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州這所大學的校友,正在承包全國的新能源造車

廣州這所大學的校友,正在承包全國的新能源造車

新能源造車哪家強?中國南方找華工!

繼承包中國家電行業之後,這所大學的校友,正在承包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

華工指的是華南理工大學,位于廣東省廣州市,由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A類)、“211工程”、“985工程”。

在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華南理工大學早已名聲大噪,但到底有多牛,很多人最近才意識到。

上個月(11月8日),新華社《瞭望》新聞周刊發表專題文章——《新能源汽車企業家“華工造”的啟示》,文中引述華工校友、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晖的話,

“華南理工大學幾乎成為新能源汽車界的“黃埔軍校”,校友差不多占據了新能源汽車企業負責人的半壁江山。”

哦豁,知道你牛,沒想到你這麼牛!

1

華工出身的新能源大佬們

帶着好奇心,我整理了一下華工出身的、新能源汽車大佬名單。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廣州這所大學的校友,正在承包全國的新能源造車

從核心零部件到整車制造,“華工系”企業家已經廣泛而深刻地影響着新能源汽車領域。

廣州這所大學的校友,正在承包全國的新能源造車

其中,甯德時代是全球動力電池龍頭。主營的動力電池裝機量連續三年保持全球第一,公司技術、供應鍊管理和行業地位優勢巨大。車企客戶包含了上汽、廣汽、一汽、蔚來、小鵬、威馬等。

2019年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車型有效目錄顯示,由甯德時代配套動力電池的車型達1900餘款,是配套車型最多的動力電池廠商。

億緯锂能,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五的高能锂一次電池供應商,是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和國際先進技術水準的新型锂電能源領先企業。客戶集中在新能源專用車領域。

可以說,全國大部分新能源汽車背後都有華工校友的功勞。

每一位新能源車主,即使開的車不是華工校友生産的,但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很可能是華工校友研發的。

難怪小鵬汽車的創始人何小鵬開玩笑說:

“如果你是華南理工大學畢業的學生,你想要造車的話,隻要你在校友群裡面吱一聲,學長們就已經幫你把供應鍊給搞定了。”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華工培育了甯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等五位掌舵千億市值的上市公司大佬。

最牛的一位,我認為是曾毓群,他也是新鮮出爐的全國第三大富豪。

在福布斯2021中國内地富豪榜中,曾毓群位列榜單第三位,僅次于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位元組跳動創始人張一鳴。

過去一年,搭乘着雙碳目标的春風,甯德時代成為A股市場最受關注的上市公司之一,總市值突破萬億元,上漲勢頭之兇猛,人送外号“電池茅”。

最牛的一天,11月22日,市值單日上漲1000億元,以1.58萬億的總市值成為僅次于貴州茅台的、中國A股市值第二大上市公司,連帶着持股25%的曾毓群也身價大漲。

根據福布斯實時資料,11月22日,曾毓群個人身家達612億美元,成為中國富豪榜第二名、中國香港富豪榜第一名、全球富豪榜第22名。

還有一位華工校友,也是全國知名的新能源大佬。

何小鵬執掌的小鵬汽車,是國内造車新勢力中,車型種類最多,價格覆寫最廣的品牌,銷量屢創新高。

根據中國汽車協會資料,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36.7萬輛,小鵬汽車銷量位列第十,占據全國1.98%的市場佔有率

廣州這所大學的校友,正在承包全國的新能源造車

截止2021年11月底,小鵬汽車今年累計傳遞整車8.2萬輛,是國内造車新勢力中最多的。

2

華工校友造車為啥這麼牛?

華工校友做新能源汽車做到這麼牛,為什麼?

新華社為此采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大學校長高松。

高松說,秘訣之一在于提早布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着力培育新能源汽車領域急需的複合型、交叉學科人才,為行業提供人力資源支撐。

華南理工大學是全國最早開設汽車專業的高校之一,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展了汽車電動技術的研發和教學,出版了自編教材《電動汽車學》。可以說在珠三角很早就形成了電動汽車研發、生産和推廣的生态。”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向東說。

華工還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近年來,華工大力組建多學科交叉的學生科創團隊,依托高水準實驗室和訓練基地,通過競教結合、項目驅動的方式,培養學生從事汽車研發、制造、管理及團隊合作的綜合能力。

高松認為,秘訣之二是,學校還十分注重産學合作。比如,車輛工程等專業推行“五位一體”校企協同人才培養模式,廣汽集團、東風日産、億緯锂能、藍微新源等企業深度參與汽車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全過程。

秘訣之三,“+智能”培養模式。高松認為,由于具備了标準化、流程化特點,新能源汽車行業已成為人工智能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的重點行業之一,未來的汽車是新能源的,同時肯定也是更加智能的。

華工在培養引領未來的新能源汽車人才過程中,不僅繼續加強新材料、新能源、自動化、車輛工程等優勢學科的學習和實踐,還更加重視人工智能通識教育,通過實施‘+智能’培養模式,強化人工智能基本技能培養。”

目前,華工不僅将人工智能納入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内容,還建設了8個人工智能輔修微專業。

3

廣東的斯坦福大學?

回首過去,不難發現華工學子,大多在新能源車等實業領域發光發熱。

寰球汽車集團總編輯、資深汽車媒體人蘇雨農說道:

“記得剛進入大學的時候,第一次開全體新生大會,某位校上司在講話中坦率地說,“華南理工大學是個做實業的地方,珠三角百分之七十的企業負責人和工程師都來自華南理工大學”。

多年以後,再次回想起這段話,内心充滿了驕傲與自豪。确實,華南理工大學就是個做實業的地方,是實業報國的搖籃。”

華工的知名校友很多是做實業。如: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李元元;

世博會中國館總設計師、建築大師何鏡堂;

格力電器公司前董事長朱江洪;

TCL集團董事長兼CEO李東生;

康佳集團前董事局副主席陳偉榮等。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華工2020屆畢業生就業報告,作為華工的新希望,他們将在哪些行業為華工争光呢?

華南理工大學 2020 屆畢業生首次超過萬人規模,達到 10205 人,總體就業率為 97.80%。

最受華工畢業生歡迎的前五大行業是:

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制造業、教育、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合計占比達 65.64%。

大學畢業生簽約機關所在行業,以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制造業和教育為主(合計占比達 49.83%);

碩士研究所學生,以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制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和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為主(合計占比達 61.13%);

博士研究所學生行業流向較為集中,超六成均流向了教育領域,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領域次之。

廣州這所大學的校友,正在承包全國的新能源造車

圖源華南理工大學2020屆畢業生就業品質年度報告

最受華工畢業生歡迎的職業是:

“工程技術人員”,占比為 33.95%;其次為“其他專業技術人員”(11.51%)。

廣州這所大學的校友,正在承包全國的新能源造車

分學曆層次來看,博士研究所學生職業較為集中,從事“科學研究人員”和“教學人員”的合計占比達 83.44%;

大學畢業生和碩士研究所學生職業分類較為多元,都以“工程技術人員“”為主,“其他專業技術人員”次之。

總體來看,還是以實業為主,熱愛生産、制造及技術研發類工作。

說起華工校友的創業故事,還有另一段著名的佳話,那就是一個班級裡走出了“中國彩電三巨頭”

據報道,在1977年恢複聯考之際,華工無線電技術專業50177“超級班”,成為了中國電視行業的傳奇。同一個班級裡,走出了“中國彩電三巨頭”——TCL總裁李東生、創維集團創始人黃宏生、康佳集團前總裁陳偉榮。

可見華南理工這所大學的創業氛圍之濃厚,它與實業界的産學研聯系也做得非常好,期待它能夠成為大灣區的斯坦福大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