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威武的“紅男爵”與危險的“駱駝”,一戰空中的老對頭

作者:廣東中醫

一戰中破解機槍協調器的德國人,很快便占據了天空,他們的福克式飛機為德國人拿到了近兩年的空中優勢,而協約國這邊自然不能放任這種情況的繼續發生。

威武的“紅男爵”與危險的“駱駝”,一戰空中的老對頭

人稱福克式災難就是指的這件事

福克式戰鬥機獨霸天空的局面沒有維持多久,很快協約國就通過解剖繳獲的福克式飛機,仿制出了自己的專用戰鬥機。空戰進入互有攻防。互有勝負的混戰時期。但德國擁有殷麥曼、波爾克、裡希特霍芬等天才飛行員,以及他們開創的各種空戰戰術和領先世界的航空兵組織體系,是以依然可以在空戰中略占上風。

威武的“紅男爵”與危險的“駱駝”,一戰空中的老對頭
威武的“紅男爵”與危險的“駱駝”,一戰空中的老對頭

有殷麥曼和裡希特霍芬等天才飛行員組成的德國空軍在面對優勢的協約國空軍同樣不落下風

在1917年4月的第二次埃納河會戰中,面對擁有兩倍半數量優勢的協約國航空兵的進攻,德國航空兵沉着應戰,粉碎了對方奪取制空權的企圖,造成了英、法飛機的嚴重損失。英國人将該月驚呼為“血之四月”,這是德國在一戰中航空戰績輝煌的頂點。

但是,随着美國的參戰,德國勝利結束戰争的希望日漸渺茫。到1918年初,德國的資源已經接近枯竭,而協約國卻得到了源源不斷地補充。由于新式飛機的大量加入,英法已經逐漸扭轉空中戰局。這年4月,也就是“血之四月”之後剛好一年,發生了一場同樣影響很大的空戰,隻不過這次受到重創的是德國人。

威武的“紅男爵”與危險的“駱駝”,一戰空中的老對頭

裡希特霍芬的飛機塗成醒目的紅色被人稱為“紅男爵”

4月21日上午,是個多雲的天氣。德國戰鬥機飛行員中的第一精英第1狩獵中隊隊長曼弗雷德·馮·裡希特霍芬男爵率領9架福克Drl型戰鬥機在索姆河上空巡邏。由于他把自己的飛機塗成醒目的紅色,由此得到一個綽号—“紅男爵”。

很快,巡邏隊遭遇到英國王軍航空隊第209中隊的15架“駱駝”式戰鬥機,在空戰中居于數量劣勢的德機被猛烈攻擊。也許是被敵人激怒,也許是對自己的空戰技巧太過自信,“紅男爵”違背了他自己創立的“不能深入敵方戰線太遠”的飛行原則,死死咬住一架敵機,從高空追到低空,進入協約國戰線後方,在一條河谷中追擊了大約5千米的距離。盡管對方飛行員也是一個老手,用盡智慧做出各種各樣的機動動作企圖甩開他,但一直沒有成功。當然。“紅男爵”也不能成功擊落對方。看到戰友身處險境,第209中隊的加拿大飛行員阿瑟·布朗急撲下來,從尾後向裡希特霍芬射擊。“紅男爵”這才發現禍事臨頭,拼命左轉,但為時已晚,一顆7.62毫米口徑的機槍彈打中了他。

威武的“紅男爵”與危險的“駱駝”,一戰空中的老對頭

關于“紅男爵”的具體死因,直到今天依然無法确定。有人堅持說不是布朗的功勞,而是地面上澳洲機槍手射擊的結果。不管怎樣,“紅男爵”的死是一個标志性事件,在此之前,德國航空兵一直居于上風,在此之後,他們将把空中優勢無奈地讓給敵人,與祖國一起滑向最後的失敗。

在這次空戰中,雙方的參戰飛機都是一戰後期最優秀的戰鬥機機種。先看德國的福克Dr.l,它其實不是德國的原創。1917年5月,英軍的一架索普威茨三翼機迫降後落到德軍手中,德國當局立即要求各大飛機設計制造商進行仿制,其中以福克公司的福克Dr.l完成得最快。1917年8月16日,福克Dr.l首飛成功,而且性能優于英國原品德軍大喜過望,幾天後就急不可待地把它投入了運用。

威武的“紅男爵”與危險的“駱駝”,一戰空中的老對頭

福克Dr.I作為一種優秀的三翼機但也沒能擺脫三翼機的缺陷

福克Dr.I跟索普威茨一樣同為三翼機,這是它最大的特點。早期的飛機因為發動機功率不足,必須有較大升力才能起飛,而增加升力的最好辦法就是增大機翼面積。受限于當時的技術,一層機翼不可能做得太大,是以要增加機翼層數。一戰時常見的是雙翼機,三翼機并不多,因為三層機翼雖然會增加升力,卻也會增加阻力,并且對飛行員視界的限制更顯著。福克DrI為減小阻力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使外表盡可能光滑流暢、在機首上半部安裝金屬整流罩等。更先進的設計是取消了當時飛機上普遍存在的機翼張線,僅保留剛性的支柱。這表明它的機翼強度已經有了保證,無需靠張線緊繃維持了。通過一系列措施,福克Drl的最大平飛速度可以達到185千米/時,這比當時所有投入實用的飛機都要快。

威武的“紅男爵”與危險的“駱駝”,一戰空中的老對頭

福克Dr.I依然不失為一架優秀的戰鬥機

除了奇迹般的高速外,福克Drl也非常靈活,這受益于很大的機翼總面積它的翼載僅有31.4千克/平方米,相當于現代戰鬥機的1/10左右,這就意味着福克Dr1的盤旋半徑相當小。這對一戰時流行的水準盤旋格鬥非常有利。此外,随着機槍協調器技術的進步,福克Dr.l的機首安裝了兩挺機槍,比當時一般隻有一挺航向機槍的戰鬥機火力增強了一倍。通過設計師的精心設計,飛行員的視界也得到了改善。總之,福克Dr.1确實是非常适于空戰的戰鬥機。

威武的“紅男爵”與危險的“駱駝”,一戰空中的老對頭

駱駝戰鬥機一出世就成為了福克Dr.I最危險的對手

英國人不會容忍德國占據技術高峰。1917年夏,索普威茨公司研制的“駱駝”F1雙翼戰鬥機投入了戰場。它在提高速度和增強靈活性方面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機首首次采用了包裹整個發動機的金屬整流罩,而不像其他飛機一樣隻包裹上半部分,這種整流罩有效地降低了阻力,而且有一定的防彈作用;機首上方也有兩挺航向機槍,火力強大。

威武的“紅男爵”與危險的“駱駝”,一戰空中的老對頭

駱駝戰鬥機采用了完整的發動機整流罩,大大減小了阻力

“駱駝”F.1的速度比福克Dr.1快,水準機動性也不差。但是由于設計上的缺陷這在早期航空史上是很正常的,畢竟沒有任何先例可循——該機的穩定性較差,容易進入螺旋無法改出,是以被英國飛行員起了一個綽号—“危險的駱駝”,意為它對于敵人和自己的駕駛員來說都一樣危險。值成航空技術發展的趨勢看,它是比福克Dr.1先進的。從飛機發明到20世紀60年代,提高速度一直是飛機設計的首要目标,直到今天,更高的速度依然是設計師們的考慮要點。

威武的“紅男爵”與危險的“駱駝”,一戰空中的老對頭

1918年下半年,德國推出了自己的最後一種戰鬥機福克Dr.III,它回歸了雙翼機的傳統,卻也借鑒了福克Dr.I的優良設計,進一步減少了阻力,擁有更大的速度和更好的機動性。雖然飛行性能并不超過同期協約國的戰鬥機,但垂直機動性良好,便于新手操作,實戰中足以克制“駱駝”型戰鬥機。可惜僅僅過了幾個月,德國就投降了。技術成就不足以抵消拙劣的外交,面對自己招惹來的絕對優勢的敵方武力,德國連同它的航空兵一起屈服了。所有的先進飛機都成了廢物,隻能化為木柴,在爐火中發揮最後的餘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