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梁實秋:與發妻恩愛50年,發妻去世後,轉頭給别人寫90封情書

作者:絕易塵

我國自古以來對婚姻就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說法,這一習俗延續了上千年,甚至在民國建立之後,這種習俗依舊存在,許多家庭仍舊包辦子女的婚姻。父母将自己所認為的好人家婚配給自己的孩子,他們想讓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度過一生。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不少名人抛棄父母包辦的婚姻,勇敢地追求自己所愛。

梁實秋:與發妻恩愛50年,發妻去世後,轉頭給别人寫90封情書

可是梁實秋卻沒有這樣做,他反而在父母的安排下與見面,一見鐘情,2人恩愛50餘年。但是在逝世後不到1年的時間裡,72歲的梁實秋卻愛上了另一個女人,甚至為了韓菁清2個月寫下90封情書,這些情書長達20萬字。

梁實秋的父親是一位飽讀詩書的人,并且是當時政府安排第一批接受西方教育的知識分子,他深知教育對于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是以梁父對梁實秋要求一直都十分嚴格,雖然梁父接受過西方的教育但是他對于西方的文化也并不是全部認同的。或許是由于這方面的原因,梁父最終還是包辦了梁實秋的婚姻大事。

梁實秋知道父親包辦自己的婚姻這件事,不是父親親口告訴他的,是他自己發現的。那天他從學校回到家中,發現桌子上放着一張紅色紙條,上面寫着一位姑娘的生辰八字,另一張紙條上寫着自己的生辰八字,他便明白了父親已經在替他物色将來的妻子了。

梁實秋:與發妻恩愛50年,發妻去世後,轉頭給别人寫90封情書

那個時候的梁實秋剛剛20歲,梁父的一位朋友帶着自己的女兒來到家中做客,這便是梁實秋和程季淑的初見,也正是這一見,使得梁實秋再也挪不開眼去看其他女子。

此後梁實秋便對程季淑念念不忘,但是想到父親已經再給自己物色妻子,内心又十分沖突。但是沒想到梁父竟然問梁實秋程季淑如何,這讓梁實秋心裡十分開心。

于是在雙方家長的前橋搭線之下,梁實秋和程季淑正式見了面。在這次交談中,雖然程季淑話語不多,但是梁實秋發現她是一個知書達理的女孩,頗有大家閨秀之風範。

程季淑性格恬淡,梁實秋就順着程季淑的性子,于是兩人之後的交往也是十分平淡,沒有什麼擦出什麼特别的火花。

一晃眼幾年過去了,梁實秋要出國繼續深造,但是程季淑卻沒有出國的安排。本以為兩人的感情就要到此為止了,但是這個時候梁實秋卻許諾等他回國之後,就娶程季淑為妻,與她相守一生,白頭到老,程季淑也答應梁實秋,表示自己願意等他回國。

梁實秋:與發妻恩愛50年,發妻去世後,轉頭給别人寫90封情書

就這樣,梁實秋在自己年少之時就對程季淑許下相守一生的承諾。

梁實秋與程季淑兩人的愛情看似平靜如水,但是兩人卻一同度過了許多困難。1937年,北平淪陷,梁實秋認為自己之前的一些言論恐怕會遭到日軍的迫害,是以決定帶着妻兒逃脫,但是這個時候程季淑的母親卻突發重病。無奈之下,梁實秋隻好自己先行離開。

兩人這一分别就是6年之久,6年之後程季淑的母親病逝,此時兩人都已經步入中年,眉宇間也不再似從前那般。

但是分别這麼多年,梁實秋都堅持給程季淑按時寫信,程季淑每每收到來信之後也會給梁實秋回信,兩人的感情并沒有因為時間和距離變淡,反而更加堅定。

兩人風風雨雨幾十年,直至年過古稀,才有機會好好享受生活。梁實秋當下決定帶着程季淑到美國去,安度晚年,白頭相依。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福禍旦夕,程季淑再一次外出購物途中,被商場臨街的一個梯子砸傷,不幸離世。梁實秋悲痛欲絕,最終寫下《槐圓夢憶》一書來悼念自己的亡妻。

梁實秋:與發妻恩愛50年,發妻去世後,轉頭給别人寫90封情書

梁實秋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回憶起自己與愛妻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雖然平淡但是卻耐人尋味。可回首現在卻物是人非,如此一來,梁實秋更加傷心難過,整日以淚洗面。

後來,梁實秋在自己的台灣出版商朋友的建議下,來到了台灣散心。恰恰就是這次台灣之旅,讓已經72歲的梁實秋再度找到自己的良人韓菁清。韓菁清是當時的歌壇皇後,家境十分殷實,父親是一位商業大佬,隻有2個孩子。韓菁清進入歌壇完全是因為自己的愛好,她喜歡音樂帶給她的放松感,畢竟她的家中可不不缺錢。

梁實秋和韓菁清的相識是源于一本詞典。當時韓菁清在書店想買一本《遠東英漢大辭典》,結賬的時候書店老闆随口一說這本詞典的翻譯者正好也在書店裡,于是兩人便在書店老闆的無心牽線下第一次見了面。

在這次的見面中,梁實秋發現韓菁清是一位文化底蘊十分深厚的知性女子,後來梁實秋便經常與韓菁清相約,兩人談古論今,總有說不完的話,道不完的情。在随後的聊天之中,梁實秋發現自己被韓菁清的知性魅力深深吸引,無法自拔,于是便向她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可是出乎意料的,韓菁清拒絕了梁實秋。

梁實秋:與發妻恩愛50年,發妻去世後,轉頭給别人寫90封情書

原來,韓菁清知道程季淑剛剛過世不到一年,自己這個時候不能和梁實秋在一起,況且2人年齡相差太大,就這樣在一起,外面的媒體報紙不知道會如何诋毀他們。

可是梁實秋卻并不在乎這些,他寫信給自己的在美國的女兒說明了這件事情,女兒并不反對這件事情,但是她勸誡父親要思量清楚。

有了自己女兒的了解,梁實秋更是幹勁十足,他常常給韓菁清寫情書。已經72歲的梁實秋還是十分幽默,他将寫好的情書扔在韓菁清的家門口,然後再敲門進去,告訴韓菁清自己在門外撿到了一封信不知道是誰寫的,但是收件人卻寫着韓菁清的名字,韓菁清便哭笑不得的将梁實秋請進門。

梁實秋:與發妻恩愛50年,發妻去世後,轉頭給别人寫90封情書

梁實秋就用這種風趣幽默的方式,一點一點讓韓菁清放下顧慮,一點一點攻下韓菁清的心防,最終韓菁清答應了梁實秋。

可是不久之後梁實秋就要再度傳回美國,去料理亡妻的後事,這讓此時的梁實秋十分為難。但是韓菁清卻讓他放寬心,早去早回,安心料理美國那邊的事情,自己會在台灣一直等他的。

即使在美國,梁實秋也沒有忘記按時給韓菁清寫情書,韓菁清收到梁實秋的來信同樣也會按時回信。

從梁實秋開始追求韓菁清,到兩人正式在一起,一共是2個月的時間,在這2個月的時間裡,梁實秋一共給韓菁清寫了90多封情書,累計20多萬字。或許這就是愛情吧,一段跨越年齡的甜美愛情。

梁實秋:與發妻恩愛50年,發妻去世後,轉頭給别人寫90封情書

梁實秋和韓菁清一共生活了13年,在這期間,韓菁清一直對梁實秋細心照顧。每每出門都是韓菁清拉着梁實秋的手,帶着他穿過大街小巷,每晚還為他煲湯。

梁實秋走後,韓菁清再未與其他男人結親,在她和梁實秋生活的老屋裡,過起了獨居的生活,直到病逝。

梁實秋這一生遇到過2個女人,這2個女人都是他的摯愛。雖然在程季淑逝世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梁實秋就有了新歡,但是這并不能說明他不愛程季淑,若是真的不愛,他大可在當初就棄了程季淑,在程季淑離開之後也不必寫書悼念他們相愛的這50年。

梁實秋:與發妻恩愛50年,發妻去世後,轉頭給别人寫90封情書

我們也不必苛責梁實秋和韓菁清,他們隻是在對的時間遇見了彼此,相守生命最後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