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葛洪與黃大仙

作者:飛龍在天598

葛洪是誰?恐怕知之甚少,但提起他的大作《抱樸子》、《金匮要方》、《肘後備急方》則恐早已名聞天下了。葛洪是一個從肥鄉走出的,晉代中國著名思想家、道學家、煉丹家、化學家和醫藥學家。

葛洪與黃大仙

葛洪(公元283年一363年):字稚川,号抱樸子,祖籍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人,出生于趙國肥鄉(今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并跟随出任肥鄉令的父親葛悌在此生活12年。葛洪出身江南士族和道學世家。其祖父葛奚,三國仕吳,曆任禦史中丞、吏部尚書等職;從祖葛玄,是三國著名方士。其父葛悌,吳亡仕晉,曆遷肥鄉令、邵陵太守。

葛洪與黃大仙

根據《肥鄉縣志》記載,現在的肥鄉區是隋朝開皇十年建築。之前應在葛孽城。葛孽城又稱葛鵝城,夫人城。城早己廢棄,遺址在肥多縣城西南十五裡,今天後山村西南方。《戰國策》記載說:“魏王抱葛、薛、陰、成為趙養邑。”《史記》趙氏家“魏分晉,封晉君以端氏。十七年,成侯與魏惠王遇葛孽”。葛孽城既屬肥鄉舊城,葛洪可能就誕生于此地。葛洪幼年随父肥鄉(今河北邯鄲肥鄉區)和邵陵(湖南邵陽)任上;13歲其父病死邵陵,家道中落,輾轉傳回到家鄉句容。

葛洪與黃大仙

葛洪重要年表

298年,16歲始受學于鄭隐。

303年21歲,石冰起兵叛亂,葛洪帶兵平亂,後因功被封伏波将軍。

305年23歲,欲北上中原廣求異書,正值大亂,半道而還。又逢陳敏作亂江東,歸途阻隔,隻好周旋于徐、豫、荊、襄、江、廣數州之間。

306年24歲,應嵇含之邀, 赴廣州任參軍,因嵇含被殺,遂滞留南土。期間,師事南海太守鮑靓,并娶其女鮑姑為妻。

315年33歲歲,司馬睿任丞相,辟葛洪為丞相掾(yuan )。

317年35歲。司馬睿即晉王位,葛洪因舊功受賜爵關内侯。

326年44歲,受司徒王導之召,任補州主簿,後轉為司徒緣。

328年46歲,轉任咨議參軍。

330年48歲率子侄至廣州,為廣州刺史鄧嶽挽留,隐居羅浮山著書煉丹。

343年61歲,将《靈寶經》等傳于弟子葛望、葛世等人。

363年81歲,卒于羅浮山

在羅浮山的32年間,葛洪主要做三件事:采藥治病、煉丹、著書。在山積年,著作不辍。晉363年卒于羅浮山,享年81歲,歸葬江蘇句容。

葛洪與黃大仙

葛洪師從葛玄弟子、東晉大儒和道學家鄭隐,悉得其法。公元312年,葛洪南遊并移居羅浮山,在嶺南結識了一位忘年交,著名道醫學家南海太守鮑靓,并娶鮑靓女兒煉丹家、醫學家鮑姑為妻。葛洪一生著作宏富,學問廣博,主要有《抱樸子》内外篇、《神仙傳》、等60多種。

葛洪與黃大仙

葛洪的煉丹術,對于近代化學,尤其是藥物化學的貢獻,為世界科學界所公認。他的畫像曾經挂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全球著名科學家畫廊中,受到後人的尊敬。以葛洪為代表的中國煉丹術,首先傳入阿拉伯國家,12世紀傳入歐洲,與西方煉金術一起成為西方近代化學的起源。英文chemistry“化學”的本義就是“煉丹術”。英國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編撰的《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煉丹術和化學分卷)稱其為“最偉大的博物學家”,盧嘉錫總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化學卷)對其化學成就有高度評價,其主要成就跨越道學、醫藥學、養生學、化學和思想文化等領域。

葛洪著作分類:

哲學方面:

《抱樸子》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二卷;《老子道德經序訣》二卷:《抱樸子别旨》;《修撰莊子》十七卷;《老子戒經》一卷。醫學養生學:《金匮藥方》一百卷;《肘後備急方》八卷:《神仙服食藥方》十卷;《服食方》四卷;《太清神仙服食經》五卷;《抱樸子服食方》四卷;

《玉函煎方》五卷;《黑發酒方》一卷;《抱樸子養生論》;《胎息要訣》一卷;《胎息術》一卷;《胎息精微論》三卷;《修真胎息歌》卷;《胎息元妙》一卷;《序房内秘術》一卷。

神仙術數學:

《三元遁甲法》一卷;《金木萬靈論》一卷;《大丹問答》卷;《太清玉碑子》一卷;《抱樸子神仙金經》三卷;《稚川真人校正術》一卷;

《還丹肘後訣》三卷;《四家要訣》一卷;《周易雜占十卷;《龜訣》卷;《三元遁甲圖》三卷;《遁甲要》一卷;《遁甲秘要》一卷;遁甲要用》卷;《遁甲返覆圖》一卷;《遁甲肘後立成囊中秘》一卷;《太一真君固命歌》卷;《五金龍虎類》一卷;《五嶽真形圖》一卷

天文學:

《渾天論》《潮說》。

軍事學:

《軍書檄移章表箋記》三十卷:《兵事方伎短雜奇要》三百一十卷;《兵法孤虛月時秘要法》一卷;《陰符十德經》一卷;《抱樸子軍術》

文學:

《神仙傳》十卷,《隐逸傳》十卷,《西京雜記》六卷,《良吏十卷,《集異記傳》十卷,《郭文傳》一卷,《馬殷二君内傳》一卷,《碑賦》一百卷。《漢武帝内傳》,《抱樸君書》一卷,《隐淪雜訣》一卷,《上真衆仙記》。

語言文字學:

《要用字苑》一卷。

曆史學:

《史記鈔》十四卷;《漢書鈔》三十卷;《後漢書鈔》三十卷。

地理學:

《關中記》一卷;《幕阜山記》一卷。

民俗類:

《喪服變除》一卷。

葛洪與黃大仙

存世作品簡介:

1、《抱樸子》:

《抱樸子》分内、外兩篇,自叙雲:“《内篇》言神仙、方藥、鬼怪、變化、養生、延年、攘邪、卻禍之事,屬道家;《外篇》言人間得失,世事臧否,屬儒家”。

2.《肘後備急方》:

葛洪撰有《玉函方》,後将其中可供急救的治療方法彙編成《肘後救卒方》,又名《肘後備急方》。主要内容是急性傳染病、寄生蟲病、各科急症的診療方法。

3.《西京雜記》:

這是一部記載西漢時期社會生活的筆記小說,主要記述了西漢宮廷的宮殿苑林、朝廷的輿服典章、公卿的珍玩異物、名流的逸事瑣聞、社會的風俗民情等,屬西漢雜史。

4.《神仙傳》:

全書十卷,記載了上古至魏晉84位仙人的傳奇故事。所述大多來源于民間傳說,正史多無記錄,部分故事成為後世仙傳小說的題材。

5.《枕中書》:

又名《元始上真衆仙記》,《漢魏叢書》中标名為《中書》,《道藏》中加附題《葛洪枕中書》,主要内容為神仙道術。

黃大仙

葛洪與黃大仙

葛洪在羅浮山還收了高徒黃初平,被後世傳為“地仙”,被尊稱為“黃大仙”。而且,這位高徒在海外的知名度甚至超越了師傅,現在東南亞華人世界廣泛有“黃大仙信仰”,人們相信他是為民解難的尊神。

葛洪與黃大仙

黃大仙是港澳遊必去的首地 黃大仙是香港香火最勝之地

葛洪與黃大仙

黃野人也即黃大仙,葛洪的徒弟。相傳葛洪仙去後,黃野人(即黃大仙),服食葛洪留下的丹藥道成仙。

葛洪與黃大仙
葛洪與黃大仙

這是什麼獸?據說摸到它能保佑平安幸福

《羅浮山志》載,宋代的葛仙祠,就在葛洪的正座旁塑黃野人的侍立像。唐宋以來,記載黃野人在羅浮山為人治病,普濟衆生,救人無數,靈驗非常。野人逐漸成為嶺南地方道教文化的代表,以後羅浮山種神奇傳說都在黃野人身附會。到了明朝晚期,葛洪《神仙傳》記載的金華皇初平的傳說,傳入嶺南。衆将其附會在本地域的傳奇人物黃野人身上,尤其是皇、黃同音,于是富有嶺特色的黃大仙信仰逐漸生成。黃野人樂善好施和為民謀福的性格,進入黃大仙信仰之中。以香港為中心中國東南沿海經濟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強勢發展,成粵港黃大仙信仰重新勃發的契機,反哺于金華的皇初平。金華後來收集的皇初傳說故事,多與粵港本地的黃大仙有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