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久石讓——宮崎駿背後的男人

對于日本,我有很多的不喜愛,因為衆所周知但他們卻不承認的曆史原因,但我有兩個喜歡,一個是他們科技産品,比如馬桶蓋,另一個是他們的動漫,比如宮崎駿的動畫電影。

久石讓——宮崎駿背後的男人

宮崎駿

宮崎駿是個好同志!因為7月13日,宮崎駿在記者會上公開敦促安倍承認侵華曆史,并且認為應該向中國人道歉。

久石讓——宮崎駿背後的男人

22歲的宮崎駿,小鮮肉啊~

宮崎駿是反戰的,從他的動畫電影作品中就能感受到他對和平的熱愛。說起動畫電影,我掰着指頭數了數,國人所接觸到的動畫電影,能留下深刻印象的,都用不上腳趾,就數的過來了。除了陪家裡熊孩子看的喜洋洋與灰太狼系列、熊出沒系列,自己會去看的無外乎哆啦A夢劇場版(憶童年)、迪斯尼的各種王子與公主(談朋友)、夢工廠的各種屌絲逆襲(撇情操),餘下的就都是宮崎駿的了。

久石讓——宮崎駿背後的男人

《天空之城》(1986年)

宮崎駿的事業爆發期是和高畑勳一起成立吉蔔力工作室之後,從《風之谷》開始,《天空之城》、《龍貓》、《幽靈公主》、《千與千尋》等一系類作品幾乎成為一代人的記憶。順便提一句,很多人以為《螢火蟲之墓》也是宮崎駿的作品,實際上不是,而是工作室另一位發起人高畑勳的作品,1988年和《龍貓》同時放映。

久石讓——宮崎駿背後的男人

《龍貓》(1988年)

久石讓——宮崎駿背後的男人

《千與千尋》(2001年)

宮崎駿的電影總能讓我沒出息摸兩把眼淚,但似乎,情節到這裡就應該哭一下,就好比,情節到這裡久石讓的音樂就應該出來了,一點也不突兀。

久石讓——宮崎駿背後的男人

久石讓

久石讓比宮崎駿小9歲,1983年這對好基友首次見面,宮崎駿當時正在緊鑼密鼓地制作吉蔔力工作室的開山之作《風之谷》,抽了半天時間,在一間由破爛酒吧改造的工作室裡見到了當時還沒有名氣的久石讓。正是這次會面,讓“導演:宮崎駿”和“配樂:久石讓”的字幕出現在了《風之谷》的片頭,并且這一搭配一直持續了25年。

久石讓——宮崎駿背後的男人

如果說,迪士尼的動畫電影配樂更注重聽覺配合視覺的沖擊、氣勢恢弘,那久石讓的電影配樂委婉質樸、如泣如訴。在《千與千尋》中,開頭的《夏日一天》和結尾的《回家的日子》,雖然采用了同一旋律,卻表達了主人公千尋完全不同的心境,經過多重磨難後,從一個怯懦、散漫的孩子,變成了堅強、懂得“活下去”意義的姑娘;在《哈爾的移動城堡》中,久石讓選用了華爾茲圓舞曲作配樂,很好地配合了影片中的歐洲風情和浪漫情趣;而《幽靈公主》的配樂頗具日本傳統音樂的特征,多使用弦樂,迎合了影片空靈、悲涼之感。在宮崎駿的電影中,配樂并不突兀,與情節渾然一體,引人入勝。

久石讓——宮崎駿背後的男人

在“久石讓與宮崎駿動畫一同走過的25年”音樂會上,主辦方在大螢幕上播放了宮崎駿的一段視訊,當聽到宮崎駿說“久石,請繼續努力吧”的時候,久石讓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音樂會結束後,在觀衆熱烈的歡呼聲中,久石讓多次返場謝幕,而坐在台下的宮崎駿一直将手舉過頭頂,激動地拍掌,甚至還調皮地揮了揮帽子。

英雄惜英雄,不過如此吧。

久石讓——宮崎駿背後的男人

姜文導演《讓子彈飛》(2010年)

順便提一句,久石讓先生與姜文先生也有一段基情。姜文導演的作品《讓子彈飛》,影片開頭白色駿馬拉着蒸汽火車穿行在山林之間,抒情優美的配樂《太陽照常升起》也是久石讓的作品。

(本文配圖内容資訊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完——

愛上【三生】 微信号:sensearts

每天【三】分鐘 藝術化【生】活

Let's live with Ar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