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的功績比戚繼光隻高不低,他是明朝難得的軍事家,他就是俞大猷 他自幼博覽群書,文武雙全 上書陳兵之策反遭杖責, 毛遂自薦終受重用 注重海防思想,提出海防政策 一、禦敵于海上 二、加強海岸線的固防 三、充分發揮古代科技能力,重視海戰的軍械作用 俞大猷抗倭戰術思想 總結:

作者:鴻涵先生

說起明朝抗倭英雄,我們首先想起的是戚繼光,他的“戚家軍”無往不克,殺的倭寇片甲不留,在大明海防穩定之後,他又揮師北上驅除鞑虜,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在我國曆史上的評價非常高,稱他為“民族英雄”、軍事家,他還著有《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這兩部兵書,在古代軍事學上擁有着非常高的價值和地位。

他的功績比戚繼光隻高不低,他是明朝難得的軍事家,他就是俞大猷 他自幼博覽群書,文武雙全 上書陳兵之策反遭杖責, 毛遂自薦終受重用 注重海防思想,提出海防政策 一、禦敵于海上 二、加強海岸線的固防 三、充分發揮古代科技能力,重視海戰的軍械作用 俞大猷抗倭戰術思想 總結:

戚繼光雕像

可是我們還忽略了一位更為重要的人物,他叫俞大猷,他和戚繼光并稱為“俞龍戚虎”,他也是我國明代的“民族英雄”、軍事家,更是我國明代的著名國術宗師和文人,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好幾次,他所率領的“俞家軍”不用出戰就能吓退倭寇,令其膽寒,他一生緻力于捍衛祖國的邊疆,他是倭寇的克星,他不光武功卓越,還頗有政績,在治理海南島和金門的時候很有成效,老百姓都尊稱他為“俞佛爺”,為他建立生祠,他的海防理念更是到今天來看都很有價值,他還創立了一套國術著書名為《劍經》,在武學上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他曆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清代張廷玉曾贊到:“大猷為将廉,馭下有恩。數建大功,威名震南服。”

他的功績比戚繼光隻高不低,他是明朝難得的軍事家,他就是俞大猷 他自幼博覽群書,文武雙全 上書陳兵之策反遭杖責, 毛遂自薦終受重用 注重海防思想,提出海防政策 一、禦敵于海上 二、加強海岸線的固防 三、充分發揮古代科技能力,重視海戰的軍械作用 俞大猷抗倭戰術思想 總結:

來源于網絡,俞大猷畫像

俞大猷出身世襲百戶的武官家庭,是以俞大猷自幼便開始習武,習武的同時俞大猷五歲就開始念私塾,在他15歲那邊便中了秀才,他還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十才子”之一,他的家人不想讓他世襲武職,因為百戶是武官中最小的官職,他們希望俞大猷能夠通過科舉入仕,改換門庭,可惜俞大猷這個人涉獵知識太雜了,他不光學習八股文,還研究“周易、兵法、古詩詞”等知識,而這些知識并不是科舉所要考的内容,少年得志的俞大猷自此科舉之路不再通暢。

他的功績比戚繼光隻高不低,他是明朝難得的軍事家,他就是俞大猷 他自幼博覽群書,文武雙全 上書陳兵之策反遭杖責, 毛遂自薦終受重用 注重海防思想,提出海防政策 一、禦敵于海上 二、加強海岸線的固防 三、充分發揮古代科技能力,重視海戰的軍械作用 俞大猷抗倭戰術思想 總結:

俞大猷博覽群書

直到他的父親去世時,俞大猷連個舉人都沒考上,家庭生活的壓力使得他不得不“投筆從戎”,這一年他已經29歲了,他世襲百戶武職,雖然起點很低,但是他一直在努力,終于他在33歲那年參加了福建的武舉考試,并考中武舉人,自此官拜千戶,開始了他的武将生涯。

做了千戶之後,他負責鎮守金門島,一呆就是五年,胸有大志的俞大猷耐不住寂寞,雖然鎮守孤島卻關注着國家海防的安危,當時的明王朝福建、廣東沿海地區海匪猖獗,俞大猷深思熟慮從實際角度出發,并對解決海匪一事提出了詳細的方針和政策,他兩次上書給當時的佥都禦史陳伍山,可是卻被當權者以越級擅權,多管閑事為由駁回,并罰其杖責之刑,奪其官位。

他的功績比戚繼光隻高不低,他是明朝難得的軍事家,他就是俞大猷 他自幼博覽群書,文武雙全 上書陳兵之策反遭杖責, 毛遂自薦終受重用 注重海防思想,提出海防政策 一、禦敵于海上 二、加強海岸線的固防 三、充分發揮古代科技能力,重視海戰的軍械作用 俞大猷抗倭戰術思想 總結:

俞大猷鎮守過的金門島

事實證明,俞大猷當年陳書陳伍山的兩篇政策是極其正确的,當時俞大猷要求盡快解決海匪就是為了杜絕日後形成匪患,并且俞大猷從軍事和民事兩方面進行策劃,他建議用德化來感召海民,從滋生海匪的土壤上入手,以百姓的生計着眼,再加以兵威,就可兩全其美,可惜,當權者沒有聽從俞大猷的建議,果不其然,過了很多年,海匪們和倭寇勾結,形成了大明邊防海患,為了平倭,大明王朝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他的功績比戚繼光隻高不低,他是明朝難得的軍事家,他就是俞大猷 他自幼博覽群書,文武雙全 上書陳兵之策反遭杖責, 毛遂自薦終受重用 注重海防思想,提出海防政策 一、禦敵于海上 二、加強海岸線的固防 三、充分發揮古代科技能力,重視海戰的軍械作用 俞大猷抗倭戰術思想 總結:

俞大猷像

奪了官位的俞大猷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更加注意修煉自己的内功,終于機會來了,在嘉靖二十一年的時候,明王朝下诏廣招天下統兵之才,俞大猷再次毛遂自薦,他前往應試,向當時負責選拔的巡按禦史徐宗魯自我推薦:“俞大猷精通兵略,全國九邊之事沒有不了解的,對于各地軍事均有拿得出手的方略可以用,如果朝廷能夠全部采納,可以見到大的成效,如果朝廷采納一部分,也會見到小的成效,能夠提出這番方略的,隻有我俞大猷。”當然,考官是不會因為這一番豪言而直接錄取他,對于提拔幹部也是要考核的,徐宗魯便仔細地分析了俞大猷的政策,發現這真的是一個難得的領兵之才啊,于是便向兵部尚書推薦他,同時又有人一起保薦,俞大猷終于如魚得水,朝廷任命他為汀漳守備,署指揮佥事。(這是汀州和漳州兩個地區最高的軍事長官)

我國的封建王朝都是以農為本,是以海上的事從來都不是關鍵的,從明初開始,對于北疆的防務工作一直都是重中之重,是以就導緻大明王朝的海防意識非常淡泊。

他的功績比戚繼光隻高不低,他是明朝難得的軍事家,他就是俞大猷 他自幼博覽群書,文武雙全 上書陳兵之策反遭杖責, 毛遂自薦終受重用 注重海防思想,提出海防政策 一、禦敵于海上 二、加強海岸線的固防 三、充分發揮古代科技能力,重視海戰的軍械作用 俞大猷抗倭戰術思想 總結:

海防也很重要

但是出身于福建的俞大猷,他自幼就親身經曆過大明王朝海防羸弱而受到的威脅,成年之後的俞大猷精通韬略兵法,他的知識儲備相當大,正因為有着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創新精神,使得俞大猷擁有着其他将領不能比拟的個人素質,并且他非常善于總結經驗,他吸收了各個時期重要将領的海防思想,結合實際情況繼而創造出屬于俞大猷自己的海防思想體系,俞大猷創新的海防思想最終在掃平倭寇的戰場上大放異彩。

俞大猷的大局觀非常強,他能夠清楚的認識到對海洋的控制權相對于一個國家是多麼的重要,他的海防思想主要展現在三個方面 ;

傳統的海戰政策是放棄海上作戰,将賊寇引入内地,以犧牲沿海地區老百姓土地,依托沿海城市要塞為主要根據地,用步兵來擊海寇,這種方法看似穩妥,但是實則非常被動,會使得很多沿海居民無法安居樂業,甚至是以而走上歧途。

他的功績比戚繼光隻高不低,他是明朝難得的軍事家,他就是俞大猷 他自幼博覽群書,文武雙全 上書陳兵之策反遭杖責, 毛遂自薦終受重用 注重海防思想,提出海防政策 一、禦敵于海上 二、加強海岸線的固防 三、充分發揮古代科技能力,重視海戰的軍械作用 俞大猷抗倭戰術思想 總結:

明代海船

俞大猷認為,海寇來源于海上,海防還是要先從海上防起。要趁海寇進入之初就與其戰鬥,不要做養寇為患的事情。

是以俞大猷的政策就是,不讓海寇進入内地,要利用水軍直接滅敵于海上。正是基于此政策,俞大猷開始勤練水軍,要打造出一個由戰鬥力的水軍部隊。

我國國土面積廣大,海岸線也非常長,尤其是東南沿海一帶可供停泊的港口衆多,俞大猷認識到要想禦敵于海上,必須要依靠牢固的海防線,要以内地充足的補給來支撐海戰。

他的功績比戚繼光隻高不低,他是明朝難得的軍事家,他就是俞大猷 他自幼博覽群書,文武雙全 上書陳兵之策反遭杖責, 毛遂自薦終受重用 注重海防思想,提出海防政策 一、禦敵于海上 二、加強海岸線的固防 三、充分發揮古代科技能力,重視海戰的軍械作用 俞大猷抗倭戰術思想 總結:

漫長的海岸線

即便某些地區不具備訓練水軍的條件,但是如果海防線牢固,也可禦敵于海上,俞大猷在他的任上利用戰時空隙時間,開始組織軍民一起加強海防線,他處處設防,在海防線建立多處衛所,鞏固港口陣地,防止海寇登陸。

俞大猷不光有着出色的戰略意識,更是非常重視戰術,他發現如果進行海戰,那麼船一定要大,要堅固,而且因為當時的戰船都是木質的,是以火器的利用就尤為重要,木遇火而燃這個道理俞大猷運用的非常好。

他的功績比戚繼光隻高不低,他是明朝難得的軍事家,他就是俞大猷 他自幼博覽群書,文武雙全 上書陳兵之策反遭杖責, 毛遂自薦終受重用 注重海防思想,提出海防政策 一、禦敵于海上 二、加強海岸線的固防 三、充分發揮古代科技能力,重視海戰的軍械作用 俞大猷抗倭戰術思想 總結:

俞大猷廣泛征集能工巧匠建立大而堅固的戰船,同時他非常注重火器的運用,他在每個戰船上都配置了一定數量的佛郎機大炮,這在冷兵器時代可以說是軍事思想非常超前的了,而且這些裝備在日後掃平倭寇的戰争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他的功績比戚繼光隻高不低,他是明朝難得的軍事家,他就是俞大猷 他自幼博覽群書,文武雙全 上書陳兵之策反遭杖責, 毛遂自薦終受重用 注重海防思想,提出海防政策 一、禦敵于海上 二、加強海岸線的固防 三、充分發揮古代科技能力,重視海戰的軍械作用 俞大猷抗倭戰術思想 總結:

封建社會傳統的邊防政策是在陸地上,而俞大猷能夠将海防與陸防作為一樣重要的事情來看待,這種戰略思想在古代是難能可貴的,他寸土不讓的愛國精神也是令後人極其敬佩的。

俞大猷一生最大的功績還是抗擊倭寇,倭寇自元末就開始時不時的襲擾東南沿海地區,尤其是到了嘉靖年間,由于國家政事腐敗,倭寇的襲擾由小規模的演變成勾結海寇大肆進攻,由此,明王朝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了曆時十三年的抗倭戰争。

他的功績比戚繼光隻高不低,他是明朝難得的軍事家,他就是俞大猷 他自幼博覽群書,文武雙全 上書陳兵之策反遭杖責, 毛遂自薦終受重用 注重海防思想,提出海防政策 一、禦敵于海上 二、加強海岸線的固防 三、充分發揮古代科技能力,重視海戰的軍械作用 俞大猷抗倭戰術思想 總結:

值得一提的是俞大猷是在所有抗倭的主要将領中唯一一位從開始到結束一直都參與的人,俞大猷重視戰術戰法,他的抗倭戰争是全面和立體的,他差別于其他将領以陸戰為主,他海陸兼備,兩條腿走路,他既引敵深入,圍而殲之,又以優勢水軍打擊倭寇海上根據地,他在平倭的戰争中運用了他的海防政策,采取了海陸、城鎮和鄉民、河道和河路、軍隊和漁民配合的戰術有力的打擊了倭寇。

他的功績比戚繼光隻高不低,他是明朝難得的軍事家,他就是俞大猷 他自幼博覽群書,文武雙全 上書陳兵之策反遭杖責, 毛遂自薦終受重用 注重海防思想,提出海防政策 一、禦敵于海上 二、加強海岸線的固防 三、充分發揮古代科技能力,重視海戰的軍械作用 俞大猷抗倭戰術思想 總結:

俞大猷抗倭從理論上結合實踐,配合海陸兩種方式打擊賊寇的行為,可以說在整個大明王朝曆史中獨一無二,他絕對有資格堪稱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軍事家了。

俞大猷一生中經曆了大大小小百場戰役,他活躍在大明各大軍事活動中,他一生斬馘(guo)25000人以上,(古代以斬下敵人首級并割下其左耳朵而記戰功)這在當時的時期是所有武将之首。

他的功績比戚繼光隻高不低,他是明朝難得的軍事家,他就是俞大猷 他自幼博覽群書,文武雙全 上書陳兵之策反遭杖責, 毛遂自薦終受重用 注重海防思想,提出海防政策 一、禦敵于海上 二、加強海岸線的固防 三、充分發揮古代科技能力,重視海戰的軍械作用 俞大猷抗倭戰術思想 總結:

除了抗擊倭寇之外,俞大猷還在我國北疆的戰場上大放光彩,為了抵抗蒙古人騎兵的進攻,俞大猷還創造了車營,他運用兵車、火器以及騎兵相結合的方法打擊了北方遊牧民族,雖然他僅僅在北疆地區呆了六七年的光景,但是也同樣創造了輝煌的戰績,并且制定了防禦蒙古以及遼東女真人的具體政策,而且頗有成效。

他的功績比戚繼光隻高不低,他是明朝難得的軍事家,他就是俞大猷 他自幼博覽群書,文武雙全 上書陳兵之策反遭杖責, 毛遂自薦終受重用 注重海防思想,提出海防政策 一、禦敵于海上 二、加強海岸線的固防 三、充分發揮古代科技能力,重視海戰的軍械作用 俞大猷抗倭戰術思想 總結:

俞大猷練兵更是奇才,他主張“練兵先練膽色,而後再練技能”,這種思想也是非常獨特的,他重視士兵的道德教育訓練,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戰士,首先要先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這與其飽讀詩書有很大的關系,而他“練兵先練膽”的方法,即便到了今天也是頗具指導意義的。

他不光是一名軍事家,更是國術家,他自創武功,還曾挑戰少林武僧,并且在挑戰後總結少林國術的優劣,他是一位國術大家,所著《劍經》流傳至今,在國術界也是有着崇高的地位。

他的功績比戚繼光隻高不低,他是明朝難得的軍事家,他就是俞大猷 他自幼博覽群書,文武雙全 上書陳兵之策反遭杖責, 毛遂自薦終受重用 注重海防思想,提出海防政策 一、禦敵于海上 二、加強海岸線的固防 三、充分發揮古代科技能力,重視海戰的軍械作用 俞大猷抗倭戰術思想 總結:

民族英雄俞大猷像

俞大猷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為了國家和領土完整奮鬥了四十多年,他心胸寬廣,為官清廉,他無論是在軍事思想上,還是具體的軍事行動中都能做到獨樹一幟,他是一位文武雙全的民族英雄,他有着極高的政治修養、道德底線以及軍事素養,他擅長各種戰法,并且能運用到實際之中,像他這樣的人才,想必中國的封建曆史中也很難找到第二個人了,他為我們中華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永遠值得我們敬佩的古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