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貶低他、貶低他、拼命貶低他...

2022開年大戲,最好哭的當屬《人世間》了,由于劇情過于真實,用網友的話說“哭麻了”。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貶低他、貶低他、拼命貶低他...

尤其是周父和老三周秉昆的父子吵架名場面,引發了無數觀衆的強烈共鳴。

劇中人物周秉昆被父親拿來和考進北大的哥哥姐姐對比,一個30多歲的大老爺們在被窩裡哭得像個孩子。

他跟他爸說你什麼難聽你說什麼,哪兒疼你就摳哪兒,都是爹媽養的就我沒出息。他爸就說了一句話,你就說這是不是事實?

周秉昆聲嘶力竭,含着淚水質問兩遍:事實就該說嗎?事實就該說嗎?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貶低他、貶低他、拼命貶低他...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貶低他、貶低他、拼命貶低他...

為什麼這兩句台詞會讓我們有這麼大的共鳴?

因為他像極了承擔家裡的所有,卻渴望得到父母肯定的你我他。

我們有多少人這輩子的心願就是讓我爹我媽滿意我,我們終其一生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

我們的自卑,我們的無奈,我們的比上不足比下沒有的心情,我們的微不足道,都會在親人的陳述的事實面前被擊落的七零八碎。

得到父母的認可,是每個孩子内心的渴求。

越是從小沒有感受到重視與愛的孩子,這種渴求越強烈,在長期努力依然求而不得時,會成為内心的一道暗傷,時不時隐隐作痛。

哪怕已結婚生子,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貶低他、貶低他、拼命貶低他...

哪怕已年近花甲,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貶低他、貶低他、拼命貶低他...

哪怕已名滿天下,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貶低他、貶低他、拼命貶低他...

01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

就是貶低他

1968年,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對美國一所鄉村國小18個班孩子進行過一場實驗。

他們先是煞有其事地對孩子們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但并沒有真的計算分數和結果。

而是随機挑選了一些學生,告訴校方這些孩子更有發展潛力,并叮囑他們保密。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貶低他、貶低他、拼命貶低他...

8個月後,經過測試發現,之前被随機判斷為有潛力的學生,表現的性格更外向、更自信,求知欲也更強。

這個後來被羅森塔爾命名為“權威性謊言”,他對校方來說是權威,而校方對學生來說是權威。

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們的第一個權威。

節目《不好說特想聽》裡,有個叫唐向未的創業人,從小開始,媽媽就喜歡打擊他,老覺得他不好,覺得他特别差。

得知孩子想創業,他的媽媽表現得難以置信,笃定他沒有什麼本事,無法在社會上幹出點什麼事情來。

唐向未一直想向媽媽證明自己,可得到的還是滿口的挖苦和諷刺。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貶低他、貶低他、拼命貶低他...

這個男孩舉手投足間的挫敗感,真讓人看了心酸。

在媽媽面前,不管他表現得多成熟穩重,隻要聽到一句否定,他的自卑和脆弱就顯露無疑。

演員李成儒的兒子李大海,長時間被父親“看不起”,被辱罵“狗屁不是”。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貶低他、貶低他、拼命貶低他...

為了讨父親歡心,他總是小心謹慎,不敢輕易忤逆。

為了得到父親一句贊賞,他什麼都嘗試,唱歌、編劇、導演、斯諾克。

但是即便拼盡全力,換來的仍是父親對他“專業不精”的質疑。

如今,中年的李大海仍等着父親一句簡單的認可和誇獎。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貶低他、貶低他、拼命貶低他...

不管是唐向未,還是李大海,一路成長走來,心中最大的期盼不過是父母對他們的努力和付出點一點頭。

有人說,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不停地貶低他。父母的嘲諷和打擊,會一點點瓦解孩子對自己的信心。

剩下的,是一生都難以彌補的自卑感和不安感。

02

不被認可的孩子

其實更期待父母的認可

心理學家威廉·傑姆士說:“人性深層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欣賞和贊美。”

很早之前,“郭麒麟抱着郭德綱哭了”的話題登上了微網誌熱搜。

事情的經過是郭麒麟參演的話劇《牛天賜》謝幕時,父親郭德綱突然出現在舞台上,對郭麒麟說:“演得不錯,比我強。”

聽到這句話,郭麒麟瞬間沖上去抱住父親,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貶低他、貶低他、拼命貶低他...

看着郭麒麟在郭德綱懷裡哭泣的樣子,莫名地感同身受。

其實,我們都是那個渴望被父母認可的孩子,父母的一句贊揚,就能夠讓我們激動不已。

從小郭麒麟就受到了郭德綱的嚴厲教育。

曾在短視訊上看到郭德綱談教育郭麒麟說:“我在家把他罵夠了,他出去就不怕别人罵了”。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貶低他、貶低他、拼命貶低他...

就像郭德綱說的: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可一句“罵夠了”, 讓我們相信郭麒麟肯定受了很多委屈。

話劇謝幕時的擁抱和眼淚,足以證明着他多麼迫切地希望得到父親的認可。

有多少的不認可,就希望得到多少的認可,甚至是有過之無不及。

前幾年,演員苗圃參加的《跨界歌王》雖然首輪就被淘汰了,但她表示最大的收獲是收到了父親的一條微信。

我爸爸跟我說:“赢的是努力和付出,哈哈”,他關鍵還發了個哈哈,這是讓我最高興的事,我的訴求達到了。”

苗圃事業有成,但多年來,内心裡依然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

父母的一句認同和鼓勵,就能夠讓這個萬千影迷的成年人樂呵幾天。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貶低他、貶低他、拼命貶低他...

歌手陸柯燃在參加《青春有你2》接受采訪時說:“我現在不希望父母能夠認同我,隻希望他們能夠看到我真的在認真做這件事情。”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貶低他、貶低他、拼命貶低他...

不被認可的孩子,為了獲得父母那麼一點認同,一再降低要求,可以不認可我,但先請你看到我的努力,認認真真地看一看。

這些都表明無論孩子多大,都渴望父母的認可。

兒時沒被認可,便把這份渴望壓抑到内心深處,長大後拼命工作,想有一天聽到父母說:“孩子,我們看到了你的努力,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愛你。”

03

父母的認可和鼓勵

是孩子騰飛的翅膀

近代思想家梁啟超在子女教育方面堪稱表率,創造“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佳話。

九個子女的專業選擇不同,都在各自的領域裡頗有建樹。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貶低他、貶低他、拼命貶低他...

女兒梁思莊剛到國外學習時,因選擇專業犯了難。梁啟超建議女兒讀生物學,梁思莊聽從父親的建議。

但是沒學多久,梁思莊就跟哥哥抱怨生物學沒有意思,學不進去。

梁啟超知道後立即寫信給女兒,告訴她:“凡學問最好時因自己性之所在,往往事半功倍。”“不必泥定爹爹的話。”

“你們兄妹各個都能勤學向上,我對于你們的功課絕不責備,卻是因為趕課太過,鬧出病來,倒令我不放心了。”

得到父親的鼓勵後,梁思莊放棄了生物學,選擇了自己興趣所在的圖書館學,如魚得水。

在女兒想換專業時,梁啟超沒有求全責備,更沒有勃然大怒,而是認可女兒的想法,并給予最大的支援,相信他的孩子都是勤學向上的。

阿蘭·波德頓說:“我們的自我感覺和自我認同,完全受制于周圍人對我們的評價。”

孩子發展健康的自我認同感,首先要得到來自父母的認可和鼓勵,這是孩子自信的源泉,更是騰飛的力量。

剛剛過去的冬奧會,谷愛淩“一夜爆紅”,最令人驚豔的,是她媽媽的教育。

作為女生,谷愛淩想要加入被男選手統領的自由式滑雪隊,困難重重。

可媽媽得知她的想法時,沒有打壓或挖苦她,而是肯定她有勇氣挑戰自己。

訓練時,她出了差錯,沒有順利完成。媽媽面帶微笑出現在她眼前,一邊抱住她,一邊為她喝彩:“特别為你感到驕傲 !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貶低他、貶低他、拼命貶低他...

無論谷愛淩表現如何,媽媽總是不忘誇她“棒”,并發自内心肯定她所做的一切。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貶低他、貶低他、拼命貶低他...

谷愛淩媽媽的教育,揭示了“認可孩子”的威力。

正是媽媽言辭裡的關懷和贊賞,行為上的支援和了解,給谷愛淩帶來大大的價值感和幸福感,造就了她這位“全能型天才”。

03

再好的教育

也抵不過會認可孩子的父母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求外界的認可,而父母的認可和鼓勵是孩子一生的财富。那父母該怎麼做呢?

給予孩子多些陪伴

大型家庭教育節目《老師請回答》,曾來了這樣一個家庭。這個家庭中父子的關系冷到冰點。

在爸爸眼中,兒子隻會玩耍,一無是處。在兒子眼中,爸爸很暴躁、不關心他。

原來,這位爸爸在兒子出生的頭3年,一直在國外學習,很少陪伴孩子,也發現不了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知道鼓勵的話從何說起。

老師們給出的建議,就是爸爸多抽出時間陪陪兒子,兒子也給爸爸了解自己的機會。

爸爸刻意抽出時間陪伴兒子,父子倆的關系确實得到了緩和。

爸爸還嘗試發現兒子的長處,并且加以鼓勵,歡聲笑語又重回這個家庭。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貶低他、貶低他、拼命貶低他...

認可可以遲到,但不要缺席

不要讓孩子終其一生,都等不到你的一句稱贊和認可,親子關系也不應該隻有嚴厲和威嚴。

綜藝《人生奇遇記》中有這樣一個片段令人動容,歌手範曉萱說,有一天媽媽突然打電話對她說:

“媽媽想跟你說,你真的很棒。那個時候媽媽沒有支援你,媽媽現在跟你說對不起,不知道這個鼓勵會不會來得晚了一點。”

這幾乎是母親第一次誇她,她拼命壓抑自己激動的心情,冷靜地跟媽媽說:

“媽媽,謝謝你,你給我的肯定永遠不會太晚,這對我很重要。”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貶低他、貶低他、拼命貶低他...

父母的認可與誇贊可以遲到,但不要缺席,對于範曉萱來說,媽媽的那句遲來的“你真的很棒”雖然遲到了很久,但還是帶給了她鼓舞和力量。

請相信自己的孩子

北京冬奧會上,中國小将蘇翊鳴備受關注。

2月15日,他在單闆滑雪男子大跳台決賽中,斬獲金牌,成為該項目冬奧會史上最年輕的金牌獲得者,他也給全國人民奉上了最好的元宵節禮物。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貶低他、貶低他、拼命貶低他...

其實蘇翊鳴除了運動員身份,他還是個演員。

他出演電影《智取威虎山》小栓子一角,憑借精湛的滑雪技巧,為角色增色不少。

後來他又參演了《搖滾小子》《生逢燦爛的日子》《狼殿下》等影視作品,同樣可圈可點,成為備受矚目的童星。

做演員還是職業滑雪運動員,成為蘇翊鳴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

随着北京申請冬奧會成功,為國出征的念頭讓他義無反顧選擇後者。

家裡人都知道相比滑雪,做演員相對更安全,但仍選擇相信并支援他的決定。

文章的開頭我們講過了心理學上的“羅森塔爾效應”,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

這個實驗試用于老師對學生,同樣也适用于父母對孩子。

父母相信孩子能做到,并且加以引導,孩子就能向着父母期待的方向發展。

心理學博士林文采提出過一個“心理營養”的概念:

心理營養來自于重要他人的肯定、贊美、認同。她認為心理營養和生理營養一樣必須,沒有足夠的心理營養,人就不可能健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重要人,來自父母的認可和鼓勵就是最好的心理營養。

願父母都不吝惜這樣的心理營養,讓孩子在認可和鼓勵的滋養下健康長大,成為更好的自己。

▍本篇圖文素材均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