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毛主席去世,汪东兴连读3遍悼词后提出一条意见,华国锋:同意

作者:阿七说史

“他是一直要跟我走的,别人我用起来不放心,东兴在我的身边,我习惯了,人还是旧得好一点......”

对于汪东兴,毛主席曾这样评价道。自烽烟战火中走来,毛主席与汪东兴近30年的相处,两人的情谊也随着岁月的增长变得愈发深厚。

毛主席去世,汪东兴连读3遍悼词后提出一条意见,华国锋:同意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与世长辞。主席的离世让所有人都悲痛不已,但却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为了处理主席的身后事,9月16号,关于讨论毛主席悼词的文稿,在中南海政厅召开。

大会开始后,受到汪东兴嘱托,周启才在会议开始之初,就发言道“东兴同志表示,悼词他看了3遍,他认为悼词文稿基本可用,但是他有一个建议......”

毛主席去世,汪东兴连读3遍悼词后提出一条意见,华国锋:同意

图| 汪东兴与华国锋

可是,当周启才将汪东兴的建议传达出来的时候,场上不少人都静悄悄的,直到许久后,华国锋拍板表示“既然没有人不同意,那悼词就按照汪东兴同志的建议修改。”

那么汪东兴究竟提出了哪条建议呢?而他又与主席之间有着怎样的深厚情谊?

毛主席去世,汪东兴连读3遍悼词后提出一条意见,华国锋:同意

1947年初,蒋介石转变原先的策略,决定以重点进攻的方式,令胡宗南携10倍于我军的兵力向陕北根据地进攻,妄图通过摧毁我党的指挥中枢,瓦解我军意志。对此,很多人都做好了誓死也要保卫延安的决定。

可是相较于其他人,主席却认为,虽然敌人看起来来势汹汹,敌众我寡,但实际上此时的敌人已经是强弩之末。所以在这历史的重大关头,毛主席做出了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的战略决定。而汪东兴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来到了毛主席身边。

在这一紧要关头,能被毛主席选中,出任中央书记处办公处副处长兼警卫处处长的汪东兴,身份与各方面的能力并不一般。

毛主席去世,汪东兴连读3遍悼词后提出一条意见,华国锋:同意

早在1929年之时,出生贫苦的汪东兴,在见惯了各种底层人民的疾苦后,思想觉悟极高的他,尽管当时只有13岁,却已经立下了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并就此投入了革命怀抱。

在这其中,各方面表现都十分出色的他,与15岁时加入了共青团。而后又在经过革命与炮火的考核后,于16岁成为了共产党的一员。

随后,汪东兴又跟着红军部队参加了一连数次的反“围剿”战争。不仅如此,在长征的过程中,遵义、会理、吴起镇等战役中都有着他的身影。所以可以说,汪东兴是在红军队伍中,由党组织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老革命,而本身实力就不凡的他更是一路从战士、班长、指导员做到央军委卫生部政治部副主任兼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等职务。

毛主席去世,汪东兴连读3遍悼词后提出一条意见,华国锋:同意

正因为如此,初次毛主席身边,汪东兴就接到了毛主席交给的一项重要任务。

1947年6月7日,此时刘戡已经率领着敌军向王家湾扑来,通过对当前的形势,主席进行分析得出敌人的企图可能有三个,第一个是想要将我军就此消灭,另一个是想要把我军往东赶,赶过黄河。而第三个就是将我军赶进沙漠,让我军活活饿死。

对此,主席拍板决定,我们哪里都不去,就留在陕北,敌人东来我军就西去,就算是拖也要把敌人拖垮。

在敲定好撤退方案后,所有人都动了起来,而脚步极快的敌人,此时距离我军的驻地也越来越近了。可是就在这时,毛主席却依旧在屋里坐着,仿佛在等候什么一般。

毛主席去世,汪东兴连读3遍悼词后提出一条意见,华国锋:同意

为了主席的安全,周总理连忙过来催促道“主席,现在敌人距离我们已经很近了,马上就要抵达王家湾,为了你的安全,请赶紧收拾一下,和大部队一起撤离。”

但相较于周总理的着急,主席却对此并不在意,反倒是笑着说道“不要着急,不要着急,我要等着看看敌人到底长什么样。”

听到主席的话,任弼时急了,等敌人来了才走,这不就等于将主席的置身于危险中吗?想到这里,他当即表示反对“主席,别的什么都好说,但就是这个不能依你,你必须要听我们的,马上撤离。”

主席摆摆手,不慌不忙的说道“不要慌,你们先走,我要看到敌人再走。”

随后,打定主意的主席,点燃了一支烟,慢慢地走出窑洞。

眼看着毛主席心意已决,周总理、任弼时连忙汇聚到一起,想办法。既然主席要看到敌人再走,如果只是要看到这一点的话,那谁都能看,倒不如让主席先走,换个人替主席看。

周总理的想法得到了众人的同意,随后任弼时对主席说道“主席,你看找个人替你看,这个主意怎么样?”

主席点点头,转过头对守护在一旁的汪东兴表示“汪东兴同志,你敢不敢留下等敌人?”

听到主席的话,汪东兴大步向前应道“有何不敢?主席让我留下等敌人,我就等着他们。”

毛主席去世,汪东兴连读3遍悼词后提出一条意见,华国锋:同意

随后,主席留给了汪东兴一个加强排与一部电台后,对敌人进行伏击,而这其中,恰逢天下大雨,而我军火力强,在借着“天公作美”,让其根本无法判断我军情况。

在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后,汪东兴当即领军撤退,搅得敌人妄图“围剿”王家湾的计谋,因此推迟了整整十二个小时,并给敌人营造了我军向西投奔主力的假象。

6月9号晚,完成主席交代任务的汪东兴带着战士们,悄悄从山顶庙向王家湾以西方向秘密撤离。

借着星光,汪东兴等人快速赶路,在行至田茨湾村口,前卫士兵带领他们前往支队驻地。

毛主席去世,汪东兴连读3遍悼词后提出一条意见,华国锋:同意

早早等候在这里的毛主席、周总理以及任弼时等同志,连忙迎了上来,握着汪东兴等人的手高兴的说道“你们做得很好!用少量的兵力,阻挡了大量敌人,为我军的行动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随后,汪东兴汇报了看敌人的情况后,主席更是十分满意。至此以后,主席对汪东兴愈发信任。

因为早先,刘戡部队在王家湾扑了空,对此不肯就此死心的他们依旧千方百计地想要咬死我军的行踪。

而打定主意,要留在陕北,与敌人战斗到底的毛主席,再次交给汪东兴一个任务,要他领着一个连的兵力,与尾随而来的敌人再打一仗。

这其中,汪东兴牢牢记着主席交代的,要让敌人吃不好、睡不好,搅得他们惶惶不安,疲惫不堪,更要让他们不知道与多少人再打的的任务。他在高家川的3个制高点,对敌人进行伏击。

在这一连两次出色完成任务的情况下,主席对于汪东兴更加青睐,对他的信任更加深厚。

毛主席去世,汪东兴连读3遍悼词后提出一条意见,华国锋:同意

1949年3月,此时三大战役已经结束,毛主席与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将中央机关搬迁到北京,对于这场毛主席称呼为“进京赶考”的旅程,所有人都激动不已。

这其中,汪东兴带领着警卫员一起,开着吉普车在前路开道。两天后,在民主人士以及热情的人民的欢迎中,抵达北京。对于这段经历,即便是过了很多年,汪东兴依旧记忆犹新,他说“我们和毛主席一样,怀揣着兴奋激动的心情,在经过那么多年的努力以后,终于来到了北京城”。

毛主席去世,汪东兴连读3遍悼词后提出一条意见,华国锋:同意

1955年,作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屡立功勋,且保护毛主席有功的汪东兴也因此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然而,尽管在此之后,汪东兴曾担任公安部副部长、总参警卫局局长等等职务,可是保护毛主席的安全以及守卫中南海的工作却从未改变。

除了将自己中南海的工作交给汪东兴以外,对汪东兴格外信任的毛主席,还将自己首次出访苏联的安保工作交给了他。要知道,在彼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特务、汉奸等份子蠢蠢欲动,妄图对毛主席的安全进行威胁,所以要做好这项工作并不容易。

为此,汪东兴针对这一情况考虑了方方面面,除了派遣足够的兵力,对毛主席途径的路线进行守护,而且还有汪东兴专门陪在毛主席左右,做安保工作。

正因为如此,毛主席对于汪东兴曾这样评价道“他是一直要跟着我走的,别人我用起来不放心,东兴在我身边,我习惯了....”

尽管,主席的这番话并没有对汪东兴有过多的赞美,可却足以看出,主席对于汪东兴的信任与肯定。

不仅如此,在彼时毛主席如果需要传达重要信息的时候,往往都是由汪东兴转达的。如果需要看望一些领导人的时候,也是由汪东兴代替主席前去,所以与其说主席是习惯了汪东兴在自己身边,倒不如说主席是将自己的“背后”,全都托付给了他。

毛主席去世,汪东兴连读3遍悼词后提出一条意见,华国锋:同意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经抢救无效,与世长辞。

主席的逝世让所有人都无法接受,汪东兴亦是如此,想到自己日日陪伴的主席,日后却再也见不到了。尽管在此之前对于主席的病情十分了解,且有心理准备的他还是无法接受。

可是主席的身后事还未处理好,他不能就此被悲痛埋没。对此,汪东兴振作起来,与中央政治局委员一起,处理主席的身后事。

毛主席去世,汪东兴连读3遍悼词后提出一条意见,华国锋:同意

9月16号,此时距离毛主席的追悼大会的召开只剩两天时间,至此中央政治局委员就追悼会一事,于中南海进行讨论。

为此,汪东兴专程叫来周启才说道“有两件事希望你能替我转告华国锋同志,一件事是今天下午的会议我不能去参加,我要留在这里保护主席的遗体,希望你能代我向华国锋同志请假。另一个是,悼词文稿我已经看过了三遍,我认为基本上是可以用的,但是有一个补充的建议,就是希望在文稿中,适当的地方能加上毛主席‘要搞马克思主席,不要搞修整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我认为加上毛主席的这条指示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汪东兴的建议,周启才十分赞同,于是在大会开始后,周启才站起来传达了汪东兴的这一建议。

毛主席去世,汪东兴连读3遍悼词后提出一条意见,华国锋:同意

对此,华国锋指着负责修改悼词的人拍板决定到“我同意东兴同志的建议,既然没有人反对,那就把主席的重要指示加到悼词合适的地方。”

9月18号,在毛主席追悼会开始之前,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汇聚天安门广场,下午3时许,追悼会在哀乐中正式开始,华国锋哽咽着,艰难的一字一句的致悼词,而在说道“大家要化悲痛为力量,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将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时,场下的众人更是泣不成声。

毛主席去世,汪东兴连读3遍悼词后提出一条意见,华国锋:同意

1980年2月,汪东兴辞去了自己的所有职务,退出了政治舞台,可尽管如此,他却依旧对于主席的思念有增不减。每每遇到主席的生辰、忌日之时,他都会亲自到主席的纪念堂去瞻仰主席遗容,为主席献花。

2015年8月21日,为新中国贡献了自己一生的汪东兴同志,在北京去世,享年100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