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1年尼克松為何告誡基辛格:不要對周恩來過分熱情基辛格訪華始末為何“不要過分熱情”?結語

作者:枕貓

自特朗普上台以來,中美之間友好和平的局面被打破,雙方你來我往的交鋒日漸增多,及至拜登上台,中美之間的對抗已經波及到了多個領域。

真刀真槍代替了暗流湧動,在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裡,中美關系再一次站在了關鍵的轉折點上。

而在中美沖突加劇的背後,暗含的則是兩國國力的對比,是美國霸權主義的衰落,也是中國的崛起。

回顧曆史,從1971年基辛格秘密訪華開始,中美之間對峙的局面就開始破冰,中美關系也逐漸向正常化邁進。

71年尼克松為何告誡基辛格:不要對周恩來過分熱情基辛格訪華始末為何“不要過分熱情”?結語

在此過程中,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基辛格與周總理的會面标志着舊的格局将被打破,一個新的國際秩序将會建立,而中美兩國也将摒棄前嫌、擱置争議,以更長遠的未來為立足點,共同展望一個更燦爛的明天。

但是世人所不知的是,在基辛格秘密訪華前夕,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曾就中美會談的核心關鍵問題與基辛格進行了長時間的協商。

而在基辛格即将啟程之時,尼克松更是告誡基辛格:不要對周恩來過分熱情。

71年尼克松為何告誡基辛格:不要對周恩來過分熱情基辛格訪華始末為何“不要過分熱情”?結語

中美之間長達二十年的冷戰、對立是基于美蘇冷戰格局這個大背景。

然而,也正是兩個陣營的對峙給了基辛格這個機會,讓他能夠代替美國以私人身份秘密出訪中國,為中美關系的正常化做好鋪墊,進而名垂青史,成為了世界外交史上一個響當當的人物。

1969年,尼克松成功當選美國總統。外有強敵蘇聯虎視眈眈,而美國自身卻又陷入越南戰争的泥沼中無法自拔。

新上任的美國總統需要找到一條新的出路以此來扭轉美國腹背受敵的局面,而正在崛起的中國無疑是一個好的“盟友”。

當時的中蘇關系已經惡化,對于中國來說,與美國建交同樣是一個好機會。但多年冷戰導緻了雙方溝通管道中斷,要想将構想落實到實處無疑困難重重。是以,在尼克松的多番考量之下,最終決定讓國際問題專家基辛格出訪中國。

71年尼克松為何告誡基辛格:不要對周恩來過分熱情基辛格訪華始末為何“不要過分熱情”?結語

尼克松

對于基辛格來說,這絕對是天賜良機。在美國決定要與北京開始接觸之時,基辛格就是此次行動的重要參與者之一。

關閉了20年的大門即将打開,而他将成為第一個走進中國、進入北京的美國政界人士,這讓基辛格如何不興奮。

是以,當周恩來總理的便條曆經重重波折送到基辛格手中時,基辛格明白,他将參與并見證曆史。

71年尼克松為何告誡基辛格:不要對周恩來過分熱情基辛格訪華始末為何“不要過分熱情”?結語

周總理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轉道巴基斯坦秘密來華,同周總理進行了長達17小時的會談。雙方就台灣問題進行了磋商,并讨論了關于中美邦交正常化的相關問題。

在會談最後,雙方就尼克松訪華達成了一緻,這也昭示着基辛格此次來華取得了圓滿成功。據事後基辛格回憶,飛機降落到北京機場後,基辛格一行人被引到了釣魚台國飯店内,就在那裡,他見到了中國最重要的領袖之一周總理。

當時已經73歲的周總理身體已不算硬朗,他就靜靜地站在那裡,優雅而憔悴,可雙眸卻仍然炯炯有神。

71年尼克松為何告誡基辛格:不要對周恩來過分熱情基辛格訪華始末為何“不要過分熱情”?結語

基辛格連忙快走一步上前伸出了自己的手,這堪稱“世紀一握”的握手拉開了此次會談的序幕,也暗含了基辛格對于周總理的尊重和敬佩。

在這一刻,基辛格已經完全忘卻了臨行前尼克松告誡他的話。他隻是在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表達他對一位偉人的尊重與敬佩。

在之後的會談中,基辛格曾同周總理連續談話七小時不間斷,也正是在雙方你來我往的話語交鋒中,基辛格更深刻地領會到了周總理身上經由歲月、資曆沉澱而來的領袖氣質。

會談結束後,基辛格感慨道:“我真不知道他是怎麼做到的”。

一句感慨已經道明了基辛格對于周總理的敬仰,或許這也正是尼克松告誡基辛格的真正原因。

71年尼克松為何告誡基辛格:不要對周恩來過分熱情基辛格訪華始末為何“不要過分熱情”?結語

基辛格

雖然基辛格沖在中美一線,但身為美國總統的尼克松卻是背後的總操盤手。在決定恢複中美兩國關系的過程中,尼克松對于會談的每一個方面都進行了深入的思考,甚至具體到了諸多細節問題,這其中就包括基辛格與周總理會談時的态度問題。

尼克松提到:“不要對周恩來過分熱情”,短短一句話,實質上看點頗多。

“過分熱情”既要求基辛格不能對周總理太過示好,但也不能表現冷淡,最終目的仍然是要促成和談,可以想象這其中的度着實難以把握,對于基辛格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分析尼克松的态度,我們不難看出,在恢複中美關系正常化這個問題上,美國實際上帶有一些形勢所迫的不情不願。

從尼克松個人來講,身為美國總統,其最大的心願無疑是名留青史,在總統履曆上填上光輝燦爛的一筆。

71年尼克松為何告誡基辛格:不要對周恩來過分熱情基辛格訪華始末為何“不要過分熱情”?結語

而與中國建交,離間中國與蘇聯的關系絕對是不小的功績。

是以選擇中國實際上是尼克松基于自身利益做出的最優解,其背後隻關乎利益,而無任何私人情感,是以他也并不希望同中國政界人士有一些私下的牽扯。

而從美國這個國家來說,作為世界頭号強國,資本主義世界的領頭羊,美國自帶傲慢和優越感。美國人難以接受過去那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已經成長為了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國家之一,而北韓戰争的恥辱也猶在耳畔。

輸掉北韓戰争已經沉重地打擊了美國不可一世的傲氣,再因為越南戰争與中國求和,這是美國不能接受的。

但是形勢比人強,如今美國也不得不是以向中國抛出橄榄枝,但是從國家和全體國民而言,他們不願承認自己在面對中國時的屢次失敗。

是以,“不要過分熱情”就是尼克松對華擺出的高姿态,即便裡子已經丢了,但是面子也決不能丢。

71年尼克松為何告誡基辛格:不要對周恩來過分熱情基辛格訪華始末為何“不要過分熱情”?結語

越南戰争

其次, 尼克松的這番話也是他對于基辛格的一個提醒。從後來白宮的一些相關資料可以看出,尼克松與基辛格的關系也絕非親密無間,在選擇由誰秘密出訪中國時,尼克松其實猶豫了很久。

尼克松明白基辛格确實是個傑出的外交家,且他對于中國也有足夠的了解。但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基辛格會否因為太過推崇中國而影響其判斷,使其在正式會談時做出讓步。然而,在經過一番人員的對比後,尼克松仍是標明了基辛格。

71年尼克松為何告誡基辛格:不要對周恩來過分熱情基辛格訪華始末為何“不要過分熱情”?結語

基辛格對于中國文化的推崇或許會使得談判結果出現“不利于”美國的一面,但也可能使得和談更加順利地推進。

尼克松最終選擇相信基辛格的外交素養,并給予了他充分的自主權令其放手一搏。

在尼克松看來,基辛格雖然表現出了明顯的情感偏向性,但是若這種态度用在私交上确也無可厚非,相反還能讓中國的上司人切實感受到美國此次會談的真誠和決心,進而讓雙方交流起來更加友善。

而到了正式的會談現場,隻要基辛格牢記自己美國人的身份,始終堅持美國的立場,那他絕對是最出色的外交家,也會為美國争取到最多的利益。是以,在出訪之前,尼克松将所有中美關系的專家都派給了基辛格,華盛頓一個不留。

71年尼克松為何告誡基辛格:不要對周恩來過分熱情基辛格訪華始末為何“不要過分熱情”?結語

這既是對基辛格充滿信任,也是在告訴基辛格此次出行重任在肩,或者名留青史或者遺臭萬年,是以,每走一步路都需要仔細權衡。

另一方面,此舉也是要讓其他專家與基辛格互相制衡,在基辛格可能會受情感擺布時将他拉回來,維護好美國的利益。

從這個角度來說,尼克松可謂是老謀深算,将鍋甩到了基辛格身上。

但縱觀美國政壇,或許也隻有基辛格能做到熱情但不過分熱情了。曆史證明,最終的和談結果沒有辜負尼克松的期望。在中國已經決定要同美國建交的情況下,雙方之間的和談還算順利。

基辛格在與周總理和毛主席的交鋒中,時而淩厲時而溫和,充分展現了其極高的外交素養。是以,在就台灣問題達成默契後,雙方終于敲定了尼克松訪華的行程,中美關系也一步步地走向了正常化。

71年尼克松為何告誡基辛格:不要對周恩來過分熱情基辛格訪華始末為何“不要過分熱情”?結語

基辛格幾次來華不僅與中國上司人建立了友好關系,也同中國人民成為了好朋友。

對于中國,基辛格有着深刻的了解。而當總理與主席先後離世,那段光輝的歲月也成為了曆史,至今仍健在的基辛格則成為了那段曆史唯一的見證者。

近幾年,随着中美之間沖突加劇,基辛格又開始活躍起來。他用沉澱了近一個世紀的智慧告誡美國政府不能與中國對抗而是要加強合作,但可惜的是收效甚微。

中美恢複邦交已經50年,可50年間美國骨子裡的傲慢仍舊沒有改變。

71年尼克松為何告誡基辛格:不要對周恩來過分熱情基辛格訪華始末為何“不要過分熱情”?結語

對于美國來說,阻止中國的崛起是應有之義,而面對中國難以遏制的複興趨勢,一輪接一輪的攻擊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對于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來說,可能也是同樣的道理。

中美在經曆了一段蜜月期後,勢必會迎來新一輪的對抗。然而事态的發展也會警醒美國,一味地霸權終将被推翻,未來的世界必然會向人類共同體的方向發展。

世界是和平的世界,各國将是各國人民的國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