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哲宗明明有親生弟弟,宋徽宗僅是異母弟弟,為何還會傳位給他?

作者:國中數學老師黃

98版《水浒傳》第一集中有這樣一個片段:高俅回端王府時,看到端王爺被宮裡來的人接走了,後來問了管家才知道,皇帝駕崩,端王爺要繼承皇位了,他就是後來的宋徽宗趙佶。

按說皇帝駕崩,應該是太子繼位,為什麼一天都沒有住過東宮的端王爺反而拿到了皇位?端王爺一天到晚跟高俅在王府踢球,不務正業,為什麼他卻能有做皇帝的機會?

《水浒傳》的情節有電視劇渲染和娛樂之嫌,但檢視曆史就會發現宋徽宗趙佶繼承皇位這件事兒,還真有不少議論說法。

宋哲宗明明有親生弟弟,宋徽宗僅是異母弟弟,為何還會傳位給他?

北宋熙甯年間,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實行變法政策,本來是勵精圖治的好機會,但由于種種原因,變法失敗,形勢惡化,宋神宗憂慮不已,三十七歲就英年早逝了。

宋神宗生前都還沒來得及立太子,是以皇位繼承的事情,着實有過好大的麻煩。

宋神宗有十四個兒子,數量不算少,可是我們今天的人恐怕很難想象一件事情,古代皇族的孩子,成活率很低,内裡有權力鬥争的原因,也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

宋神宗的十四個兒子,在他生前就沒了八個,存活率僅有四成多一點,活下來的皇子,年齡最大的是六皇子趙煦,十歲,而十一皇子趙佶,也就是宋徽宗才四歲。

宋哲宗明明有親生弟弟,宋徽宗僅是異母弟弟,為何還會傳位給他?

可以想象當時北宋朝野的絕望和無奈,國家的未來,竟然要掌握在一群國小還沒畢業的孩子手裡。

更令人沒想到的是,經過一番忙碌,好不容易決定了年齡最大的趙煦繼承皇位,也就是後來的宋哲宗。

但他卻也是短命皇帝,十歲即位,才十五年,風華正茂的青年皇帝宋哲宗,竟然也去世了,還沒留下皇子!

于是,趙佶的機會就是這麼來了!

話說宋哲宗去世後,還有五位兄弟在世,分别是:九皇弟申王趙佖、十一皇弟端王趙佶前面還有,十三皇弟簡王趙似、十二皇弟成國公趙俣、十四皇弟祁國公趙偲。

宋哲宗明明有親生弟弟,宋徽宗僅是異母弟弟,為何還會傳位給他?

按照北宋國例,皇帝沒有留下皇子,就要在封王的兄弟裡選擇繼承人,于是趙俣和趙偲出局,還剩下申王趙佖、端王趙佶、簡王趙似。

宰相章惇在朝議中推薦簡王趙似,趙似和宋哲宗趙煦同為德妃所生,兩人血緣關系明顯更近,而且趙似在朝野素有仁孝之名,宋哲宗生前對其也是贊譽有加,按說他來繼位再合适不過。

可惜,議立皇位的事情,宰相章惇隻能推薦,真正掌握話語權的,是向太後,她明确表示拒絕章惇的建議,她看中的人選,是趙佶

其實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向太後拒絕趙似,支援趙佶的原因。

首先,趙似是哲宗趙煦的同母弟弟,他倆的母親德妃高氏依然健在,哲宗趙煦生前已經将高氏加封欽成皇後,如果趙似繼位,高氏的地位将會直接威脅到向太後。

宋哲宗明明有親生弟弟,宋徽宗僅是異母弟弟,為何還會傳位給他?

其次,趙佶的生母已經去世,向太後扶持趙佶登位,趙佶内心必定感恩戴德,對向太後更加恭敬和順服,向太後也可以穩固自己在皇室的地位。

是以向太後堅決支援趙佶,并公開表示:端王有福相,先帝多次贊譽,理應繼位。

章惇堅決不同意趙佶登位,理由很直接:端王趙佶本身不是當皇帝的料,章惇甚至在朝堂上和向太後争執時,直接喊出一句:“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

已經被曆史證明确實昏庸的宋徽宗趙佶,難道在端王時期就真的不靠譜,以至于宰相章惇不惜得罪太後,也不願意支援他?

應該是真的。

宋哲宗明明有親生弟弟,宋徽宗僅是異母弟弟,為何還會傳位給他?

宋徽宗的藝術天分,是得到曆史證明的,他自創“瘦金體”書法,不少後世大家都贊譽“筆法追勁,意度天成”。

他還精通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不少畫作至今依然珍藏在國内外諸多博物館裡,在藝術領域,趙佶堪稱天縱奇才,如果用現代名詞形容,年輕時的趙佶就是一位文藝青年。

有人會說,這隻能說明趙佶是一個書畫天才,這是輕佻的表現嗎?

趙佶是書畫天才不假,但這樣的人,如果在社會上“野蠻生長”,倒也能成為領域内的大人物,可是如果進入朝堂,當了皇帝,恐怕就不是那麼合适了!

趙佶的姑父王诜,是神宗的妹妹魏國公主的丈夫,他文武雙全,精通音律,擅長吟詩作賦,很受年幼的趙佶尊崇。

宋哲宗明明有親生弟弟,宋徽宗僅是異母弟弟,為何還會傳位給他?

可是王诜此人屬于典型的才華有餘,人品不足,平日放蕩不羁,家中聲色犬馬,連魏國公主對他的好言相勸都不聽。

就這麼個人,趙佶視為人生導師,跟着他學習琴棋書畫的同時,一起飲酒作樂,趙佶後來沉湎享樂,多數是起源此時。

更荒唐的是,王诜竟然還帶趙佶去汴京的青樓玩樂,與京城有名的歌妓厮混,《水浒傳》裡宋徽宗趙佶與名妓李師師有染的片段,卻是取材于真實曆史!

在向太後看來,趙佶不過是天性好玩,何況琴棋書畫之類的愛好是才華的展現,不至于小題大做。

趙佶之前從來沒被作為皇位繼承人培養,是以貪玩點很正常,以後慢慢指導,改正就行了。

宋哲宗明明有親生弟弟,宋徽宗僅是異母弟弟,為何還會傳位給他?

何況在内心深處,這位太後覺得當務之急,是要立刻選出一個合适的人上位,用來抗衡以章惇為首的朝中權力派大臣,以及後宮欽成皇後等。

而且趙佶在登位之初,對向太後确實恭敬有加,不僅每天早晚請安,還勤于政事,的确讓所有人都沒辦法挑出他的毛病。

同時,趙佶對向氏家族子弟大加封賞,加官進爵,也是牢牢籠絡住了向太後,向太後隻進行了半年訓政,便放心地讓趙佶親政了。

随後,為國盡忠數十年的宰相章惇等老臣被貶,高俅、朱湎等陸續進入朝廷核心,北宋經過百餘年輝煌,終于翻開了黑暗的一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