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我们讲到傅斯年代理北大校长及为人处事,下面我们接着讲其“监察御史”勇斗恶吏。
赶走两任行政院长
1941年冬,日军攻占香港。困在此地的陈寅恪,携家人匆忙赶到机场,准备乘国民政府派来的飞机逃难。隆隆炮火,正朝机场逼来,他正准备登机,却被保镖拦了下来。原来是国民党高官孔祥熙的女儿——孔二小姐下的命令。在生死攸关之际,她指挥着家仆,将老妈子、洋狗、马桶和床板塞进飞机,然后,撇下绝望的陈寅恪和各界要员,扬长而去。此时,远在重庆的一个中年人,
正焦急地等待“抢运”消息,当他得知国宝级大师生死未卜,原因竟是高官的家眷带着洋狗,占了飞机位置。这位体型彪悍、一身霸气的山东大汉,气得暴跳如雷:“杀孔祥熙以谢天下!”
此义愤者,正是傅斯年。的确,孔的名声早就坏透了,在他任政府要职的11年里,光贪赃枉法的大案就有6起,要知道,孔祥熙是何许人也?他是蒋介石的姐夫,又是行政院院长——
这个位子可是国民政府的首脑,高官中的高官。孔家又是何等权贵?民国四大家族之一,掌管国家经济命脉,可谓权倾天下。
1944年,傅斯年在参政会上向行政院院长孔祥熙发难,揭发孔贪污舞弊,骂他是皇亲国戚。事后蒋介石亲自请他吃饭。蒋介石问:“你信任我吗?”傅斯年答:“我绝对信任。”蒋介石说:“你既然信任我,那么就应该信任我所任用的人。”傅斯年立刻说:“委员长我是信任的,至于说因为信任你也就该信任你所任用的人,那么,砍掉我的脑袋我也不能这样说。”1947年2月15日和2月22日分别发表了两篇文章:《这样的宋子文非走开不可(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和《宋子文的失败》,痛批当时行政院长宋子文:“自抗战以后,所有发国难财者,究竟是哪些人?照客观观察,套购外汇和黄金最多的人,即发财最多的人。”硬是把宋子文逼下台。
台湾大学校长
1948年国民党分崩离析,傅斯年随蒋介石奔赴台湾,1948年12月15日,南京行政院批准台湾大学庄长恭校长辞职,同时发表傅斯年校长的人事案。1949年1月5日,陈诚接掌台湾省政府,当日即致电傅斯年“弟已于今日先行接事,介公深意及先生等善意,恐仍须有识者之共同努力,方能有济。弟一时不能离台,希先生速驾来台,共负巨艰”[8]。1月19日,他搭机飞到台北,1月20日从代理校长杜聪明(1948年12月7日开始代理)手中接任国立台湾大学校长。受命于危乱之际,他积极“替台大脱胎换骨”。坐上台大校长交椅的傅斯年,再度施展出当年敢打硬冲,“凡事先骑上虎背”的本领,对台大积习实实在在地来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造,不论是通过谁的条子和门路,后台有多硬,凡不合学术水准,滥竽充数的教授,全部驱逐出校门。校内职员,特别是原“帝大”时遗留的医务人员,凡无医疗常识,不知救死扶伤为何事,只想自己的薪水待遇者,一律解聘。未出几个月,傅斯年抡圆了手中的权力之刀,如同切西瓜一样“稀里咔嚓”,将七十余名不合格教授与职工切掉,赶出校园。自此,台大面貌为之一新,形成了一个蓬勃向上的局面。许多年后,无论是傅的追捧者还是被赶走的对立面,在回忆这段往事之际,都不得不承认,假如没有傅斯年,台湾大学在那样动荡的时局中,想要在短时间中迅速崛起,奠定一个现代大学的基础,确是难以想象和不可能的。
“归骨于田横之岛”

1948年12月,当北京即将被中共军队占领时,傅斯年得到政府同意,派遣两架飞机营救北京那些想逃亡到南方去的杰出学者。然而,救援名单上的大多数学者对逃亡的邀请反应十分冷漠,当中只有少数人登上飞机。傅斯年在南京机场迎接飞机时,看到机舱里只有少得可怜的几位乘客时,失望地哭了。得知南京也很快陷入中共之手,傅斯年身上携带了大量安眠药。听到他的两个老友陈布雷和段锡朋自杀的消息后,傅斯年决定为“旧朝”献身。多亏妻子的干预,他才免于自杀。1949年1月,傅斯年被任命为台湾大学校长。尽管傅斯年只在台大工作了不到两年,在此后的台大任何一个民意调查中,他仍然是最值得纪念的人物。为纪念傅斯年的傅园、傅斯年大厅,每小时都敲响的傅钟,皆让台大学生铭记他们的校长傅斯年。
当白色恐怖弥漫之时,傅斯年尽力维护学术尊严,抵制警察闯入台大校园。他的名言是:我所办的是大学,而“不兼办警察”事务。他抵制没有足够的证据就逮捕学生,并成功地使许多无辜的学生获得了自由。
1949年,傅斯年写了一个卷轴:“归骨于田横之岛。”不意一语成谶。在台湾,心理的焦虑与恶劣的生活环境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健康。他曾说自己“突然从少年进入老年”。1950年12月20日,台湾省参议会绰号“郭大炮”的代表郭国基质询台大的行政管理,使傅斯年猝死于高血压。傅斯年曾是名震天下的“傅大炮”,最后却在另一具“大炮”的轰击下死去。1950年12月20日下午11时23分,傅斯年逝世,12月22日,傅斯年遗体大殓,自早晨7时起,前来吊唁的学者、名流、官员陆续涌来,包括于右任、陈诚、王宠惠、蒋梦麟、罗家伦、王世杰、朱家骅、李济、董作宾、钱穆等。殡仪馆几乎无立足之地。
记者于衡回忆道:“傅斯年先生逝世,是我采访二十五年中,所见到的最真诚、最感人的一幕。”蒋介石亲自为其撰写挽幛:“国失师表”。
对近代学术体制的推动与建设,傅斯年的成就功不可没,而他所秉持的知识分子之人格,亦值得所有国人为之肃然铭记。
或许国民党大佬于右任的挽联是对其一生功绩最好总结:“是子路,是颜回,是天下强者;为自由,为正义,为时代青年。”
谨以此篇献给民国“监察御史”傅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