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想拍給小孩,卻看哭了大人

他想拍給小孩,卻看哭了大人

他想拍給小孩,卻看哭了大人

作者 | 奚佑

宮崎駿的《天空之城》在中國重映,挑了個好日子,六一國際兒童節。

選在兒童節,恰符宮崎駿的創作初衷。

彼時1984年,前作《風之谷》市場口碑雙豐收,激起日本社會對工業污染與環境保護的讨論浪潮,資方希望趁熱打鐵推出續作,宮崎駿卻拒絕了。

宮崎駿覺得,“動畫本就該是屬于孩子們的東西,是真正為兒童所創造的,但也足可供成年人鑒賞”。

《風之谷》的閱聽人群體年齡比預想中要高,下一部,他想彌補遺憾,拍個“讓年紀更小一點兒”的觀衆來看的電影。

吉蔔力工作室的制作人鈴木敏夫回憶,當時,宮崎駿下定決心,然後僅用五分鐘,就把《天空之城》的基本構想講給了他聽。

他想拍給小孩,卻看哭了大人

《天空之城》劇照

實際上,這座漂浮于空中的神秘王國,已經在宮崎駿心中盤旋了十幾年——當人們心中的白胡子老爺爺還是個小孩時,在國小的數學課上學到了表示平面角的“θ”符号,于是将發音“希達”,當作自己想象中故事主人公的名字。一片藏在雲層之上的島嶼,随之誕生了。

《天空之城》是少年宮崎駿給自己創造的一方天地,後來,被搬上銀幕,從1986年直至今日,《天空之城》也是無數孩童的一場夢境。

今天,六一兒童節,在《天空之城》重映的日子裡,每個人都可以重新擁抱最初的感動與純真。

01

技術與權力

當然,不止是夢境。

《天空之城》的純真與浪漫之下,讨論着更堅硬的命題。

一些人說,《天空之城》與宮崎駿其他作品的創作主旨别無二緻,表達的無非是環保主義與反戰思想。但不完全如此,或者,更準确地說,《天空之城》聚焦于“技術”與“權力”,至于環保與反戰傾向,隻是基于前者的讨論的自然延伸。

影片序幕,少年與少女相遇了。沉睡的少女從高空緩緩降落,胸前一顆石頭散發出柔和的光。在礦場工作的少年飛奔過去,在深邃的礦坑上空将女孩托起。

他想拍給小孩,卻看哭了大人

《天空之城》劇照

女孩是希達,那顆發光的石頭,是飛行石的結晶,一顆屬于天空之城所有的、蘊藏着強大力量的寶物。

傳說中,天空之城是拉普達文明的産物。拉普達文明擁有先進的科技,他們掌握飛行石的提煉技術,學會從中擷取力量,使得整座王國漂浮在雲層之上。傳說中,天空之城不僅堆金疊玉,還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誰擁有了天空之城,誰就手握了統治世界的力量。

于是,各方勢力各懷野心,想方設法去往那裡。對少女與她佩戴之物的搶奪,就由此展開了。

飛行石的提煉和駕馭技術是浪漫的,它是人類的智慧,造夢的工具。拉普達文明利用它,讓一座王國漂浮起來,讓飛行成為人類的一種本能。

它同時是殘忍的。是人類的欲望,災難的種子。利用飛行石,拉普達文明還制造了無可匹敵的戰争機器人,以及足以毀滅一座城市的“天之火”——影片中,當“天之火”被引燃時,觀衆或多或少會聯想起曆史課本上經典的蘑菇雲。

他想拍給小孩,卻看哭了大人

飛行石/圖源:《天空之城》劇照

宮崎駿的幻想有如現實世界的水中倒影,飛行石技術就像是核技術的幻影。

與故事中的飛行石一樣,自二十世紀初被發明至今,核技術也同時承載着拯救與覆滅。

當被應用于醫學,如核磁共振,可以讓人類看清深藏于體内的病竈,及時切除、挽救生命。但當其被應用于軍事,足以對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甚至是人類社會構成毀滅性打擊。

還有核電站事故,切爾諾貝利的傷痛近40年後仍在持續,福島的隐憂在12年後仍未解決。

科學技術可以造福人,也可以毀滅人。一些人說,技術是無論善惡的,将各種屬性賦予它的,是善惡有别的人類運用者。那麼,是否隻需要人類仔細地甄别善惡、謹慎地将其運用,就可以避免技術的惡果呢?

宮崎駿的《天空之城》不贊同這種觀點。

故事中,如此發達、強大,掌握着絕對硬實力的拉普達王國,在故事發生的700年前滅亡了。島嶼群紛數墜毀,隻剩一座主島孤零零地藏在旋風中心。包括王族在内的拉普達人皆數回歸地面,躲進森林生活。

拉普達為什麼會忽然失落?影片沒有詳細直覺的描繪。

隻是隐隐綽綽地借穆斯卡——這位和希達同屬拉普達王族血脈的男性角色的價值選擇表達了出來。

與安靜生活的希達不同,渴慕權力的穆斯卡希望重回天空。他交好軍隊,尋找登陸的方法,綁架希達,威脅女孩聽命于他,隻為了成為天空之城的主宰,讓世界“再次臣服于拉普達的統治之下”。

為了“統治”,穆斯卡可以毫不猶豫地啟動戰争機器人,點燃“天之火”——絕對的技術即意味着絕對的力量、絕對的權力,而追逐、搶奪和濫用權力的人性,或許就是讓拉普達文明走向衰亡的原因。

他想拍給小孩,卻看哭了大人

穆斯卡/圖源:《天空之城》劇照

在故事的最高潮,希達與穆斯卡兩相對峙,宮崎駿借少女之口告訴觀衆:“我現在終于知道拉普達為什麼會滅亡了:根要紮在土壤裡,和風一起生存,和竹子一起過冬,和鳥兒一起歌頌春天。不管你擁有了多麼驚人的武器,也不管你操作了多少可憐的機器人,隻要離開土地,就沒辦法活下去。”

希達決定讓天空之城從世界上消失。

她念出了意味着毀滅的咒語,瞬時,這個讓無數成年人競相追逐的夢想之地土崩瓦解、分崩離析。

02

剪去的長發

在人類對權力的競逐中,技術濫用是難以避免的後果,随之而來的,則是災難與戰争。我想,這大概也是宮崎駿刻畫拉普達文明興亡的同時,之于現實世界的觀察與思索。

而決定要毀滅天空之城的是兩個孩子,希達和巴魯。

念出咒語時,他們不在乎飛行石提煉技術是否會被儲存下來,不在乎金銀财寶是否被及時轉移,甚至不在乎自己該怎麼離開,隻是希望将這個擁有可怕力量的地方趕緊封存起來,不被穆斯卡奪取。

他想拍給小孩,卻看哭了大人

希達和巴魯/圖源:《天空之城》劇照

如果說,《天空之城》童話的外衣之下的一層是苦澀的果肉,其中揭示了現實世界的種種混沌與不堪,但在苦澀果肉之下包裹的種子,卻仍然是明亮、溫暖的。

宮崎駿最終為這個世界的混沌所尋得的藥方,是一種名作“孩子心性”的東西。

影片中,兩支隊伍競相追逐前往天空之城,一方是穆斯卡和軍隊,乘駕着鋼鐵巨獸,裝配着長槍短炮,強硬、野蠻,紀律森嚴。一方是海盜婆婆的團隊和兩個孩子,他們乘坐着一隻布料制成的飛行器,在船上燒煤、做飯,歡歌笑語。

一方是成人,社會秩序中的強權者;一方是孩子、老人等弱者、邊緣者。宮崎駿給予兩方截然不同的價值涵義,将拯救世界的希望放在後者的手中。

後者更關心具體的人,有一份不計得失、“不識時務”的勇氣。

他想拍給小孩,卻看哭了大人

《天空之城》劇照

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兩幕。一幕是,巴魯被軍隊關押數日後,眼見着希達被擄走,穆斯卡給了少年幾枚金币,讓他離開,别再插手此事。

巴魯隻是個普通的煤礦童工。因為缺錢,他一個人住在距離工地最遠的山頂處。幾枚金币,對他來說已是難以想象的财富,走在山坡上,巴魯一度想把金币狠狠地扔掉,忍了忍,又揣進兜裡。

因為幾枚金币,巴魯暫時妥協了解救同伴的決心,因為穆斯卡對他說,“識時務者方為俊傑”。

海盜婆婆雖然愛财如命,卻不在乎什麼俊傑的道理,諷刺他:“拿了幾枚金币就跑回家來了,你還是個男子漢嗎?”然後帶上他,重新啟程去追逐穆斯卡的艦隊。

還有一幕是,當天空之城毀滅後,希達和巴魯撐着滑翔艇回歸海盜婆婆的懷抱,婆婆擁抱着希達說:“真可憐啊,被剪了頭發該有多難過啊。”

什麼奇迹之地的墜毀,什麼命懸一線的苦難,一切龐大的概念和恢宏的叙事,都沒有“頭發被剪掉了”對于小女孩來說更重要。在冒險故事的尾聲,海盜婆婆輕聲說。

他想拍給小孩,卻看哭了大人

《天空之城》劇照

看到這裡,我徹底地明白了天空之城為什麼會墜毀,希達為什麼說,“隻要離開土地,就沒辦法活下去”。

再回想起天空之城上僅存的戰争機器人,渾身鏽迹斑斑,卻為了保護幾顆鳥蛋而移開飛機,來去往返,僅僅為了給女孩送上一束小花。

《天空之城》想對人們說,如果不關心個人的感受,不在乎鳥兒媽媽未出生的孩子,不為女孩被剪去的長發擔憂,離開名作“生命”和“愛”的土壤,再超前和強大的技術和文明都是空中樓閣,都将危在旦夕。

03

火光綽綽的晚上

宮崎駿選擇了如此的表達,與他自己的童年經曆有關。

出生于1941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勢正酣,宮崎駿是幸運的,伯父和父親經營着一家軍需附屬産品公司,整個家族不僅是以躲過被送去戰場的命運,還享受着富裕的生活。他父親甚至還赢得了一輛真正的汽車,在那個人人吃不飽飯的年代。

4歲那一年,空襲來臨,“汽油彈像下雨一樣從天而降,整座城市陷入火海”。叔叔從公司開來那輛小卡車,載着宮崎全家人逃離火海。而就在卡車即将發動時,鄰居家的婦女抱着孩子追出來苦苦哀求,希望帶着她一起走,但父親和伯父出于種種原因,拒絕了女人的請求。

“請載我們一程吧”的嘶喊聲逐漸消失在遠方,這個場景在幼年宮崎駿的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記,以至于在許多年以後,仍然在他腦海中構成戲劇化的一幕。

他想拍給小孩,卻看哭了大人

《千與千尋》劇照

“我們開着一輛‘罕見‘的汽車跑掉了,甚至抛下了那些要求搭車的人,而很多人就這樣的離去了……”這一幕帶給他的痛苦,牽動着更龐大的思索:

“如果說父母沒有搭救那一對母女是‘惡’的話,那麼轟炸日本的(美國)飛機又是什麼?如果說美國飛機轟炸日本是‘大惡’的話,那麼日本軍國主義在中國、菲律賓和東南亞國家進行的大屠殺簡直就是十惡不赦了!”

成長至青年以後,宮崎駿因父母曾經的軍需營生和日本發動的侵略戰争痛苦不已。他深覺社會的荒謬和虛僞,“但從出生的那一天起我就陷入了這個怪圈無法自拔,根本無法與之對抗”。

直至,宮崎駿與動畫相遇。就像是巴魯眼見着一位沉睡的少女從空中降臨,宮崎駿有如醍醐灌頂般地“徹底找準了自己的定位”。他決定,自己應該在動畫裡,“去描繪孩子們的天真純樸和大而化之”。 

這也是為了去解答自己自4歲那年起持有的困惑。宮崎駿說:“我意識到,我應該拍這樣一部卡通片,故事裡的孩子在這種情況下會說出‘讓她上車吧’,而不會因為大部分人不這麼做就放棄。”

他想拍給小孩,卻看哭了大人

《千與千尋》劇照

于是,後來有了《天空之城》的希達,在軍隊的追捕和威脅之下,她仍然拒絕成為傀儡,拒絕借出飛行石結晶的力量。

有了《千與千尋》的千尋,毅然決然地登上沒有返程的水上列車,去尋找解救白龍的方法。

有了《哈爾的移動城堡》的蘇菲,一次一次地對身中詛咒的稻草人和身陷囹圄的哈爾伸出援手,後來收獲了自己的幸福。

還有《魔女宅急便》的琪琪,向一位婦人送去了嬰兒的奶嘴,是以得到了住所和第一份的工作。

無數次回望那個火光綽綽的晚上,宮崎駿決心以動畫作品中屬于孩童的純白、善良和不計得失的勇氣去與之對抗。

而《天空之城》,就是這樣一份兒童節禮物,獻給所有人的和平之禮。

文中配圖部分部分來源于網絡

編輯 | 吳擎

排版 | 劉亦琛

關注南風窗,檢視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