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明大太監文學家,皇帝的大伴兒馮保

作者:老豬的碎碎念

馮保,字永亭,号雙林,河北深縣人,明朝太監,一代賢宦,首輔張居正的盟友。嘉靖時任司禮監秉筆太監,隆慶元年(1567年)提督東廠,禦馬監。萬曆六年(1578年),馮保在《清明上河圖》上題跋,自署官稱“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兼掌禦用司禮監太監”,兼總内外,權傾一時。

馮保有很高的文化修養。他在司禮監任上刻了許多書,如《啟蒙集》、《四書》、《書經》、《通鑒直解》、《帝鑒圖說》、《經書音釋》等,直至崇祯年間,還在宮中流傳。他的書法頗佳,通樂理、擅彈琴,并造了不少琴,“世人鹹寶愛之”。

馮保從嘉靖年間入宮,曆經嘉靖、隆慶、萬曆三代皇朝。起先因書法出衆受到明世宗賞識,當上秉筆太監;後又憑借與明神宗的特殊關系(大伴)提督東廠;用一身聰明穎悟、通權變達的本事,在大明朝的舞台上混得風生水起。自神宗皇帝朱翊鈞登基,馮保也攀上了自己一生權力的巅峰。他受遺诏為顧命大臣,被神宗皇帝視為“内相”。作為一個權勢熏天的大太監,他頗識大體,主動聯手張居正,改變了惡鬥不斷、内外不睦、虛耗國力的格局;使得張居正政令所至,暢通無阻;全力以赴、大刀闊斧地推。“考成法”、“一條鞭法”,成效卓著地開創了萬曆的新局面,也造就了大明王朝最富庶的十年。

“處事忌太潔,智人貴藏輝”。正如這世上沒有絕對的黑與白一樣。馮保不是一個絕對的好人,也不是一個絕對的壞人,甚至不是一個絕對的男人。馮保是一個老謀深算、頗有見第的掮客;又是一個沖突重重,身上帶着濃重文人氣息的儒者。

能夠在史書上留下這樣精彩的一筆,馮保足矣!

而就是在這裡,北京上方山兜率寺大殿後牆上遺存了一部《佛說四十二章經》,落款是”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乾清宮管事提督兩司房司禮監掌監事兼掌禦用監印太監鎮陽馮保沐手拜書“

實地拍攝殘破兜率寺:@老豬的碎碎念

大明大太監文學家,皇帝的大伴兒馮保
大明大太監文學家,皇帝的大伴兒馮保
大明大太監文學家,皇帝的大伴兒馮保
大明大太監文學家,皇帝的大伴兒馮保
大明大太監文學家,皇帝的大伴兒馮保
大明大太監文學家,皇帝的大伴兒馮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