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宣帝原来只是能力出众的辅助大臣,篡了亲侄子皇位自己当皇帝

作者:踏年华

陈文帝早年深受叔父陈霸先的赏识与栽培,永定三年六月二十一日(559年8月17日),陈武帝陈霸先去世,太子陈昌还被扣在北周做人质,当时外有强敌压境,内无重臣辅佐,宣皇后章要儿便与中书舍人蔡景历等人商议,决定密不发丧,急速征召身为临川王的陈蒨入宫继位。

陈宣帝原来只是能力出众的辅助大臣,篡了亲侄子皇位自己当皇帝

天康元年四月二十七日(566年5月31日),陈文帝陈蒨去世,遗诏皇太子陈伯宗继承帝位,时年四十五岁。陈文帝临死前把太子陈伯宗托付给安城王陈顼,陈顼为表忠心哭得一塌糊涂。不想陈文帝尸骨未寒,陈顼就动了夺位的念头,要太皇太后下了一纸诏书:诬称陈伯宗与中书舍人刘师知等通谋,不堪担当大任。于是,陈顼心安理得地取而代之做了皇帝。

陈伯宗,是陈文帝陈蒨的长子。陈武帝永定三年(559),陈蒨登上帝位,立陈伯宗为太子。陈蒨是一个有勇有谋之人,即位以前就先后在平定王琳、周迪、陈宝应等人的叛乱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陈蒨做皇帝后,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当时陈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国势比较强盛。陈蒨也因此成为南北朝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有为之君。

陈宣帝原来只是能力出众的辅助大臣,篡了亲侄子皇位自己当皇帝

但他的儿子陈伯宗,却与他判若两人,自小就生性懦弱,做事也没什么主见,属碌碌无为之辈。天康元年(5 6 6 )三月,陈蒨病重,就把安城王陈顼、中书舍人刘师知、吏部尚书袁枢等人叫到病榻前安排后事。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生性软弱的儿子陈伯宗,于是想给儿子组织一个好的辅政班子。同时,陈蒨还想试探陈顼的态度,就对着众人说:“我想效仿古代的先贤,把帝位让给弟弟陈顼。”陈顼听后赶紧仆倒在地,泪流满面地拒绝。袁枢等人也极力劝陈蒨收回成命,替陈顼保证以后一定会负起辅政大任。

就这样,陈蒨了了心里的担忧,陈顼也确定了辅政的地位。陈蒨死后,陈顼以叔父之尊做了皇帝陈伯宗的辅政大臣,受封骠骑大将军、司徒、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但陈顼的位子还没坐稳当,就遭到刘师知等人的嫉妒,他们假传皇帝诏令把陈顼外派扬州。陈顼见诏不敢违拗,就开始收拾行装。其谋士毛喜认为事有蹊跷,就劝陈顼把事情搞清楚再做决定。

陈宣帝原来只是能力出众的辅助大臣,篡了亲侄子皇位自己当皇帝

依毛喜之计,陈顼假称有病把刘师知骗到府里。同时,毛喜到太后那里探知原因。太后却说:“如今皇帝年幼,辅政的事情全依靠陈顼,怎么会把他派往扬州?”毛喜又去问陈伯宗,陈伯宗根本不知情。这下,陈顼可放开了手脚,他马上命人把刘师知下进大牢,宣布了欺君罔上的罪状。还没等廷尉审理,刘师知就在当晚自杀了。随后,陈顼又铲除了刘师知的余党。

从此,陈顼一改往日的低调,在朝中以“周公”自居,不断地加强自己的权势。皇帝陈伯宗还是如以前,处理朝政全无主张,索性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给陈顼,陈顼俨然成了皇帝。当初陈蒨托孤时借称让位给陈顼,陈顼没有答应,不是他不想当皇帝,而是怕天下人不服。如今,陈顼全然把持了朝政,就差皇帝的名分,因而做名正言顺的皇帝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陈宣帝原来只是能力出众的辅助大臣,篡了亲侄子皇位自己当皇帝

始兴王陈伯茂早已看不惯陈顼专权的作风,就不断地恶言相向。陈顼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发动了一场宫变。光大二年(568)十一月,陈顼要太皇太后下了一纸诏令,称皇帝陈伯宗与中书舍人刘师知等人通谋,且文帝陈蒨生前已知陈伯宗不堪担当大任,有意把皇位让给陈顼,现在是实现文帝夙愿的时候了!诏书一下,陈顼就派刺客杀了对他出言不逊的陈伯茂。

太建元年(569)正月,陈顼即位,陈伯宗被改封为临海王。虽然陈顼的皇位来于权谋手段,总的来说,陈顼在位期间,还算勤政,推行清明政治,国家比较安定,使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