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相信很多人都沒去過的艾蕪故居,就在成都邊上

作者:去買票
相信很多人都沒去過的艾蕪故居,就在成都邊上

艾蕪原名湯道耕,1904年生于新都區清流鎮,被譽為“流浪文豪”,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說集《南行記》、《南行記續篇》,長篇小說《山野》、《百煉成鋼》等。他是最早把西南邊疆地區下層社會風貌帶進現代文學創作中的作家之一,對開拓新文學創作的領域作出傑出貢獻。

相信很多人都沒去過的艾蕪故居,就在成都邊上

艾蕪畫像

新都清流鎮,與彭州毗鄰,而艾蕪故居,更在緊鄰界線的翠雲村。是以很多人認為艾蕪是蓬州人,這是錯誤的。

相信很多人都沒去過的艾蕪故居,就在成都邊上

艾蕪故居坐落于林盤院落邊,正面就是稻田,側面一條百餘米長的明渠,涓涓流水,流向碧野深處。故居不如想象中的壯觀精緻,而且并不收費,甚至并無衍生經營。看來當地政府投資翻修,并非着眼于“文化搭台、經濟唱戲”,而是發自内心紀念這位本地文化泰鬥。

相信很多人都沒去過的艾蕪故居,就在成都邊上

艾蕪故居門口

跨進故居的門檻,雖然烈日炎炎,卻絲毫感覺不到炎熱。修舊如舊的故居為傳統川西民居,四合院落、木質結構,占地459.16平方米,建築面積238.15平方米—昔日的舊居,變成一座紀念館,但依然樸素親切,院落的三棵“水冬瓜”樹依舊保留原貌。

相信很多人都沒去過的艾蕪故居,就在成都邊上

堂屋門前展示了一座漢白玉艾蕪頭像雕塑,聽說是艾蕪女婿、著名雕塑家彥冰先生的作品。

相信很多人都沒去過的艾蕪故居,就在成都邊上

艾蕪雕像

故居内展廳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足迹”,以時間為主線,分“童年故事”、“南行記”、“鍛煉”和“百煉成鋼”四個部分。另一展廳是學堂和寄語。學堂展出艾蕪著作和相關作品,寄語展示全國寄贈和艾蕪一生的成就,并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生動地展示了艾蕪的成長經曆以及與巴金等作家的交往。而正房為艾蕪生活場景紀念展區,重制了艾蕪幼年家中陳設。

相信很多人都沒去過的艾蕪故居,就在成都邊上
相信很多人都沒去過的艾蕪故居,就在成都邊上

艾蕪的故居,就如同他本人及作品一樣,不喜繁華,“習慣了清靜與寂寞,也習慣了自我的邊緣化,他的潔身自好與邊緣化一脈相承。”(王蒙語)。

相信很多人都沒去過的艾蕪故居,就在成都邊上

今天的我們,無論是“南行”還是“北往”,都已經沒有了艾蕪當年的困苦艱難,但人生,卻不免如“南行”之路一樣充滿荊棘和磨難,激發我們永遠保持生活的勇氣,“像河一樣,歌着,唱着,歡樂着,勇敢地走在這條坎坷不平、充滿荊棘的路上。”

相信很多人都沒去過的艾蕪故居,就在成都邊上

艾蕪年輕時離開家鄉後,就沒回老家居住過。他的人生,确如他自己所說“像一條河一樣,流着,流着,不住地向前流着”—他不僅僅屬于家鄉,更屬于廣袤的天空和田野。

撰文:王亮 編輯:老蓋 攝影:老蓋 營運:王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