中國曆史上第1次空襲,是中國内戰史上第1次使用空軍,語氣中似乎帶着一絲自豪。張勳的辮子軍很快戰敗,北京城裡扔了一地的辮子,據說是張勳的辮子兵逃命時剪下來扔掉的。
12日,讨逆軍開進北京,張勳托着灰白的辮子躲進荷蘭公使館,垂頭喪氣的帝師陳寶琛和醇親王載沣帶着退位诏書來到小皇帝面前,小皇帝看了诏書抵不住傷心,害怕的雙重襲擊,不禁放聲痛哭。張勳複辟,昙花一現,溥儀連頭帶尾隻當了12天徒有虛名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