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宮崎駿的“冷飯”,為什麼吃不膩?

宮崎駿的“冷飯”,為什麼吃不膩?

宮崎駿的“冷飯”,為什麼吃不膩?

在宮崎駿看來,他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有感情的個體,哪怕是素未謀面的“空氣”。每天早上他第一個到工作室,都會在開窗的同時對着四周的“空氣”打招呼。或許就是這樣的思考方式,才讓他的作品飽含溫情。

作者|裡昂\編輯|孤鴿

六一兒童節,《天空之城》全新數字修複版在内地上映。這是5年之内,中國内地第4次引進宮崎駿的動畫電影。

其實,每年内地都會拿出一些經典作品來做重映,但大部分在市場上都會遇冷,票房并不理想,被認為是“炒冷飯”。《天空之城》是宮崎駿37年前的作品,也是冷飯,觀衆卻愛吃。

因為,宮崎駿一生都在尋求動畫的“現實主義”,看似虛構的動畫世界裡有着豐盈的現實内容,觀衆總能在影片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獲得一種持久的力量。

尤其是片中那細膩又清新的手繪畫面,賞心悅目,毫不過時,反而在技術高度發到的今天,更顯出一種自然美。

是以,能在大銀幕上看到空中浮城拉普達,聽到久石讓那空靈通透的配樂,對觀衆來說,的确有着極大的吸引力。

宮崎駿的“冷飯”,為什麼吃不膩?

還之前欠下的電影票

《天空之城》是宮崎駿電影在中國内地的第4部重映作品,他的每部作品幾乎都能在内地市場掀起不小波動。

2018年《龍貓》在内地收獲1.73億元票房;2021年的《千與千尋》更是砍下4.88億元;稍遜一些的《崖上的波妞》,重映于2020年,也有2841萬元票房。

宮崎駿的電影就是有如此魔力,讓觀衆百看不厭。社交媒體上,隻要是關于他的消息,也常常上熱搜,足見大家的關注度。

宮崎駿的電影創作之路,和“80後”的成長是同步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本土動漫還未真正起步,而隔海的日本動漫已進入發展高潮,以宮崎駿為核心的吉蔔力工作室,便成立于1985年,在數十年中制作了幾十部電影,慢慢築起了一個動畫王國。

宮崎駿的“冷飯”,為什麼吃不膩?

宮崎駿

《天空之城》便是吉蔔力工作室成立後啟動的第一個項目。“我想制作一部少年英雄為了夢想、不斷拼搏的冒險故事,一部給國小生看的電影!”這是宮崎駿當時的創作初衷。

1986年影片在日本上映後,本土隻收獲了5.8億日元票房,觀影人次僅為77萬人,票房慘敗。不過,時間能證明一切,在經曆了沉澱之後,《天空之城》口碑大漲,被影迷奉為經典,目前豆瓣評分9.2,在豆瓣TOP250中位居48名。

接下來,吉蔔林又推出了《龍貓》《魔女宅急便》《幽靈公主》等經典作品。2002年,《千與千尋》拿下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成為迄今為止唯一斬獲歐洲三大電影節最高獎項的動畫電影。次年,又拿下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讓宮崎駿及吉蔔力工作室的聲譽達到曆史頂點。

宮崎駿的“冷飯”,為什麼吃不膩?

很早之前,宮崎駿曾問過中國記者一個問題:“我的書從來沒有在中國翻譯過,電影從來沒有在中國上映過,為什麼這麼多中國人知道我,熟悉我的作品?”

其實,宮崎駿的《天空之城》《龍貓》《風之谷》等都曾在1990年左右被内地引進過,隻不過當時規模十分有限,看過的人極少。是以,今天的重映,也便成了“還欠下的電影票”。

大部分80後、90後觀衆,與宮崎駿的動畫相遇,是通過DVD光碟、網絡等形式,并在一開始就被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美好的動畫世界所觸動,在内心留下深刻印記。

宮崎駿的“冷飯”,為什麼吃不膩?

《風之谷》劇照

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很成功的一點在于打破了兒童和成人之間的觀影界限,可謂老少皆宜。即便觀衆長大了,也不影響其對作品的喜歡,有種常看常新的感覺。

同時,宮崎駿長期與日本音樂大師久石讓合作,後者為電影創作了一系列美好動聽的配樂,尤其是标志性的鋼琴曲,長久地回蕩在觀衆耳畔,每當聽到,眼前便能浮現出卡通片段。

是以,即便宮崎駿的動畫電影時隔幾十年後再放映,觀衆也願意買單,因為值得。

影響了一代中古動畫從業者

2015年,在一次日本東京競拍會上,宮崎駿親筆手繪的6張《天空之城》畫稿,起拍價8萬日元(約合人民币4752元),一位來自中國的買家,前後共舉牌291次,最終以2050萬日元(約合人民币121萬元)的高價拍得。

日本媒體驚呼,“以後看宮崎駿原始手稿居然要跑去中國了。”

宮崎駿的“冷飯”,為什麼吃不膩?

《天空之城》手稿圖

拍得宮崎駿手稿的是一位叫金城的動漫藝術家,他經曆過宮崎駿的這些作品,心中始終有一個夢想,希望自己心裡永遠住着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孩。

宮崎駿的作品确實影響了衆多中國從業者,是很多動畫人心中仰望的高山。最具代表性的,可謂是動畫導演田曉鵬。

2015年,田曉鵬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上映時,有人指出片中角色有模仿日本動漫之嫌,田曉鵬坦然稱,自己從小愛看動漫,特别喜歡宮崎駿,但這些元素其實都來自中國。可以看到,宮崎駿在他的心中分量不輕。

宮崎駿的“冷飯”,為什麼吃不膩?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劇照

2016年,田曉鵬來到日本通路吉蔔力工作室,委托宮崎駿之子宮崎吾朗導演操刀《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日語版配音。那天,他還見到了宮崎駿,并與之合影。

當時他發了一條微網誌說道,“老爺子穿着圍裙走來,那麼親切,我覺得自己好像在童話世界裡一樣。20多年沒哭過了,在他面前我隻是個國小生。”

2019年,《千與千尋》在内地上映時,田曉鵬參加了首映禮,稱贊這是一部厲害到讓同行人“絕望”的電影。而今年春節檔,田曉鵬7年磨一劍的動畫電影《深海》上映。片中,一個隻有8歲的小女孩參宿,誤入深海大飯店,開啟了一段冒險旅程。

初看設定,像極了20多年前的《千與千尋》,而深海大飯店的餐廳,也将觀衆拉回到湯屋中群怪餮食的熟悉場景。并且,《深海》中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不設地域人種限制,也深得宮崎駿的世界觀影響。

《深海》借助小女孩的夢境,展現了重組家庭孩子的成長創傷、抑郁等沉重話題,而《千與千尋》也是通過小女孩的一次誤入,探讨了成長中無法逃避的離别和獨自面對社會的成長曆程,都有一種悲傷的底色。

難怪有人稱贊田曉鵬為“中國的宮崎駿”。

宮崎駿的“冷飯”,為什麼吃不膩?

《深海》和《千與千尋》都有食堂場景

此外,還有很多動畫創作者表達過對宮崎駿的喜愛。動畫《非人哉》執行導演張喆說他在大學時候看宮崎駿的《幽靈公主》,為之動情落淚。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導演餃子視宮崎駿為偶像,在他的第一部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片尾字幕中,特意緻敬了宮崎駿。

導演王川在看到《天空之城》之後,打開了視野,2011年他在創作動畫電影《魁拔》之初,便仔細研究宮崎駿的作品,重點學習了他将漫畫寫實發揮到極緻的風格。電影《魁拔之十萬火急》上映後,以畫面精美赢得一片稱贊。

近年來,國産動漫正在崛起,不時就會出現一部口碑和票房雙豐收的作品,觀衆也為此雀躍自豪。其實,很多國産動畫電影中或多或少都有宮崎駿的影子。可以說,他的創作建立起了動畫電影的一個審美标杆,也是動畫創作者們繞不開的一位大師。

“動畫界的魔鬼”

宮崎駿的作品之是以讓人百看不厭,因為裡面傾注着他大善大美的世界觀,和追求極緻的創作态度。

宮崎駿出生于1941年的日本,在戰争年代出生并在戰後廢墟中長大的他,自稱是一個“厭惡日本的日本人”。反對戰争、熱愛自然、敬畏生命,是他之後在動畫創作中的永恒主題。

比如1988年的《龍貓》,故事設定為龍貓是一個隻有好孩子才能看到的森林精靈,将純真童心發揮到了極緻。片中沒有爾虞我詐,沒有戰争與死亡,隻有小孩子心中充滿童真的幻想、憨态可掬的龍貓以及日本鄉間美麗的風景。

在1992年的動畫電影《紅豬》中,宮崎駿第一次将視角投向成人世界,表達了自己對戰争的憎惡。片中主人公羅森是一戰中意大利空軍的王牌飛行員,因為拒絕為法西斯作戰,被施了魔法變了一頭豬。宮崎駿塑造了一個反英雄形象,以自我放逐的方式,來解構戰争。

宮崎駿的“冷飯”,為什麼吃不膩?

《紅豬》劇照

在工作态度上,宮崎駿幾十年來一直秉承着一種匠人精神,對于作品細節要求嚴苛。他所有動畫作品全部都是手繪完成,《千與千尋》繪制了11萬張畫稿,《懸崖上的波妞》的手繪成稿更是高達17萬張。稍不滿意,他就會撕掉重畫,工作台旁經常堆滿成箱的廢稿。

對于細節的極緻追求,讓他身邊的從業人員都苦不堪言,甚至連和他有過合作的兒子宮崎吾朗都會抱怨,他是0分爸爸。人們私底下給他取了一個可怕的名字“動畫界的魔鬼”。宮崎駿會毫不留情地鞭撻每一位在吉蔔力工作的動畫人,竭盡全力去“榨幹”他們的潛能和時間。

在動畫《起風了》中,有一個人群四散的畫面,不重要的人物本可以粗略帶過,但這個僅僅隻有4秒鐘的畫面,宮崎駿卻帶着團隊畫了一年零三個月,讓每個人物的表情神态和動作都清晰可見。

宮崎駿的“冷飯”,為什麼吃不膩?

《起風了》劇照

在宮崎駿看來,他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有感情的個體,哪怕是素未謀面的“空氣”。每天早上他第一個到工作室,都會在開窗的同時對着四周的“空氣”打招呼。或許就是這樣的思考方式,才讓他的作品飽含溫情,就算是壞人也有非常溫柔的一面。

宮崎駿曾7次宣布退出動畫電影,又7次複出。對于他的這種搖擺,可以了解為宮崎駿在身體和精神上的一次長久抗争,日漸老化的身體難以維系高強度的工作,不得不選擇退出,然而精神上的自由與靈感的迸發,又讓他選擇繼續前行。

從1963年進入東映動畫公司開始,宮崎駿從事動畫行業已經整整60年了,他對整個日本乃至世界動畫行業的貢獻毋庸置疑,尤其是吉蔔力工作室成立的近40年間,宮崎駿和他的團隊憑借着對動畫的執着和熱愛,為觀衆奉獻了無數經典作品。

動畫創作是一個漫長且消耗的過程,對于創作者來說,要耐得住寂寞和煎熬。就像《千與千尋》中的台詞:“不管前方的路有多麼崎岖不平,隻要走的方向正确,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或許,宮崎駿的這句話,可以與國内同行共勉,也與我們每個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