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代忠臣,从御史到封疆大吏,为何于谦却惨遭杀害?

作者:老徐趣读历史

还记得我们上学时学的那首:“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脍炙人口的佳句正是出自明朝政治家也是文学家于谦之手,他以物寄情,表达了自己正义凌然的人生态度,豪情满怀。作为民族英雄,于谦一路高升,却在最后惨遭被杀,这到底是为何呢?

一代忠臣,从御史到封疆大吏,为何于谦却惨遭杀害?

01明朝大臣一路高升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出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于永乐十九年考入进士。在担任御史这个职位时,他跟随明宣宗一起平定了汉王朱高煦之乱,而且还曾言辞斥责了朱高煦,因为当时于谦表现突出,所以很快就受到了明宣宗的赏识。

当时于谦担任的御史一职,相当于一个正七品官职,没多久他就接到了调令,吏部任命他为兵部右侍郎,负责巡抚河南、山西两省,而当时的于谦只有33岁。

可以说此后于谦可谓是一路高升,从正三品的兵部右侍郎官一直升到封疆大吏,当时于谦升官的速度是非常的快。

一代忠臣,从御史到封疆大吏,为何于谦却惨遭杀害?

于谦之所以能够升官非常快,不仅因为他的个人能力很高,而且皇帝是非常赏识他,认为于谦是一个可造之材。

在宣德初年,于谦在谨言的时候,他说话声音洪亮,条理清晰,态度也是不卑不亢,这给刚刚即位的明宣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再加上于谦曾跟随跟随明宣宗一起平定了汉王朱高煦之乱,他发挥超常,凭借过硬的口才能力获得了皇帝再次好评,于谦的表现为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好印象,所以会获得了高升。

另外,在老百姓那里于谦口碑也是很不错的,在于谦做巡抚的时候,正赶上了多事之秋,全国各地都发生了蝗灾和旱灾,粮食减产,民不聊生。

在这种情况下,于谦积极珍在救民,稳定民情,老百姓都认为他是廉洁清正的好官,所以于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一代忠臣,从御史到封疆大吏,为何于谦却惨遭杀害?

02入京后刚直不阿得罪他人惨遭被害

于谦仕途之路并不一直都是顺风顺水的,当英宗朱祁镇即位后,王振开始专权乱政,当时所有地方官员入京都要先拜见王振,否则后续的事情是很难办的。

在当时于谦是非常不乐意的,身边的官僚劝慰他要给王振送点礼,可于谦却不认可,廉洁清正的他最容不得这种行贿受贿一事,就这样刚正不阿的于谦彻底得罪了王振。

没多久,于谦就遭到王振的算计,王振派人对他进行弹劾,而于谦也因为对朝廷心怀不满最终入狱。当全国各地老百姓得知廉洁清正的于谦入狱,大家纷纷联名上书,请求朝廷释放于谦。

一代忠臣,从御史到封疆大吏,为何于谦却惨遭杀害?

迫于舆论的压力,最终于谦不得不被释放了出来,官复原职。当瓦剌进犯北京,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亲征,结果在土木堡大败,明英宗被俘,眼看着大明王朝眼看就要重蹈靖康之耻的覆辙。在这个关键时刻,于谦主动站出来主持大局,拥护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登基。

瓦剌人本以为抓获了英宗,可以狮子大开口要一些赔偿,没想到此时却是朱祁钰登基,看到各地亲王军队就要濒临城下赶来支援,最终瓦剌人只好退兵,并答应送归明英宗。

一代忠臣,从御史到封疆大吏,为何于谦却惨遭杀害?

明英宗被送回来后,在得知于谦等人已经推选了自己的弟弟做皇帝,后来明英宗一怒之下下令将于谦斩首,于谦也深知自己有罪,坦然接受死刑。此后于谦芳名流传百世,他创作诗中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也成为了脍炙人口佳作。

继续阅读