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八路軍的王牌部隊,129師386旅一直是日寇的頭号勁敵,這支傳奇部隊是猛将如雲,比如旅長是陳赓,副旅長是陳再道、參謀長是李聚奎,而政治部主任則是王新亭,以下像團級幹部王近山、謝富治等人就不用多說了。

在這支部隊中,有一人的晉升速度無一人可以媲美,那就是陳赓的搭檔王新亭,連陳赓都稱贊他為當代的諸葛亮,作為新中國的開國上将,王新亭的軍旅生涯有什麼傳奇事迹呢?咱們一起來好好了解一下。
1908年王新亭出生于湖北孝感的王家崗村,小時候的王新亭讀過幾年私塾,後來家道中落,他12歲時就在一家典當行做起了學徒和店員,一幹就是好幾年,因為典當行的照明條件不是很好,在長時間昏暗的光線下記賬,讓王新亭年紀輕輕就得了高度近視。
18歲那年,王新亭接觸了勞工運動,在進步思想的影響下,1930年,一副書生氣質的王新亭加入了紅軍,成為了一名幹部文書,因為表現出色,他從教習一路往上升,第二年進紅四軍時,他已經是第10軍30團的政治部主任了。
作為一個有文化,又會打仗的幹部,王新亭在紅軍中當堪當大任,1933年,他和陳赓組成搭檔,随紅四軍一路參加了川陝蘇區的反三路圍攻,這時的他已經是第9軍的政治部主任了,此時距離他入伍,才不過是過去了三年而已。
大家想象一下,許世友将軍當上軍級幹部用了6年,林彪也用了4年,而王新亭隻用了三年就當上了軍部的政治部主任,這确實是很了不起,不過王新亭并未是以驕傲自滿,相反,他一直在低調的做事。
在這裡筆者就聊一聊陳赓和王新亭這對搭檔在長征中的趣事,據說在長征時,王新亭不小心打碎了眼睛,高度近視有大家都知道,沒了眼鏡,跟失明沒什麼差別,是以王新明隻能拿一根盲公竹探路,這一幕常被陳赓打趣,笑他:瞎子,小心點路,前面可要下坡了。
陳赓也半斤八兩,因為在長征中傷過腿,他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王新亭見了也開玩笑,好你個瘸子,路不平,可别崴了腳。
生活中日常拌嘴,可在工作上,二人卻是一對十分默契的好搭檔,陳赓常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便是,王新亭就是我的諸葛亮,沒有他,也打不了這麼多勝仗。
全面抗戰時期,386旅打了不少硬仗,比如著名的長生口、神頭嶺、響堂鋪伏擊戰,三戰三捷,讓日本人氣的是牙癢癢,他們甚至打出了“專打386旅”的口号。
看到影視劇的朋友,想必對神頭嶺一戰有一定的印象,此戰堪稱軍事史上的奇迹,伏擊戰大家都知道,是居高臨下打的,可神頭嶺一戰卻反其道而行之,當時作戰前,不少人都強烈反對打伏擊,隻有陳赓一人在堅持。
會議上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政委王新亭,想聽聽他的意見,結果王新亭也贊同了陳赓的做法,認為此戰很有打的必要,越覺得不可能,越是醞釀了絕佳的戰機,連自己人都認為不可能,日本人肯定上當。
于是作戰方針就這麼定下來了,事實上陳赓和王新亭的決定是完全正确的,當時日軍到達神頭嶺時,壓根就想不到八路軍會打伏擊,他們甚至連偵察兵都沒派,直接把軍車開上了神頭嶺,結果被386旅給一鍋端了。
此次伏擊戰,我方殲敵1500餘人,還繳獲了大量的軍用物資,極大地鼓舞了全體戰士的抗戰鬥志,此戰中王新亭功不可沒。
在之後的戰鬥中,王新亭與陳再道、楊得志聯手,為我黨建立了一大片革命根據地,1942年,王新亭又率領部隊在中條山開辟了新的根據地。
解放戰争時期,王新亭率部活捉了國軍第19軍軍長史澤波,1947年3月,曆經十天激戰,奪下了多座縣城,10月雖然圍攻運城失利,王新亭卻沒有灰心,反而吸取了教訓,此後他采用多路突擊戰術和坑道爆破,一舉攻下了運城,殲敵一萬三千餘人。
一年後的臨汾戰役,王新亭故伎重施,拿下了臨汾,此後像太原戰役和晉中戰役,王新亭都有參與,部隊也是戰績頗豐,1949年,王新亭出任第18兵團的第一副司令兼政治委員。
新中國成立以後,王新亭一直在西南參與肅清土匪和國民黨殘餘勢力的工作,還曾協助解放西藏,直到1955年,他被授予了上将軍銜和一級獨立自由勳章。
結語
王新亭一生可以說是身經百戰,他為國家和人民奮鬥了一生,在生活中也從不搞特殊,1984年12月,老将軍去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享年76歲。
如今和平來之不易,這是先輩用鮮血換來的,吾輩當自強不息,時刻銘記曆史,向老一輩革命家緻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