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炊相当很多人来说比较陌生,当对于粤西地区的小伙伴来说是非常普通的小吃。有一些人甚至天天吃也不会感觉到腻,依然觉得美味,特别沾成特制的酱汁,味道感觉绝了!

簸箕炊究竟是什么呢,是怎么制作的呢?
第一步:泡,先把大米泡一个晚上,第二天按照米:水1:1.5的比例打成细腻的米浆,打米浆时放点花生油(现在也可用粘米粉生粉来调浆,比例是5:1,水的比例和粘米粉的一样,多少克沾米粉就下多少克水)
第二步:蒸,最好选用原始的蒸具:竹簸箕,洗干净放到蒸架上,水开了就开始铺一层米浆,当一层米浆凝固了,再铺一层米浆,以此类推,直至铺满整个竹簸箕,最后一层凝固了即可出锅了。
第三步:调,调酱汁,烧锅下花生油,油热下适量韭菜,炸出韭菜油,韭菜榨干了把韭菜捞出,放入蒜子碎,炸至微黄,即可倒出备用(有人喜欢吃生蒜碎的,生蒜碎就不用炸了,直接和韭菜油搅拌即可)
第四步:切,把蒸好的簸箕炊切成小块,放上酱汁和散点熟的白芝麻,咬一口满口留香,我自己可以都可以吃一整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