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晁錯:被漢景帝當做炮灰的理想主義者

作者:史酒東籬下

漢文帝時期,天下找不到懂得《尚書》的人,最後派人四處打聽才知道伏生還活着。伏生是當世唯一懂得《尚書》的人。伏生就是中央台典籍裡的中國倪大紅扮演的那位老者。

晁錯:被漢景帝當做炮灰的理想主義者

伏生本來是秦朝的博士,秦焚書時,伏生把書藏在牆壁中。經過數年的戰亂後,再找藏書時,隻剩了二十九篇。于是伏生就在濟南老家講學,教授《尚書》。而當漢文帝派人來請時,伏生已經九十多歲了,不能長途行走。朝廷便派晁錯去伏生家裡學習《尚書》。

晁錯去伏生家深造畢業後,運用學到的東西處理事情,漢文帝很喜悅。不僅如此,太子也很看重晁錯,被太子稱為智囊。

當時各個劉氏子孫的諸侯王,普遍行為乖張驕縱,而地方和朝廷又無法徹底解決。晁錯多次上書漢文帝,建議撤銷諸侯,或削弱他們的權利。但漢文帝隻是嘴上稱贊晁錯的方案,卻不實施。然而,太子卻非常贊成晁錯的計策,隻等着時機一到便執行。

這太子便是漢景帝。漢景帝繼位後,晁錯做了内史。漢景帝經常給晁錯開小竈,單獨和他讨論國家大事。晁錯一時間位傾九卿。有一件事可以展現出漢景帝對晁錯的寵幸。

晁錯:被漢景帝當做炮灰的理想主義者

晁錯上班的内史府在太廟的圍牆裡,門朝東開,上班時非常不友善。晁錯便把太廟的圍牆鑿開,向南開了兩個門。丞相申屠嘉知道後大怒,準備告訴漢景帝,嚴懲晁錯。晁錯聞到風聲,連夜去皇宮給漢景帝承認錯誤。

等到第二天丞相上告晁錯時,漢景帝說,那隻是太廟裡一個小矮牆,不是正式的圍牆,不要緊的。丞相一時語塞,不久後丞相竟然怒火攻心,發病而死。晁錯越來越顯貴。

但是晁錯對得起這皇恩浩蕩,他始終沒有忘記諸侯王對劉氏皇位的威脅。他再次向漢景帝上書,建議削弱諸侯王的土地,回收他們管轄的郡縣。晁錯先後修改了三十多向針對諸侯的法令,諸侯們一片嘩然。

晁錯的父親從老家穎川趕到長安對晁錯說,皇上剛繼位不久。你出這種主意,讓人家劉氏兄弟變得生疏,抱怨不斷,這是為何?晁錯回答,不這麼做,皇室宗廟不安穩啊。晁錯父親回答,皇室宗廟安穩了,我們家危險了。随後晁錯父親服毒自盡。晁錯父親死前說,我不忍心看到災禍來襲。

晁錯:被漢景帝當做炮灰的理想主義者

果然,十幾天後,吳楚七國打着清君側的旗号造反了。叛軍既然說是要清君側,那麼想要平息戰争自然是要斬殺亂說話的人。在窦嬰和袁盎的提議下,漢景帝指令晁錯穿着官服,在東市斬殺了他。

晁錯死後,漢景帝問将軍鄧公,晁錯已經死了,諸侯們罷兵了嗎?鄧公說,吳王想造反不是一天兩天了。這次說清君側殺晁錯為名,隻是一個借口而已。晁錯策劃的削弱諸侯的方案是對朝廷有長遠利益的,而如今計劃還沒開始,就被誅殺了。以後沒有忠臣敢說話了。

漢景帝聽罷,沉默了很久才說,你說得對,我好悔恨啊!

而諸侯國勢力越來越大的問題,一直等到漢武帝時期才有效解決,堪稱古代第一陽謀。筆者已在之前的文章中寫過:

https://m.toutiao.com/is/RGXwwGw/?=推恩令:中國古代最高明的陽謀 - 今日頭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