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面涅将軍傳奇系列之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三次彈劾狄青

作者:BoBo的小魚幹

前面講到公元1052年狄青因平定侬智高叛亂,再次受到北宋皇帝宋仁宗的提拔,從樞密副使擢升到樞密使,這是宋朝有史以來第一次由武将擔任這個職位,之前這個位置一直都是由文官擔任,因為宋朝選拔人才的主流方針就是“重文輕武”。為什麼啊?其一宋朝創始人趙匡胤自己就是因為掌有軍權,發動陳橋兵變後,黃袍加身當了皇帝;其二宋朝前面是唐末五代十國,就是因為擁兵自立形成藩鎮割據的大分裂時代,是以趙匡胤當皇帝後,為了避免這種武将亂國的現象再次出現,就定下了“文人治國”的基本國策,是以宋朝官僚上層基本全是由文官出任。

面涅将軍傳奇系列之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三次彈劾狄青

是以當宋仁宗在朝堂上提議要升狄青為樞密使的時候,朝堂下一片反對之聲,但宋仁宗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想法,頂着“違背祖訓”的罵名,一紙诏令封了狄青為樞密使。樞密使是個啥職位啊?樞密使仍是北宋軍事集團的最高掌權人,是掌握天下兵馬的最高統帥,等同于丞相,類似于現在的軍委主席。這相當于狠狠地扇了文官集團一個大耳刮子,一個文盲竟然靠着軍功與他們平起平坐,這觸了他們的逆鱗,成了文官集團的眼中釘。他們豈會善罷甘休?于是,文官集團的各位高知分子們開始粉墨登場,各種花式攻擊和诽謗不斷地往狄青身上砸。

面涅将軍傳奇系列之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三次彈劾狄青

某天,京城發大水,水勢很猛,狄青家被洪水給沖了,暫時不能住了,狄青想了一下,京城的相國寺空房多,夠一家人暫時借住,就沒有多想,帶着家人搬了去。這下文官集團裡輿論開始炸鍋了,文人嘛,飽讀詩書,都是腦洞奇大之人。有人說:狄青不懷好心,去相國寺是為了天天拜佛,求佛保佑他能當皇帝;有人說:狄青野心很大,住在佛祖大殿上,是為了讓更多老百姓來膜拜他,是為了籠絡人心,企圖造反。聽到這些謠言後,吓得狄青帶着家人趕緊收拾包袱回家了。

面涅将軍傳奇系列之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三次彈劾狄青

這個時候的狄青了,身上仿佛刻了一個字,“錯”,他做什麼就錯什麼,不做什麼了,那也有錯。雞蛋挑骨頭,見縫插針的事文人們也很擅長,反正都是“磨嘴巴子”嘛。話說,狄青養了一條狗,這狗很調皮很貪玩,一不小心就把自己摔了,沒摔其它地方就摔到頭了,頭上被砸得腫了兩個大包,好像長了兩個角,這下文人們又開始滿天爆黑料了。狄青的狗開始長角了,這是要變成“龍”的節奏啊!

面涅将軍傳奇系列之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三次彈劾狄青

有一次,狄青在家裡祠堂燒紙祭拜祖先,當時紙錢紙衣等等燒得有點多,火光就比較大,隔壁的人看到了,以為是着火了,就報了官,官府派兵過來一看,原來隻是虛驚一場。可是這事後來經由文人士大夫們一加工,就變成了,狄青家突然紅光滿天,久久不散去,這是要變天的意象啊!!

面涅将軍傳奇系列之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三次彈劾狄青

前面這些雖然都是些邊角小料,并沒有影響到皇帝宋仁宗對狄青的根本信任,但是也經不住越傳越多,越傳越廣啊,畢竟“人言可畏”嘛。公元1056年,狄青已經在樞密使的位置待了近四年了,這三年多以來狄青在軍隊嚴以律己、寬待将兵,士兵們都十分愛戴他;在朝堂狄青低堂做人,踏實做事,可是一幫文人卻無一認可。是以就算是軍功累累,看似位高權重,但狄青這些年也是夾緊尾巴,小心謹慎做人。而長久的流言蜚語,壓得狄青快喘不過氣了,還能堅持是因為他還在堅信,不在乎他出身,一路提拔他、重用他、信任他的皇帝宋仁宗,并沒有受到謠言的影響,這是狄青最後一根稻草。

面涅将軍傳奇系列之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三次彈劾狄青

公元1056年6月京城突發大水,狄青為京城總指揮抗洪救災,某一天他在現場指揮士兵們工作時,身上穿着淡黃色的風衣,恰巧被同在現場的歐陽修看到了,歐陽修立馬上書宋仁宗:發大水是因為違背了祖訓,重用武将,上天懲罰,如果免了狄青的樞密使,就能解除上天的懲罰,是以要求将狄青外放。歐陽修這是第三次上奏彈劾狄青,宋仁宗聽後,雖然有所動搖,但畢竟宋仁宗在曆史上也是一位明君,不是昏庸無能之輩,況且狄青這個樞密使的位置,是他不顧朝堂反對,一意孤行提撥上來的。

面涅将軍傳奇系列之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三次彈劾狄青

是以宋仁宗又召見宰相文彥博,當時文官集團的第一大佬,出身顯貴,皇上對他很信任,宋仁宗對他說:“狄青為我國家立下了那麼大的戰功,為什麼朝堂的人都要排擠他呢?”文彥博自視甚高,在皇帝面前說話也是不留情面的,文彥博回答說:宋太祖也是北周功臣呀,因為有軍權在手,是以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皇帝呀!”大佬就是大佬,一句話把皇帝都噎得啞口無言了,沒法子,宋仁宗隻好下令免了狄青的樞密使職位,明面給升了同平章事,外放陳州知府。

面涅将軍傳奇系列之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三次彈劾狄青

狄青在樞密使的位置憋屈地待了4年,最終還是被那些“節操掉地”的文人士大夫們,給“進階黑”掉了。其實狄青自己也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什麼這幫文官一直針對他?是以在去陳州前,狄前曾跑到文彥博的府上,質問過他:朝廷為什麼對我如此不公平?文彥博冷漠地說道:沒有什麼,隻是朝廷不信任你了。狄青聽後面如死灰。沒有讀過什麼書的狄青,其實并不明白政治背後的那些權力的制衡與傾軋。他到死也不知道其實他沒有錯,做為武将,戍衛邊疆有功、平定叛亂有功、他的成就是他用命拼來的;做為上司,他不貪功,有軍功他都會推給下屬,他寬待士兵,士兵都愛戴他;他不攀權附貴,有人說他是狄仁傑後代,他不敢高攀;他不居功自傲,在那些文官面前,他一直小心謹慎地夾着尾巴做人。可是最後,他們還是懷疑他有二心。他沒明白從古至今,文人黑武人,從來最誅心的就是誣人:據功自傲、擁兵自重、存有不二之心。

面涅将軍傳奇系列之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三次彈劾狄青

明升暗貶後的狄青,到了陳州後,宋仁宗聽了文彥博的建議,每隔段時間就會派使者去看望狄青,每次聽說使者要來陳州,狄青整日擔驚受怕,此時的狄青已經被流言蜚語,傷得心力交瘁,恐懼加憂思,使得狄青身體每況愈下,到陳州第二年(公元1057年)抑郁而終,死時年僅49歲。

面涅将軍傳奇系列之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三次彈劾狄青

南宋嶽飛,北宋狄青,後人常把狄青與嶽飛相提并論,但我卻認為嶽飛比狄青幸運多了,因為秦桧的壞是衆人皆知的,對嶽飛的構陷也是明槍,嶽飛的犧牲也算是一種自我成全,是以成就了後世對他的敬仰;而狄青的悲劇卻是因為時代的錯誤,他的對立面,站的都是被後世所稱頌的文人和大好人宋仁宗皇帝,這些人對狄青的排擠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那麼清楚,是以狄青在有一段時間,因為一些演義小說或者影視劇為了塑造角色和打造劇情,在這些作品中狄青被黑化了。

面涅将軍傳奇系列之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三次彈劾狄青

狄青一代北宋名将,如果他沒有在49歲而死,北宋的國祚是否能存續更長一些時間呢?

面涅将軍傳奇系列之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三次彈劾狄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