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童年往事》:人總會在不經意間長大

1、

《童年往事》這部片子是侯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侯導的一部自傳式的電影。

聽說過一句話,在沒有出名之前,講自己的故事是沒有用的,因為沒有市場,不吸引人,沒有人關心一個普通人的成長經曆,但是人成名後,會有人很好奇,這個人怎麼成長到今天這個樣子的。

這部片子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很多人過了台灣,回不來了,成為台灣裡的外省人,折射出外省一二代在台灣的生活狀況。

片子以一種遠觀者的角度來拍攝,有一種看紀錄片的感覺,覺得這不像是在表演,會讓人不由自主地陷進故事裡面去。在片子裡我們會發現,這個情節,自己經曆過,那個情節,也經曆過,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片子人物的塑造很成功很真實,每個人的行為顯露出來的特點,結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小家庭的十多年曆史。

2、

片中最先離去的是阿孝的爸爸,他經常坐在門邊的椅子上看書,寫作,讀信。爸爸看着是一個肅穆的人,其實是他覺得自己有肺病,不敢跟孩子親近,怕傳染給他們。吃飯的碗筷要分開,咳嗽都要離遠一點。

《童年往事》:人總會在不經意間長大

圖檔來源網絡,侵權删除。

中國很多傳統家庭中,爸爸的角色也是這樣的,跟孩子離得遠,愛如大山,不若細水,嚴肅刻闆,跟小孩溝通少。爸爸不懂怎麼去表達自己的愛,或者因為家庭的重擔,在家裡隻剩下埋頭工作的背影。

媽媽在片子裡的角色,要給一家老小做飯,相夫教子,唠唠叨叨。爸爸死後,她擔起了家裡的重擔,她生病了要去台北檢查的時候,還要擔心家裡沒有人做飯。

《童年往事》:人總會在不經意間長大

媽媽給大兒子說“一家人這麼多張嘴,一天要多少東西來吃。我們家孩子多,做大的就要犧牲點,你讀師範不需用錢,以後還有書好教。”

有條件的話,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條件,照顧到每個孩子,可是家裡孩子多的時候,就要大哥大姐犧牲一些,父母也是迫不得已,無可奈何。

有時候不是狠心要讓大的孩子犧牲,隻是生活所迫,無能為力。

3、

奶奶的角色就是,身在異鄉,一直想回到故鄉,她在阿孝小時候,一直想叫阿孝跟她回大陸,回老家。奶奶的特質就是念家和重男輕女。

《童年往事》:人總會在不經意間長大

老人都不喜歡背井離鄉,比年輕人更懷念家裡,可是她怎麼都找不到回老家的路了。

片中奶奶經常在外面逛,想找到回大陸的那條路,最後還是自行車師傅拉她回到家裡。

奶奶最開心的一次就是帶阿孝出去了,因為阿孝考上國中了,奶奶要帶他回老家拜祖宗。走在路上的時候,阿孝看到路邊的芭樂,摘了好多回來,這也成為阿孝很久的回憶。

奶奶最後什麼都忘了,還是記得要回大陸,不過這個念想直到去世都沒有辦法實作。

《童年往事》:人總會在不經意間長大

奶奶對大姐說的那句話,就是很多中國女子在那個年代的生活寫照: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竈頭鍋尾,針頭針尾,田頭田尾,三尾都會了,這樣就可以了。奶奶重男輕女,但這也是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

4、

大姐在擦地闆的時候,會自己在喃喃,以前在大陸的時候的事。

如果留在大陸的話,還有機會上高中,上大學,可是她跟着家裡來到台灣後,不能上學了,因為要給弟弟上學,做大姐的要給家裡做犧牲。

大哥成績很好,吃飯的時候還要看書,很瘦,不上大學可惜了,也是為了家裡的弟弟讀多點書才放棄上大學,改去上師範學院,畢業後做了一名教師。

大哥和大姐,可謂是中國式好兄姐,為了弟弟,可以做出很大的犧牲。上不上學,影響的是一輩子,一生的命運都會改寫。

我們無法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評判,兄姐該不該為了弟弟妹妹的未來做出犧牲。

爸爸,媽媽,奶奶,大姐,大哥,這五個人的形象,是中國很多家庭裡人物的寫照,沿着他們的生活那條軌迹,做着一輩子相應的事情。

循規蹈矩,沒有什麼不好,過平靜安穩的日子也是一種幸福。

5、

片中最出挑最叛逆的是阿孝,一肚子壞水,有點小偷小摸又小聰明,讓人恨恨的,但奶奶最喜歡的反而是阿孝了,就因為小時候給他算命說,以後他可以當大官。

阿孝會偷家裡的錢出去玩彈珠,怕被家裡人知道,把錢和彈珠埋在樹下,結果被偷了。

他給别的小孩抄考試答案,考完試後收錢,拿了錢馬上去買包子吃。

他會在雨天的時候,電線掉下來了,拿個鐵鉗去剪一段電線去賣錢,然後買自己心心念念的零食吃。

他上高中後,跟一群夥伴,在樹上等着,等人家賣布的販子收攤後,上去收保護費,結果也沒收到。

他打架鬥毆,在被老兵威脅的時候,沖出來拿起石頭砸玻璃,不爽的人會去紮人家自行車輪胎,為了一百塊車費要打拉車師傅,會去紅燈區獵奇,拿着長刀去跟人家約架,一直在外面混。

他去追喜歡的女生,但是女生告訴他,“等你考上大學再說”。

《童年往事》:人總會在不經意間長大

因為這句話,他放棄了保送軍校的機會,參加了大學聯考,當然後面他沒有考上,也影響了他的一生。

媽媽眼裡很壞的一個人,一直擔心他,長大了怎麼辦。媽媽去世的時候,大哥回頭看了一眼阿孝,覺得爛到骨子裡的人,怎麼會哭。

《童年往事》:人總會在不經意間長大

但是阿孝沒有泯滅良心,媽媽去世的時候,他本來拿着欠條,叫豬朋狗友開機車,拉上他去葉太太家收債。

當他看到葉太太家的情況,比他們家還窮的時候,轉身就走出去。他後面還跟大哥說不收回葉太太的錢了。

在嘗盡生離死别後,阿孝突然醒悟過來,然後做一些改變。有些事,明白了,也就成熟了。

6、

有些成長故事講得很煽情,感慨得落淚。可是看這部片子的時候,從頭看到尾,卻沒有太大的感情波動。隻會在心裡想着,哦原來是這樣,片子裡有一些我們成長的影子在裡面。

看這部片子的時候,如果一直很平和的心态看下來,說明經曆過了,也放下了,過好現在和未來就是對過去最好的回憶。

這部片子适合80後看,幾乎每個人都能從片子裡找到自己成長中的片段,然後會越來越清晰自己目前的狀态,對自己的過往和未來有更深的認知,過好現在及以後的日子,就是對過去最好的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