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拱多嘴一句話丢了首輔之位,張居正借此上位開啟改革之路

隆慶六年(1572年)5月26日,皇帝眼看要挂了。于是急令高拱、張居正,以及剛剛入閣不久的高儀入宮觐見。見面後隆慶皇帝拉着高拱的手對他說:“以天下累先生。”他當然意在托孤,要他擔負起輔佐自己10歲兒子的曆史使命,開創一番事業。

高拱多嘴一句話丢了首輔之位,張居正借此上位開啟改革之路

這高拱跟隆慶帝感情很深,皇帝要離去了,又這麼信任自己,加上太子才10歲,感到肩上擔子很重,是以就忍不住在張居正面前憂心如焚地議論了一句新上司:“十歲的太子,如何治天下啊!”這話也不算什麼壞話,頂多表明高拱覺得自己輔佐這樣一個毫無經驗的小孩子去治理那麼一個千瘡百孔的社稷,實在是有些力不從心。可是,這話被正在觊觎他首輔位置的同僚張居正聽見了,就成了一顆射向高拱的子彈。

高拱多嘴一句話丢了首輔之位,張居正借此上位開啟改革之路

張居正将這話原封不動地轉述給了高拱政敵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馮保如獲至寶,6月15日跑到小皇帝、李貴妃面前告高拱的黑狀,說高拱為臣不忠,圖謀不軌,證據就是張居正轉述的那句話——不過,他也做了一點小小的加工,加工成了“十歲孩童,如何做天子?”這字面好像改動不大,可意思卻謬以千裡:高拱原話的意思隻是擔心太子治理天下不易,可馮保這一改就成了:10歲的孩子怎麼能做天子呢?還不如俺來做呢。這不是圖謀不軌是什麼?為了更打動小皇帝,馮公公又補充:“當然,也許他還不至于這麼的不知天高地厚,可據說他是想立年紀更大一些,跟他更鐵一些的周王為帝,這倒的确有可能。”

高拱多嘴一句話丢了首輔之位,張居正借此上位開啟改革之路

第二天,宮裡就傳來了消息:“有旨,召内閣、五府、六部從皆至!”高拱、張居正以及文武百官一行來到會極門,太監王蓁捧着聖旨出來,文武百官下跪接旨。一片肅靜,大家都在忐忑不安地靜候皇上的裁決。一會兒,在“張先生接旨”的吃喝後,就聽得王蓁高聲宣讀聖旨:“皇後懿旨、皇貴妃令旨、皇帝聖旨說與内閣、五府、六部等衙門官員:大行皇帝殡先一日,召内閣三臣在禦榻前,同我母子三人親受遺囑。說:‘東宮年小,要你們輔佐。’今有大學士高拱,專權擅政,把朝廷威福都強奪自專,通不許皇帝主管。不知他要何為?我母子三人驚懼不甯。高拱着回籍閑住,不許停留。我大臣每受國家厚恩,當思竭忠報主,如何隻阿附權臣,蔑視幼主!姑且不究。今後都要洗心滌慮,用心辦事。如再有這等的,處以典刑。欽此。”

高拱多嘴一句話丢了首輔之位,張居正借此上位開啟改革之路

高拱在聽到“張先生接旨”時,就覺大事不妙,自己才是首輔,怎麼不叫自己接旨?待聽完聖旨後,“面色如死灰,汗陡下如雨,伏地不能起”,在一旁的張居正“掖之起”’“使兩吏扶攜出”。政壇老油條高拱當然知道問題出在自己在張居正這個同僚面前議論了上司,是以,在他後來所寫的回憶錄《病榻遺言》中,他很清楚地将張居正參與陰謀的來龍去脈寫了出來,标題就叫“毒害深謀”!張居正雖然此事做的不道地,也許他不這樣做,他的改革理想終生都無法實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