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宴名菜,开水白菜,至简而又繁复,因何名扬天下一、诞生二、扬名三、制作方法

作者:今古杂谈录

上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同日本的关系发生改变,双方建交互通,关系走向正常化。

有一次,日本使节来访,国宴之上,一道看起来清淡无奇的菜品无人问津。

盘中汤色淡黄,只漂浮着几根煮熟的白菜,日本来使觉得这道菜肯定寡淡无味。

国宴名菜,开水白菜,至简而又繁复,因何名扬天下一、诞生二、扬名三、制作方法

在周总理热情邀请下,宾客们尝试了一下,结果大吃一惊,这看似普通的白菜味道竟然如此美味,狼吞虎咽就吃光了。

国宴名菜,开水白菜,至简而又繁复,因何名扬天下一、诞生二、扬名三、制作方法

周总理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这道菜,就是日后名扬天下,外国来宾纷纷称赞的国宴名菜-开水白菜。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

一、诞生</h1>

国宴名菜,开水白菜,至简而又繁复,因何名扬天下一、诞生二、扬名三、制作方法

黄敬临

黄敬临,中国近代著名的川菜大宗师,自幼便喜欢烹调美食,因受慈禧太后赏识,被赐以四品顶戴,因此当时有“御厨”之称。

国宴名菜,开水白菜,至简而又繁复,因何名扬天下一、诞生二、扬名三、制作方法

战乱年代,养家糊口不易,黄敬临开饭店办宴席,创办了日后著名的“姑姑筵”饭店,成为了川菜中的传奇,被食客们称为“仙品”。

国宴名菜,开水白菜,至简而又繁复,因何名扬天下一、诞生二、扬名三、制作方法

姑姑筵

“姑姑筵”的菜品的要求是精益求精,原料的讲究、工序的精确完美,每一道都包含着浓重的西蜀历史的风土人情,集粹着川粤京苏四大菜系的精华。

国宴名菜,开水白菜,至简而又繁复,因何名扬天下一、诞生二、扬名三、制作方法

蒋介石

蒋介石曾在重庆吃过“姑姑筵”,吃完后倍加赞赏,次日还想再来4桌。被黄敬临拒绝:“姑姑筵的订席是3日前提出,恕难办理。”蒋介石也无可奈何。可见黄敬临在当时餐饮界威望之高。

黄敬临善于从传统中推陈出新,从民间中去粗取精,然后将它们融汇贯通。

当时的川菜,因为兴起的时间短,用辣比较多,有“只会麻辣,粗俗土气”的说法。于是黄敬临特意开创了“开水白菜”这道仙品菜肴。

国宴名菜,开水白菜,至简而又繁复,因何名扬天下一、诞生二、扬名三、制作方法

开水白菜

后人评说,这道菜把极繁和极简归至化境,呈现出中国文化的至高神韵,令天下人对川菜折腰心服,一扫积郁在川菜的百年屈气。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

二、扬名</h1>

民国22年,也就是1933年,罗国荣经人介绍来到了姑姑筵饭店,开始跟随川菜大师黄敬临学习,在黄敬临的熏陶指导下,他的厨艺日益精进。

罗国荣治厨,讲究以变求新,以巧取胜,不惜材料,取精用宏,他曾说:“在我手上,除了木头,石头做不成菜外,其他能吃的东西我都可以把它弄上席。

1953年,罗国荣随贺龙老总进京,成为了北京饭店川菜主厨,他通过自己精湛的厨艺,开始将川菜,名扬四海。

国宴名菜,开水白菜,至简而又繁复,因何名扬天下一、诞生二、扬名三、制作方法

当时的国宴四大名厨

相传有这么一个故事,1958年,罗国荣为当时的各位领导做菜,宴席之上,有周总理,陈毅、贺龙等领导。

罗国荣亲手做了两道菜,一道是开水白菜,一道是烤方。烤方是指取猪的肋把肉,先腌制小半天,再烤好几个钟头,直烤得红黄金亮,非常能激起食欲。

当时的几位领导,对这两个菜赞叹不已。叶剑英说:“这饭一定是罗国荣烤的”。贺龙也接话说:我说嘛,除了他哪个也烤不出这个味来。”陈毅更有意思,说了一句“猪肉不如猪肉。”

后来上开水白菜时,邓小平又指着他面前的碗说,还有一句“百菜不如白菜”。

开水白菜一出,其他菜品黯然失色。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

三、制作方法</h1>

国宴名菜,开水白菜,至简而又繁复,因何名扬天下一、诞生二、扬名三、制作方法

开水,其实是久炖的鸡汤。此汤要用老母鸡、老母鸭、火腿蹄肉、排骨、干贝等食材至少炖4小时,反复吸附之后,锅中原本略浊的鸡汤此刻呈开水般透彻清冽之状,香味浓醇敦厚,不油不腻,沁人心脾。

国宴名菜,开水白菜,至简而又繁复,因何名扬天下一、诞生二、扬名三、制作方法

成菜乍看清汤寡水,油性全无,但闻起来却香味扑鼻,吃在口中清鲜柔美,自胜过那万般佳肴。

国宴名菜,开水白菜,至简而又繁复,因何名扬天下一、诞生二、扬名三、制作方法

后记:几千年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出无数的精品佳肴,你又吃过哪些呢?你觉得哪些可以称为“名菜”,欢迎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