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前有日軍後有中央軍,身為地方長官,他渴望和平,無奈日本鐵了心

1937年,趁着中國各路軍閥内耗之際,日軍在北平地區挑起了事端,日本人的侵略野心越來越明顯。盧溝橋事變發生時,第29軍軍長宋哲元正在山東樂陵為先祖父、父親修築墳墓。他聞訊對手下說:“如果真打起仗來,我們這個軍毫不含糊。日本有飛機、坦克,我們有大刀、手榴彈,在喜峰口等地是較量過的。兩軍殺到一塊,飛機、坦克不如大刀頂用。今後局勢不論怎麼變化,我宋哲元絕不當漢奸,絕不賣國。”

前有日軍後有中央軍,身為地方長官,他渴望和平,無奈日本鐵了心

7月11日,宋哲元從樂陵抵達天津。此時,身在南京的蔣介石希望宋哲元立即到保定坐鎮,指揮抵抗日軍。他同時向北平、樂陵發了内容相同的電報,告訴宋哲元是中日雙方部隊的調動情況。

在兩國交兵之際,宋哲元尚未意識到“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大舉進攻中國的開端,他最大的擔心是怕中央軍北上,以抗日為名,漸次奪取他在平津的地盤。是以,他希望通過談判,以有限的讓步同日方妥協,保住來之不易的軍隊和地盤。

前有日軍後有中央軍,身為地方長官,他渴望和平,無奈日本鐵了心

12日,宋哲元發表對時局的談話,聲稱此次盧溝橋發生事件,實為東亞之不幸,局部沖突,如能随時解決,尚為不幸中之大幸。東亞兩大民族,應從順序上解決,不應自找苦惱。愛好和平的他希望中日雙方以東亞大局為重。

這時,秦德純已獲得日方大舉增兵的可靠情報,何應欽也電話告訴宋哲元,日本已頒布全國動員令,盧溝橋事變後,華北地區日趨嚴重,天津市遍布日軍,他已身處險境,請即刻秘密赴保定,坐鎮主持對日作戰。

第29軍副參謀長張克俠對宋哲元說,現在已到民族存亡關頭,不戰将成為千古的民族罪人,戰而不勝雖敗猶榮。現按敵我形勢,我占優勢,可以在敵人增援前抓住戰機擊敗敵人。宋哲元點頭同意,并讓張克俠制訂了一個以攻為守的作戰計劃。

前有日軍後有中央軍,身為地方長官,他渴望和平,無奈日本鐵了心

張克俠當即制訂了一個以攻為守的作戰計劃,将第29軍兵力編成幾個集團,分天津、北平、察哈爾三個戰區,以保定地區作為總預備隊的集結地區。首先消滅區内分散部署的日本華北駐屯軍,然後全力向山海關前進,以優勢兵力一舉消滅在華北的約兩萬日軍。 但正當張克俠将作戰計劃交給宋哲元時,宋哲元上了日方的當,認為能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并親自與天津的日本華北駐屯軍香月清同中将談判。他後來對人聲稱,和香月見面,談得很好,和平解決已無問題。

前有日軍後有中央軍,身為地方長官,他渴望和平,無奈日本鐵了心

宋哲元回到北平後對外表示自己的和平立場,并期望中日雙方早日解決盧溝橋事變。但現實很快打破了他的幻想,日本已經鐵了心要占領全中國。7月15日,日軍制定了作戰計劃,并在20日開始調兵備戰,侵略者正式撕下了和平的僞裝,開始向華北大舉進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