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4歲便成孤兒,被人販賣了4次,85歲死在牛棚,一生悲苦無名無分

觀看民國曆史,其實不難發現,女子在婚姻中的地位并無平等可言,即便是一個明媒正娶的太太,想要得到丈夫的尊重也絕非易事,今天要說的主人公,她4歲便父母雙亡,成了孤兒,還被人販子轉賣了4次,在做了丫環後,連小妾的名分也沒有,卻憑借自己的一套處世哲學,從不逾越規矩,後深受大家族的器重,家中的事物,事無巨細都由她一人掌管,這個人就是梁啟超的二夫人王桂荃。

她4歲便成孤兒,被人販賣了4次,85歲死在牛棚,一生悲苦無名無分

王桂荃是四川廣元人,她的童年生活相當悲慘,當時家中隻有幾畝薄田,全靠父親的辛勤耕作,一家人才能勉強度日,而母親在王桂荃很小的時候便去世了,父親再娶了一個繼母,繼母相信了算命先生的胡言亂語,說王桂荃命硬克父母,于是經常虐待她。

4歲那年,父親不幸暴病身亡,無依無靠的王桂荃被人販子買去,幾年的時間中被轉賣了4次,最後被賣到了李惠仙的娘家,光緒十二年,李惠仙回家探親,見王桂荃聰明伶俐手腳勤快,于是就帶她到梁家做了丫環。

她4歲便成孤兒,被人販賣了4次,85歲死在牛棚,一生悲苦無名無分

當時風華正茂的梁啟超嫌她王來喜這個名字太惡俗,是以給她随口改為了王桂荃,沒想到,這個名字和梁啟超陪伴了一生的歲月,在王桂荃心裡,梁啟超溫和儒雅又才華橫溢,她十分崇拜他,1903年,王桂荃成了梁啟超的側室。

當初梁啟超和譚嗣同一起創辦了一夫一妻世界會,他不能食言,是以他連小妾的名分都給不了王桂荃,可王桂荃依舊是無怨無悔,在為梁啟超生下六個孩子後,她仍然沒有向梁啟超索取名分。

她4歲便成孤兒,被人販賣了4次,85歲死在牛棚,一生悲苦無名無分

對王桂荃,梁啟超做不到對結發妻子李惠仙那般恩愛有加,但起碼是尊重她的,他曾對長女梁思順說:"她是我們家庭極重要的人物,她能伺候我,分你們許多責任,你不妨常常寫信給她,令她歡喜。"有一年李惠仙生的孩子染上了白喉,王桂荃守護在醫院裡,衣不解帶,孩子最後也轉危為安,可她自己的親生女兒卻也因白喉在生死線上掙紮,她分身乏術,女兒因護理不周不幸夭折,王桂荃很是傷心,卻隻能偷偷的躲在衛生間裡邊哭邊洗衣服。

1929年1月19日,梁啟超于北京協和醫院病逝,王桂荃陪伴着他走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當時她看着遺物,仿佛沒有了魂魄一般,梁啟超雖然一生都在著述講學,名滿天下,可死後卻沒有積蓄錢财,他還留給王桂荃一大家子負擔和九個尚且年幼的孩子,其中最小的思禮才不滿五歲。

她4歲便成孤兒,被人販賣了4次,85歲死在牛棚,一生悲苦無名無分

在家庭極其艱辛的時候,王桂荃從柴米油鹽醬醋到縫新補爛洗洗換換,她堅強獨立的性格一直影響着子女們,9個兒女的印象中,母親似乎沒有發愁的時候,總是以一副樂觀的态度迎接生活的考驗和磨難。

因為王桂荃的堅忍和勤奮,她的子女們成年後大多成了才俊,其中梁思成還成為了中國科學院地院士,1941年,王桂荃變賣了家産,還向朋友借了錢,為兒子梁思禮湊齊了400美元送他出國,梁思達則去了雲南,梁思甯參加了新四軍。

她4歲便成孤兒,被人販賣了4次,85歲死在牛棚,一生悲苦無名無分

子女們一個個離家,導緻家裡空空落落,隻剩下王桂荃孤零零地身影,家中也沒有了往日的喧鬧和溫馨的氛圍,但萬幸的是,王桂荃沒有辜負丈夫的囑托,孩子們都成長為優秀的人才,可沒想到王桂荃到了風燭殘年的時候,卻住在鄉下一間破舊的牛棚裡,悲苦的走完了85年的人生。

好心的鄉親們偷偷拿了一張破草席把她埋在了山坡上,等王桂荃的子女們都找來的時候,隻能看着鄉親們指着的方向,在那雜草叢生的荒墳前痛苦,子女們不顧梁啟超的忌諱,都稱呼王桂荃為媽,他們内心都認可了這個母親,兒女們在北京香山梁啟超和李惠仙的合葬墓旁,為王桂荃立了一個卧碑,碑後有一棵白皮松,碑上便刻着她的名字,王桂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