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6歲精力旺盛的柳下惠,能坐懷不亂,他怎麼做得到?

作者:大宋有東坡

說起柳下惠三個字,就想起了坐懷不亂的故事。

實實在在的君子啊!

相信很多女子,都希望有一個柳下惠那般的藍顔知己。既能在需要的時候給自己以溫暖,又不至于做什麼出格的事,對不起老公。我們隻談人生,談理想,傾吐不快與郁悶,說完之後,各回各家,各找各ta,哪天又不爽了,再約。

然而,我總覺得,柳下惠的故事,有些講不通。

26歲精力旺盛的柳下惠,能坐懷不亂,他怎麼做得到?

也許有人要說了,孔子孟子荀子,儒家三聖人,都對他贊賞有加呢,你就不必瞎掰掰了。自己做不到,不要懷疑别人也做不到啊。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話是如此講,但聖人們講出來的故事,就要相信到盲從嗎?不應該啊!何況,在那百家争鳴的時代,奔波于列國想讓自己的主張發揚光大的先生們在給自己的學生講課或者著書立說的時候,常常使用寓言來加強說服力——寓言啊——未必是真的——便如《列子》裡,寫孔子東遊,碰到倆小家夥在辯論太陽是早上離人比較近還是中午離人比較近。孔子也搞不清坨數。于是小孩子笑他,“孰為汝多知乎?”——很多人說你知識淵博,不過也就那麼回事嘛——這,是真的嗎?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是以,柳下惠的事,很可能也是假的。聖人們隻是借他來表達自己的主張罷了。

我們看一看就知道裡頭有多少漏洞……

——魯柳下惠,姓展名禽,遠行夜宿都門外。時大寒,忽有女子來托宿,下惠恐其凍死,乃坐之于懷,以衣覆之,至曉不為亂。

這是元朝胡炳文在自己的文章裡寫的。與孔聖人他們零散的記錄相比,算是比較完整了。

首先來看遠行夜宿都門外。

據後世的專家考證,柳下惠生于周平王五十一年,西元前720年。父親是魯孝公的曾孫,曾任魯國大夫兼司空的展無駭。

說此背景,乃在說明,他家,不是貧民,而是貴族。

由是可想,一個貴族子弟,遠行出門,難道也不帶個把仆人?

難道他沒錢住店,隻能住在城門邊?

26歲精力旺盛的柳下惠,能坐懷不亂,他怎麼做得到?

寒冷的夜裡,來了個女的,柳下惠隻怕要吓一大跳吧?待到終于确認是人而不是魂時,他的心慢慢平複下來了。

女子為何夜未歸家?或許是個無家之人?又或許,像《天龍八部》裡段正淳的老婆刀白鳳那般,受不到丈夫的寵愛,是以跑出來散心?

不管如何,女子獨行夜路,總不正常。我們就認為她是無家可歸吧。

好了,一個是急着趕路,失了時間,雖然到了城門邊,但城門關了,隻得天為床地為被;一個是無家可歸。

兩個可憐人抱團取暖。就那麼抱了一夜。其他事沒做,話應該是說了一些的——補充一下,據專家考證,當時柳下惠,二十六歲,正是青春年少精力強熱量大的時候——用來烤火,正合适!

然後,柳下惠就成了君子的代名詞了。

誰替柳下惠揚的名呢?

場景裡主角有兩個。

一是女子。她問了柳下惠的姓名?然後在第二天,到處跟人說,柳下惠抱着我,一動不動呢!她沒那般傻吧。再說,人們怎麼會相信一個流浪女子與貴族哥兒如此這般呢?

二是柳下惠。他難道在天明之後,會把這件事,告訴自己的親人朋友嗎?這是沽名釣譽啊!他作為君子,肯定是不屑做的。

是誰宣揚出去的?成無頭案了?

列位,他是坐睡在城門下。很可能,是本以為有好戲看的守城的士兵們,講出去的啊——大概會是這樣,昨晚上,一男的,好像就是那個柳下惠,抱着一女子,坐了一個晚上,啥事都沒幹呢,真沒意思啊……

26歲精力旺盛的柳下惠,能坐懷不亂,他怎麼做得到?

講到此處,可能有人會說,你是不是想把古代的道德完人打趴啊,你居心何在?

真不敢存這心思啊。我隻是把自己認為不合理的地方,講出來而已。

為何要講?因為我見賢思齊也想做君子啊!但柳下惠那樣被樹立的道德标杆,基本就是神仙級的人物,凡人學不來——若一個榜樣,他人無論如何努力都達不到他那種高度,這榜樣樹着,還有意義嗎——這樣的榜樣,不單一個柳下惠,還有很多啊——二十四孝時,那卧冰求鯉感動上天的,那為了母親多口飯去而想把兒子埋了卻挖出一埋金子的……如此種種,普通人都學不來。

微信公衆号 屏山石(感悟曆史,犀利時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