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山流水覓知音,梅瓶上的青花攜琴訪友圖

高山流水覓知音,以琴會友,在中國古代是一個常見的話題。一般提到琴,最先讓人想到的總是伯牙子期這一對知音。

戰國的時候,琴師俞伯牙善彈七弦琴,技藝高超。有次他在路上彈琴,偶遇一位樵夫鐘子期,沒曾想區區一位樵夫,竟然能聽出伯牙琴聲中的各種情緒。當伯牙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鐘子期便說“這琴聲峨峨兮若泰山”,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鐘子期又會說“這琴聲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驚訝于鐘子期竟能聽出自己在琴聲中的心境,于是兩人在這琴聲的契機之下結成好友,互為知音。

高山流水覓知音,梅瓶上的青花攜琴訪友圖

▌明 青花攜琴訪友圖梅瓶 高32.5厘米 口徑5.4厘米 足徑10.5厘米

瓶小口,頸部上收下闊,豐肩,長腹下收,通體青花裝飾,肩飾海水紋及海馬紋,腹繪攜琴訪友圖,近足處飾海水紋,素底無釉,無款識。

明代天順時期的青花瓷器具有本朝的特點,以此件青花梅瓶為例,當時的的青花有濃豔的深藍色和泛灰的淡藍色的變化,此器采用的是進口青花钴料,色澤濃豔,并帶有黑色結晶斑。畫面運筆自然,采用一筆勾勒,特别是中鋒運筆所繪流雲與人物有獨到之處,顯示出較高的繪畫水準。青花圖案不似宣德之暈散,亦不象成化之纖細,帶有一種飄逸感。而畫面中的人物多逆風而行,冠帶、衣衫拂揚,神情悠然。足前是疾風下的勁草,背後是雲氣掩映的峻嶺山林。所繪雲紋,粗重豪放,呈靈芝形,并有層層的小圈密布于雲氣的一側。這種特殊的流雲紋,既與明代初期的疏簡風格不同,又與成化以後的圓柔風格有異,其時代特征較為突出。天順青花瓷器在胎體及造型上也展現出時代特色,一般胎體較成化時期厚重,形體較宣德時高大,此瓶也無例外,風格古樸敦厚。

青花攜琴訪友圖梅瓶瓶腹構圖清晰明了,一高士帶着攜琴小童,正悠哉悠哉地要去拜訪好友。畫中境界開闊,筆觸精細,景色秀逸,展現出了自然山水的氣韻美。

高山流水覓知音,梅瓶上的青花攜琴訪友圖
高山流水覓知音,梅瓶上的青花攜琴訪友圖

本期《收藏》微信責編 穗頨

微信營運合作請發消息至公衆号

sczz029

高山流水覓知音,梅瓶上的青花攜琴訪友圖

創刊于1993年

一冊在手,把握收藏

微信名:收藏雜志

微信ID:sczz029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