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云中不见锦书来,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这两首词,写尽离愁别绪

云中不见锦书来

我等候你。

我望着户外的昏黄,

如同望着将来

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

你怎还不来?

云中不见锦书来,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这两首词,写尽离愁别绪

这是徐志摩的抒情诗《我等候你》之中的句子。等候你,你却迟迟不来;等候你,连一封书信也没有收到,等候你,等到“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等候你,等到自己成了摆设。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经得起等待,也不是所有的等待都会得到回应。等到心酸,等到断肠,独倚危楼,看飞鸿过尽,云中不见锦书来,这一颗心也终于空空荡荡,触目皆是愁。

等待得不到回应,深情就生了怨恨。自古不乏思妇苦等游子归来的例子,也有不少诗人借思妇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相思之苦,缠绵委婉。

秦观这首《减字木兰花》里就有这样一个女子,带着怨与恨登上高楼,离愁深重,思念漫长,只能把所有孤独和哀伤全部抛洒到风里。

云中不见锦书来,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这两首词,写尽离愁别绪

《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秦观 〔宋代〕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从离别之日起,她心田里便种下万亩愁绪,越是情深意厚,愁绪生长越是蓬勃,几乎占据了整个心灵,再寻不到一丝多余的空隙,这饱和的愁绪令她窒息难耐,无法呼吸。若不是因为爱,她才不会对远方的人这般思念,而思念带给她更多的却是痛苦,远方的人,你可知道有一个痴情的女子在茶饭不思地日夜想着你?

云中不见锦书来,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这两首词,写尽离愁别绪

无奈离别得太久,这么长时间竟没有收到一点音讯,她心里难受,不禁开始埋怨,怨而生恨,恨这千山万水的屏障阻隔了恋人的相聚,也恼那人竟然全无消息。而这一切的初衷,本都是因爱而起。

只因他们之间隔着“天涯”,不能朝夕相对,这才是恨的缘由,正如《古诗十九首》中“相去万馀里,各在一天涯”;生出“旧恨”,实在是因分别太久,相思入骨才有了怨恼。远方的游子离开家乡多年,大概也会觉得愁苦。

云中不见锦书来,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这两首词,写尽离愁别绪

女子独自一人登上高楼,极目远望,希望可以看到远方归人的身影,但她自己也知那不过是个痴愿罢了。在这万般凄凉的高楼之上,竟连一个同情问候的人也不见心里的痛苦该向何人说?

痛苦本是无形的,譬如针刺在身上,旁人纵使听到了痛苦的呻吟,看到了皱起的眉头,仍无法感知那一瞬间锐利的疼痛。但她的愁肠却清晰可见,“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看那盘香的形状,回环曲折,正和她的愁肠一样,篆香渐渐燃尽,烟灰会渐渐断裂,正所谓“一寸相思一寸灰”,她盼人不归,也已经柔肠寸断了。

她心中的相思之意,惆怅之情如此深切痛彻,以至于“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女子深锁的眉头,连柔和的春风也无法抚平,“对景难排”之恨无处发泄,只有终日“困倚危楼”,遥望天涯一定是在盼着远方的人归来吧!纵然有怨有恨又如何?终究还是盼着相逢,若到重聚日,笑颜必然绽放在脸上,内心冰封一样的荒凉也会瞬间消融,便如春暖花开一样。

可终究未能如愿。“过尽飞鸿字字愁”,看那一群群鸿雁一会儿成“一”字,一会儿成“人”字,不时飞过长空,不留任何痕迹。

云中不见锦书来,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这两首词,写尽离愁别绪

大雁且知结伴成群,远方的人难道没有独处的凄凉?竟连一封书信也没有捎来。思念令人憔悴,在这巨大的悲伤里,连取悦自己都会觉得疲惫,索性任由思绪向着更黑暗的深渊里沉下去,纵使人在高楼上,抬手可触月摘星,那一颗心却已被困在忧伤的谷底。困倚危楼,这是人之困,亦是情之困。

这阙词通篇都是愁苦、断尽回肠之辞,言之切切,不能不让人动容。

然而细看,秦观所写为情所困的女子未必没有自己的影子,若说他想借她之口来表达自己的思绪,也在情理之中。秦观是一个天生忧郁的人,叶梦得叹他是“古之伤心人”,冯煦则说:“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之词,词心也。”他的词作似乎都弥漫着迷雾一样的忧伤。

这都缘于秦少游悲惨的身世。他自小身世飘零,早年丧母,在仕途上也不顺利,后来因受到苏轼的赏识,才在朝堂之上谋得一官半职,但也因苏轼遭贬而被牵连,屡遭贬谪,一生都不尽如人意。宦海沉浮,在被贬郴州期间,他曾经写过一首《踏莎行》:

云中不见锦书来,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这两首词,写尽离愁别绪

《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初到郴州的秦观,找不到任何一个可以排遣寂寞与苦闷的地方,只能一个人困守在凄冷的旅舍里。春寒料峭,夕阳西下,杜鹃的哀啼传来,被贬到千里之外的他,面对命运的无常,也只能悲伤地叹一声“为谁流下潇湘去”。

云中不见锦书来,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这两首词,写尽离愁别绪

在感情上,秦观同样不幸。一个落魄文人,无权无势,徒有一身虚名,根本没人看得上他。后来在恩师苏轼的撮合下,他娶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千金,叫徐文美。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秦观根本就不爱她。一桩没有爱情的婚姻,注定就是一个悲剧。就这样,秦观还没有尝到爱情的滋味,就被形同枯木的婚姻束缚了手脚。

于是,他频繁地出入青楼,来消遣落寞的时光,在青楼里虽有过几段恋情,但终究是过眼云烟。然而对感情的绝望却为他带来诗词创作的灵感,在他留下的四百多首诗词中,有四分之一是“爱情诗”,钱钟书在《宋诗选注》的序里曾说秦观的诗是“公然走私的爱情”!

云中不见锦书来,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这两首词,写尽离愁别绪

世人对秦观有千种解读,但谁又真正了解他的心事?也许他正像这首词里的女子,心中寂寥万分,只巴巴地渴望远方的人归来,他也渴望远方能有这样一个人值得他痴心等待。纯情的人总是要耐住许多寂寞的时光,等繁华褪尽,才知等待的结果。

云中不见锦书来,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这两首词,写尽离愁别绪

了解一位词人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便是欣赏他的词作。根据他们不同风格的词作,了解他们的生平。喜欢宋词的朋友,可以看这本飞花令。

【诗漫 诗词大会畅销】中华好诗词 诗经楚辞飞花令 经典3册 ¥38 购买

云中不见锦书来,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这两首词,写尽离愁别绪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带您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更多精彩:

秦观一首千古名篇《临江仙》抒发词人的贬谪之思,千古不平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词中的柔婉幽冷与情韵兼胜

掠过红尘繁华,不染人间烟火,秦观《点绛唇》寄予人生安宁与优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