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失去知音的俞伯牙斷弦碎琴,從此不再操琴,千古以來知音最難覓

中國曆史上有位“琴仙”俞伯牙,他作的曲、彈的琴,能夠表達出豐富的情感,非常動人。

一天晚上,他乘船來到湖北漢陽江口的一座荒山邊。

這一天正是農曆的八月十五,圓月當空,把滿面照耀得如同白晝。

這優美的場景,引起了他彈琴的興緻。

失去知音的俞伯牙斷弦碎琴,從此不再操琴,千古以來知音最難覓

他讓書童點上香,拿出琴,将琴放在視窗邊的桌子上,開始彈奏起來。

彈了一會兒,他擡頭向窗外望去,發現岸邊的岩石下面有一個人影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裡。

經過詢問,原來是一名樵夫。

樵夫說,他聽到船上有人彈琴,彈得太好了,是以舍不得走。

失去知音的俞伯牙斷弦碎琴,從此不再操琴,千古以來知音最難覓

俞伯牙說:“我作了許多年的官,朝廷中都找不到一個真正懂得我琴聲的人。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什麼曲子。”

“你彈的是孔夫子贊賞顔回的那首歌的曲子。”

俞伯牙想不到在這荒郊野嶺之地竟然有懂琴之人,感到特别高興。

于是他親自沏了一壺茶,讓書童把那位樵夫請上船來。

失去知音的俞伯牙斷弦碎琴,從此不再操琴,千古以來知音最難覓

俞伯牙和樵夫相對而坐,對他說:“同一首曲子,由于彈琴時的心情不同,效果也會不同,音樂是能夠表達感情的。我彈琴的時候心中在想什麼,你能聽出來嗎?”

樵夫說:“你先彈一曲,我試着猜一猜,如果猜不出來,請别見笑。”

俞伯牙重新調好了弦,心裡想着高山的雄偉,然後彈奏起來。

樵夫微閉雙眼,凝神細聽,臉上出現愉快的神情,好像沉溺在音樂優美的旋律中了。

聽完一曲,樵夫輕輕用手拍着桌子說:“氣勢磅礴,就像雄偉的泰山一樣。”

失去知音的俞伯牙斷弦碎琴,從此不再操琴,千古以來知音最難覓

俞伯牙沒有說話,繼續彈奏了一曲,心裡想的是浩浩蕩蕩江河。

琴聲剛停,樵夫高興地站了起來,說:“好曲子,好像看到了煙波浩渺的江河。”

俞伯牙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心意竟然被樵夫完全猜中了。

他急忙站起身,拉着樵夫的手,激動地說:“美玉原來是藏匿在石頭中的,我怎麼能憑地位、衣着來看人呢?多少年來,我一直夢想着有一個真正能聽懂我琴聲的人。可是在士大夫中,我沒有遇到一個。今天,我找到了,他就是你啊!”

失去知音的俞伯牙斷弦碎琴,從此不再操琴,千古以來知音最難覓

這位樵夫姓鐘,名子期。從此,兩個人就成了知心朋友。

後來,鐘子期不幸病故,俞伯牙為失去唯一的知音而悲痛萬分。

他不遠千裡來到鐘子期的墳前,擺好琴彈奏了一曲。

彈唱完一曲,俞伯牙哭得死去活來,他扯斷了琴弦,摔碎了琴,從此再也不彈琴了。

失去知音的俞伯牙斷弦碎琴,從此不再操琴,千古以來知音最難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