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植物油VS動物油,怎麼選更健康?

作者: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
植物油VS動物油,怎麼選更健康?

超市裡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大豆油、調和油種類繁多,該選哪種才是最好的呢?

借此機會跟大家聊聊食用油。你知道嗎?大部分植物油比動物油更健康。

因為植物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單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氧化、降血糖、調節血脂,降膽固醇等作用;多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膽固醇,調節血液粘稠,提高腦活力等作用。

植物油VS動物油,怎麼選更健康?

動物油則以飽和脂肪酸為主,過量攝取會增加動脈硬化的風險。

那我就去選植物油!

别急!要注意的是:椰子油、棕榈油雖然是植物油,但是飽和脂肪酸含量高;而魚油作為動物油脂,卻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選購時還是要注意的~

懂啦!

不僅如此,各種食用油在烹饪時的作用也有差別。

不同種類的油的差別

01 花生油

顔色呈淡黃清亮,具有非常高的氣味辨識度。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煎炸、炒炖、涼拌都适合。

02 玉米油

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值得注意的是,玉米油因為不耐高溫,不适合煎炸,更适合快速烹饪。

植物油VS動物油,怎麼選更健康?

03 大豆油

色澤較深,有特殊的氣味——“豆腥味”。大豆油含有相當于玉米油的不飽和脂肪酸。但因其含有較多的亞麻油酸(5~9%)易氧化變質産生“豆臭味”,保存期限相對較短。大豆油在高溫下不穩定,也不适合煎炸等高溫烹饪。

04 菜籽油

傳統菜籽油顔色呈深黃色,油的粘度較高,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一般,含有的芥酸含量較高。現在已經實作了油菜“雙低”品質改良,是以可以選用低芥酸菜籽油。

05 橄榄油

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煎炸、炒炖、涼拌都适合,适合三高人群。

植物油VS動物油,怎麼選更健康?

06 豬油、雞油、黃油

香氣濃郁,但是飽和脂肪含量較高,不适合三高朋友食用。

07 調和油

根據不同的需要,将兩種及以上精煉後的油脂(如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玉米油等)按比例調配而成。選擇調和油要看它的營養标簽,各種脂肪酸配比是不是合理。

關于食用油的注意事項

1 定期更換油的種類

不同種類的植物油脂肪酸構成不同,營養價值也不同。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應經常更換烹調油的種類,在替換食用油時選擇種類差異較大的。

植物油VS動物油,怎麼選更健康?

2 注意控制油溫

目前市場上所售的食用油基本都屬于精煉食用油,煙點較高,是以當油冒煙時油溫已經很高了。油溫過高不僅會産生緻癌物苯并芘,而且還會破壞食物本身的營養物質。

植物油VS動物油,怎麼選更健康?

3 植物油和動物油脂合理搭配

動物油脂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易誘發心血管疾病。日常生活中,正常的肉類攝入基本能滿足人們對飽和脂肪酸的需求,是以建議多選用植物油,而素食者則需要額外補充飽和脂肪酸。

植物油VS動物油,怎麼選更健康?

4 每天攝入食用油的量

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的推薦,一般每人每天25~30克。盡量用煮、蒸、焖、炖,使用定量油壺等以減少用量。

植物油VS動物油,怎麼選更健康?

5 注意食用油儲存方式

食用油包裝未開封前,未經暴曬的植物油的保存期限為18個月,開封後應該在3個月内吃完。

存放時要遠離熱源,分裝瓶選用帶顔色的,進而使其避光、避熱、隔絕空氣,延緩食用油的變質。

一旦有哈喇味說明食用油氧化嚴重,不飽和脂肪酸氧化會産生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氧化産物,破壞維生素,是以不能再食用。

來源:科普中國、邵逸夫醫院

精彩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