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毛主席去世,汪東興連讀3遍悼詞後提出一條意見,華國鋒:同意

“他是一直要跟我走的,别人我用起來不放心,東興在我的身邊,我習慣了,人還是舊得好一點......”

對于汪東興,毛主席曾這樣評價道。自烽煙戰火中走來,毛主席與汪東興近30年的相處,兩人的情誼也随着歲月的增長變得愈發深厚。

毛主席去世,汪東興連讀3遍悼詞後提出一條意見,華國鋒:同意

1976年9月9日,偉大領袖毛主席與世長辭。主席的離世讓所有人都悲痛不已,但卻又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

為了處理主席的身後事,9月16号,關于讨論毛主席悼詞的文稿,在中南海政廳召開。

大會開始後,受到汪東興囑托,周啟才在會議開始之初,就發言道“東興同志表示,悼詞他看了3遍,他認為悼詞文稿基本可用,但是他有一個建議......”

毛主席去世,汪東興連讀3遍悼詞後提出一條意見,華國鋒:同意

圖| 汪東興與華國鋒

可是,當周啟才将汪東興的建議傳達出來的時候,場上不少人都靜悄悄的,直到許久後,華國鋒拍闆表示“既然沒有人不同意,那悼詞就按照汪東興同志的建議修改。”

那麼汪東興究竟提出了哪條建議呢?而他又與主席之間有着怎樣的深厚情誼?

毛主席去世,汪東興連讀3遍悼詞後提出一條意見,華國鋒:同意

1947年初,蔣介石轉變原先的政策,決定以重點進攻的方式,令胡宗南攜10倍于我軍的兵力向陝北根據地進攻,妄圖通過摧毀我黨的指揮中樞,瓦解我軍意志。對此,很多人都做好了誓死也要保衛延安的決定。

可是相較于其他人,主席卻認為,雖然敵人看起來來勢洶洶,敵衆我寡,但實際上此時的敵人已經是強弩之末。是以在這曆史的重大關頭,毛主席做出了撤離延安,轉戰陝北的戰略決定。而汪東興也就是在這一時期,來到了毛主席身邊。

在這一緊要關頭,能被毛主席選中,出任中央書記處辦公處副處長兼警衛處處長的汪東興,身份與各方面的能力并不一般。

毛主席去世,汪東興連讀3遍悼詞後提出一條意見,華國鋒:同意

早在1929年之時,出生貧苦的汪東興,在見慣了各種底層人民的疾苦後,思想覺悟極高的他,盡管當時隻有13歲,卻已經立下了報效國家的遠大志向,并就此投入了革命懷抱。

在這其中,各方面表現都十分出色的他,與15歲時加入了共青團。而後又在經過革命與炮火的考核後,于16歲成為了共産黨的一員。

随後,汪東興又跟着紅軍部隊參加了一連數次的反“圍剿”戰争。不僅如此,在長征的過程中,遵義、會理、吳起鎮等戰役中都有着他的身影。是以可以說,汪東興是在紅軍隊伍中,由黨組織的教育下成長起來的老革命,而本身實力就不凡的他更是一路從戰士、班長、指導員做到央軍委衛生部政治部副主任兼政治部組織科科長等職務。

毛主席去世,汪東興連讀3遍悼詞後提出一條意見,華國鋒:同意

正因為如此,初次毛主席身邊,汪東興就接到了毛主席交給的一項重要任務。

1947年6月7日,此時劉戡已經率領着敵軍向王家灣撲來,通過對目前的形勢,主席進行分析得出敵人的企圖可能有三個,第一個是想要将我軍就此消滅,另一個是想要把我軍往東趕,趕過黃河。而第三個就是将我軍趕進沙漠,讓我軍活活餓死。

對此,主席拍闆決定,我們哪裡都不去,就留在陝北,敵人東來我軍就西去,就算是拖也要把敵人拖垮。

在敲定好撤退方案後,所有人都動了起來,而腳步極快的敵人,此時距離我軍的駐地也越來越近了。可是就在這時,毛主席卻依舊在屋裡坐着,仿佛在等候什麼一般。

毛主席去世,汪東興連讀3遍悼詞後提出一條意見,華國鋒:同意

為了主席的安全,周總理連忙過來催促道“主席,現在敵人距離我們已經很近了,馬上就要抵達王家灣,為了你的安全,請趕緊收拾一下,和大部隊一起撤離。”

但相較于周總理的着急,主席卻對此并不在意,反倒是笑着說道“不要着急,不要着急,我要等着看看敵人到底長什麼樣。”

聽到主席的話,任弼時急了,等敵人來了才走,這不就等于将主席的置身于危險中嗎?想到這裡,他當即表示反對“主席,别的什麼都好說,但就是這個不能依你,你必須要聽我們的,馬上撤離。”

主席擺擺手,不慌不忙的說道“不要慌,你們先走,我要看到敵人再走。”

随後,打定主意的主席,點燃了一支煙,慢慢地走出窯洞。

眼看着毛主席心意已決,周總理、任弼時連忙彙聚到一起,想辦法。既然主席要看到敵人再走,如果隻是要看到這一點的話,那誰都能看,倒不如讓主席先走,換個人替主席看。

周總理的想法得到了衆人的同意,随後任弼時對主席說道“主席,你看找個人替你看,這個主意怎麼樣?”

主席點點頭,轉過頭對守護在一旁的汪東興表示“汪東興同志,你敢不敢留下等敵人?”

聽到主席的話,汪東興大步向前應道“有何不敢?主席讓我留下等敵人,我就等着他們。”

毛主席去世,汪東興連讀3遍悼詞後提出一條意見,華國鋒:同意

随後,主席留給了汪東興一個加強排與一部電台後,對敵人進行伏擊,而這其中,恰逢天下大雨,而我軍火力強,在借着“天公作美”,讓其根本無法判斷我軍情況。

在打得敵人暈頭轉向後,汪東興當即領軍撤退,攪得敵人妄圖“圍剿”王家灣的計謀,是以推遲了整整十二個小時,并給敵人營造了我軍向西投奔主力的假象。

6月9号晚,完成主席交代任務的汪東興帶着戰士們,悄悄從山頂廟向王家灣以西方向秘密撤離。

借着星光,汪東興等人快速趕路,在行至田茨灣村口,前衛士兵帶領他們前往支隊駐地。

毛主席去世,汪東興連讀3遍悼詞後提出一條意見,華國鋒:同意

早早等候在這裡的毛主席、周總理以及任弼時等同志,連忙迎了上來,握着汪東興等人的手高興的說道“你們做得很好!用少量的兵力,阻擋了大量敵人,為我軍的行動争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随後,汪東興彙報了看敵人的情況後,主席更是十分滿意。至此以後,主席對汪東興愈發信任。

因為早先,劉戡部隊在王家灣撲了空,對此不肯就此死心的他們依舊千方百計地想要咬死我軍的行蹤。

而打定主意,要留在陝北,與敵人戰鬥到底的毛主席,再次交給汪東興一個任務,要他領着一個連的兵力,與尾随而來的敵人再打一仗。

這其中,汪東興牢牢記着主席交代的,要讓敵人吃不好、睡不好,攪得他們惶惶不安,疲憊不堪,更要讓他們不知道與多少人再打的的任務。他在高家川的3個制高點,對敵人進行伏擊。

在這一連兩次出色完成任務的情況下,主席對于汪東興更加青睐,對他的信任更加深厚。

毛主席去世,汪東興連讀3遍悼詞後提出一條意見,華國鋒:同意

1949年3月,此時三大戰役已經結束,毛主席與周總理等中央上司人,将中央機關搬遷到北京,對于這場毛主席稱呼為“進京趕考”的旅程,所有人都激動不已。

這其中,汪東興帶領着警衛員一起,開着吉普車在前路開道。兩天後,在民主人士以及熱情的人民的歡迎中,抵達北京。對于這段經曆,即便是過了很多年,汪東興依舊記憶猶新,他說“我們和毛主席一樣,懷揣着興奮激動的心情,在經過那麼多年的努力以後,終于來到了北京城”。

毛主席去世,汪東興連讀3遍悼詞後提出一條意見,華國鋒:同意

1955年,作為在抗日戰争、解放戰争中屢立功勳,且保護毛主席有功的汪東興也是以被授予了少将軍銜。

然而,盡管在此之後,汪東興曾擔任公安部副部長、總參警衛局局長等等職務,可是保護毛主席的安全以及守衛中南海的工作卻從未改變。

除了将自己中南海的工作交給汪東興以外,對汪東興格外信任的毛主席,還将自己首次出訪蘇聯的安保工作交給了他。要知道,在彼時新中國剛剛成立,特務、漢奸等份子蠢蠢欲動,妄圖對毛主席的安全進行威脅,是以要做好這項工作并不容易。

為此,汪東興針對這一情況考慮了方方面面,除了派遣足夠的兵力,對毛主席途徑的路線進行守護,而且還有汪東興專門陪在毛主席左右,做安保工作。

正因為如此,毛主席對于汪東興曾這樣評價道“他是一直要跟着我走的,别人我用起來不放心,東興在我身邊,我習慣了....”

盡管,主席的這番話并沒有對汪東興有過多的贊美,可卻足以看出,主席對于汪東興的信任與肯定。

不僅如此,在彼時毛主席如果需要傳達重要資訊的時候,往往都是由汪東興轉達的。如果需要看望一些上司人的時候,也是由汪東興代替主席前去,是以與其說主席是習慣了汪東興在自己身邊,倒不如說主席是将自己的“背後”,全都托付給了他。

毛主席去世,汪東興連讀3遍悼詞後提出一條意見,華國鋒:同意

1976年9月9日,偉大領袖毛主席,經搶救無效,與世長辭。

主席的逝世讓所有人都無法接受,汪東興亦是如此,想到自己日日陪伴的主席,日後卻再也見不到了。盡管在此之前對于主席的病情十分了解,且有心理準備的他還是無法接受。

可是主席的身後事還未處理好,他不能就此被悲痛埋沒。對此,汪東興振作起來,與中央政治局委員一起,處理主席的身後事。

毛主席去世,汪東興連讀3遍悼詞後提出一條意見,華國鋒:同意

9月16号,此時距離毛主席的追悼大會的召開隻剩兩天時間,至此中央政治局委員就追悼會一事,于中南海進行讨論。

為此,汪東興專程叫來周啟才說道“有兩件事希望你能替我轉告華國鋒同志,一件事是今天下午的會議我不能去參加,我要留在這裡保護主席的遺體,希望你能代我向華國鋒同志請假。另一個是,悼詞文稿我已經看過了三遍,我認為基本上是可以用的,但是有一個補充的建議,就是希望在文稿中,适當的地方能加上毛主席‘要搞馬克思主席,不要搞修整主義;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我認為加上毛主席的這條訓示是很有必要的。”

對于汪東興的建議,周啟才十分贊同,于是在大會開始後,周啟才站起來傳達了汪東興的這一建議。

毛主席去世,汪東興連讀3遍悼詞後提出一條意見,華國鋒:同意

對此,華國鋒指着負責修改悼詞的人拍闆決定到“我同意東興同志的建議,既然沒有人反對,那就把主席的重要訓示加到悼詞合适的地方。”

9月18号,在毛主席追悼會開始之前,來自四面八方的群衆彙聚天安門廣場,下午3時許,追悼會在哀樂中正式開始,華國鋒哽咽着,艱難的一字一句的緻悼詞,而在說道“大家要化悲痛為力量,在黨中央的上司下,将毛主席開創的無産階級革命事業進行到底......”時,場下的衆人更是泣不成聲。

毛主席去世,汪東興連讀3遍悼詞後提出一條意見,華國鋒:同意

1980年2月,汪東興辭去了自己的所有職務,退出了政治舞台,可盡管如此,他卻依舊對于主席的思念有增不減。每每遇到主席的生辰、忌日之時,他都會親自到主席的紀念堂去瞻仰主席遺容,為主席獻花。

2015年8月21日,為新中國貢獻了自己一生的汪東興同志,在北京去世,享年100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