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嶽飛網· yuefei.cn
作者:嶽如禮

我的父親叫嶽文有(小名三女兒)生于光緒三十年(1904)李家社一個康姓人家,光緒三十二年(1906)過繼于蒿地足嶽生華為男,先娶太原河西九院村楊姓女為妻,不幸夭折,後娶西峪溝何鳳兒為妻,生三子:如仁、如義、如禮。我的爺爺過世早,父親早早就承擔起養家的重擔,除了種莊稼外,農閑時就挑着貨郎擔去做生意,生活十分簡樸,家計還能過的下去。父親對奶奶十分孝順,從不頂嘴,總是笑嘻嘻的問長問短,奶奶病了,父親親自煎藥喂飯,不離左右,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抗日戰争時期,父親在外參加了共産黨,每日在外不回家,好不容易日本投降了,還鄉團又 來了,我父親被抓入獄,家裡被抄,直到1947年古交解放,父親才回家。解放戰争時期在村裡開會,發展黨員,組織民兵,支援前線,帶領擔架隊到晉中參加解放太原的戰鬥,太原解放後返村當了村幹部,才過上了安定的日子。
父親十分勤勞,早起晚睡,辛勤勞作,就是天陰下雨,也不休息。是莊稼地裡的一把好手,我家的糧食打的多,吃不完,奶奶經常送給貧困的人家吃。但父親從來不亂花錢,十分節儉。唯一肯花錢的就是培養子女上學,把我們都送出去參加了工作,而他仍在老家種地,直到1992年去世,活了89歲。
我的母親叫何風兒,生于1917年,因為是補房,是以比我父親小十三歲。母親兄妹七個,就一個哥哥,姐妹六個,母親是女兒中的老五。據母親講,她十幾歲就嫁到嶽家,生了八個孩子,隻活了我們兄弟三個,一輩子吃了不少苦。母親是個十分開朗的女人,父親當幹部,家裡經常有客人,母親都能給于熱情的招待,大家都很喜歡她,這對父親開展工作十分有利。我父親有倆個姐姐,家境都不太好,父親經常周濟他們,母親從不計較,和倆個姑姑處的象親姐妹一般。對我奶奶照顧的更是體貼入微,村親鄰舍都在誇她是個好媳婦。我兄弟三人的成長與母親的寬厚仁慈是分不開的,我們都很感謝母親的養育之恩。言傳身教給我們作人的規範! 1981年母親勞累過度病倒了,經多方治療無效去世,結束了她65年的生命!
我的父母是天底下最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