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返尋舊味·順德毋米粥,道地打邊爐

作者:清平樂1966

起源于魚米之鄉“順德大良”的道地美食——毋米粥打邊爐,一款用粥做湯底的火鍋,本是家常火鍋吃法;近二十年走出順德,流行大江南北,且多走高端餐飲路線。

廣東人對待食物,講究專注與耐心,忠于原味,尤其是順德人,創新了吃粥的傳統内涵,有起、承、轉、合四個層次:“起” 就是放入魚類、海鮮等鮮味食材,讓這些新鮮美味在涮火鍋中融入粥水,奠定火鍋鮮味的底味;“承”就是涮豬、牛肉這類鮮與爽兼而有之的食料,可謂承前啟後;“轉” 就是燙那些薄而柔弱的魚片和蔬菜,讓它在稍燙即熟的瞬間,有幸傳承并享受積澱下來的美味,然後迅速功成身退。而粥水,此時已經融百鮮于一鍋,舀起一勺,鮮美難當,融化在口中,以“合”收尾,回味無窮。整個過程層次分明,條理清晰,亂來不得。

毋米粥的制法似乎随處可見,很多酒樓、大排檔都有這道菜式,網上最多介紹:讓油、鹽與米粒混合,倒入料理機裡攪磨大米,再倒入鍋中,大火煮沸騰,最後用細網格的篩子或者細布過濾,去除米渣,就做出毋米粥火鍋了,但這樣簡單取巧熬成的粥底,往往欠缺道地毋米粥特有香滑黏稠。

順德毋米粥,其實并非什麼新發明,隻是把嶺南傳統的生滾粥與清水火鍋的做法結合起來。通常由大廚精心調制,個中要訣屬商業秘密,甚至介紹大約要熬煮10多個小時,把其中的米粒煮至溶化,看不到米粒即成(純屬忽悠)。

昨晚,餘采用傳統熬煮生滾粥的方法,加上先父傳下的一點小訣竅,兩小時就熬煮好毋米粥粥底:大火煮沸騰5分鐘後,放入腌制米粒(不要水浸),沸騰才易滾開花,關鍵是把幾對一次性筷子放入,讓粥翻滾時,米與筷子産生碰撞,易爛;熬煮2小時,米差不多化為無形。濾不濾去殘存米渣,看個人喜好,餘是不濾去的。

粥水火鍋底,米漿的稠度是重要的,它令魚、肉入口更鮮滑,又鎖住了菜肴的鮮味。鮮香味美,簡單易做的毋米粥火鍋就做好了,喜歡的話,自己可以動手試試吧。 2021/11/20

返尋舊味·順德毋米粥,道地打邊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