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象思維(106)以意逆志

作者:象思維

01

同樣引用 南轅北轍

引用,是思想交流溝通的重要途徑,但并非是一條坦途。由于閱讀了解的差異和引用目的不同,引用呈現複雜的情況。比如相同引用表達不同觀點。《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該詩引用者衆,了解也多元。

《荀子·君子》:天子無妻,告人無匹也。四海之内無客禮,告無适也。足能行,待相者然後進;口能言,待官人然後诏。不視而見,不聽而聰,不言而信,不慮而知,不動而功,告至備也。天子也者,埶至重,形至佚,心至愈,志無所诎,形無所勞,尊無上矣。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此之謂也。

天子沒有妻子!一個足以吸引眼球的懸念,因為沒人可以和他相配。接着從不敢用待客禮迎接天子,要靠左右扶持走路,要靠官吏釋出指令幾方面來說明王權,然後從視、聽、言、慮、動五個方面說明有完備的機制為天子服務,再從天子的權勢、身體、精神諸方面,描繪他的尊貴是無以複加的。

最後引用《詩經》,一言以蔽之,天下所有土地和人都是天子的。荀子《君子》篇是論述治國之道的,開篇即确認絕對王權,以此為前提,再論禮儀法度、君臣關系。所引詩句跟荀子絕對王權的思想是完全一緻的。

象思維(106)以意逆志

率土之濱

《韓非子·忠孝》:詩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信若詩之言也,是舜出則臣其君,入則臣其父,妾其母,妻其主女也。故烈士内不為家,亂世絕嗣;而外矯于君,朽骨爛肉,施于土地,流于川谷,不避蹈水火。使天下進而效之,是天下遍死而願夭也。此皆釋世而不治是也。

韓非用的是歸謬法,先引“詩雲”,然後假設這是正确的,展開推論:舜上朝則把君主當臣子,回家則把父親當臣下,把母親當奴婢,把君主的兩個女兒娶做妻子。一下子讓舜陷于荒唐境地。接着又導出天下一團亂麻,荒唐更甚。然後進一步推論:如果讓天下的人都仿效他們,那麼天下到處死人,并且大家都願意早死。他們都會置社會于不顧而不想把它治理好。這個歸謬法是一面放大鏡,韓非把絕對王權滅絕人性的一面凸現出來了,驚世駭俗。顯然,韓非引用詩句的目的是為了批判它。

《北山》四句詩,荀子贊同,韓非反對。還有第三種态度嗎?

02

不以辭害志

在言語上,普和率加上兩個莫非,這是一種囊括式的不留一絲縫隙的包舉。把張力拉到了極點,特别容易招緻折損。除了韓非子,又出來個鹹丘蒙。他引用了别人的話: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接着描繪了一個場景:舜南面而立當了天子,堯率領諸侯向北面朝拜他,舜的父親瞽瞍也向北面朝拜他。舜見到瞽瞍,神情局促不安。

鹹丘蒙又引孔子曰:于斯時也,天下殆哉,岌岌乎!然後問孟子,這話确實是這樣嗎?孟子首先否定了這不是君子之言,是齊國東郊老百姓的野話。實際情況是堯年事已高讓舜攝政,即代理天子。《堯典》有記載:舜代理了二十八年,堯才去世,百姓如喪考妣服喪三年,民間停止了一切音樂。孔子說天下危險了是因為他認為天無二日,民無二王。舜已經是天子,又率領天下諸侯為堯服喪三年,就是有兩任天子了。

象思維(106)以意逆志

攝影 窦豆

交代了背景以後,《孟子·萬章上》繼續寫道,鹹丘蒙說:舜沒有把堯當作臣,這個我已經弄懂了。詩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而舜既為天子矣,敢問瞽瞍之非臣,如何?兒子舜既然做了天子,請問父親瞽瞍卻不稱臣,這是為什麼?”孟子說,這首詩,不是你所了解的那樣;而是說為王事勤勞不能奉養父母。詩中的意思是說:這些都是大王的事務,隻有我才更辛勞。

接下來孟子關于詩歌的閱讀了解發表了著名的見解: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這是針對《北山》四句詩把話說絕了,解說《詩經》時不能死扣字句。孟子還舉了一個例子,《大雅·雲漢》周餘黎民,靡有孑遺。相信這個話,就等于說周朝連一個後代也沒有了。

03

以意逆志

不能以文字損害語句,不能以語句損害主旨。這是很重要的閱讀原則,而了解總得通過文字語句來進行,孟子提供了解決的辦法:以意逆志。用自己的思考去領會文句進而得到真谛。那麼以意逆志究竟該怎麼做呢?

舜跟父親的關系到底如何處理,涉及“孝”的問題。孟子由此展開讨論。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養之至也。詩曰:“永言孝思,孝思維則。”此之謂也。書曰:“隻載見瞽瞍,夔夔齊栗,瞽瞍亦允若。”是為父不得而子也。

用孝的思想來了解天子跟父親的特殊關系,避免咬文嚼字的精神自我束縛,獲得通透的解釋。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對詩意的精神把握,去推求作者的本意。孟子作出了很好的示範。

象思維(106)以意逆志

攝影 宋彭基

以意逆志,提出了解釋學當中一個重要話題,對後世影響巨大,像陸九淵“六經注我,我注六經”“發明本心”這些觀點和方法,都與孟子有緣。洪漢鼎先生把伽達默爾的《真理與方法》譯成中文,引進了西方的哲學解釋學,啟發良多。然而其中最重要的觀點和方法,幾乎都可以在中國思想史上發現影子,實在是因為中國先聖對于經典的解釋經驗太豐富了。解釋是讀者與文本及其作者的對話活動,因而解釋學是一門實踐性學問。

以子曰詩雲為代表的儒家經典,是援引的主要引用源,像一個取之不盡的寶藏。加上以意逆志的解讀法,使得中國思想演繹不竭。有一個舉世無雙的典型場景,那就是《科舉》。

為您連結

象思維(105)詩雲

象思維(104)子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